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1621发布日期:2019-08-13 18:24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该说明书的发明涉及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使进行热交换的流体脉动引起紊流,而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控制泵的驱动马达的马达控制部通过变更控制转速,从而使冷却水生成脉动。

专利文献2中,在热输送系统中,以使热介质脉动为目的,具有两台泵,控制这些泵而生成脉动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175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45478号公报

在以往技术的结构中,为了生成脉动流,将泵的驱动马达变更控制为各种转速。或者,为了生成脉动流而具有多个泵,将这些泵的驱动马达变更控制为各自的转速。在这些情况下,为了生成脉动流需要进行复杂的控制。另外,为了生成脉动流,需要用于控制的配线等复杂的结构。在上述观点或未言及的其他观点中,需要对热交换装置进行进一步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提高的热交换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在此公开的热交换装置具有:热交换器,热交换介质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内部流动;流体输送装置,该流体输送装置使热交换介质向热交换器流动;流路,该流路使热交换器与流体输送装置连接,且供热交换介质流动;流速调整部,该流速调整部设于流路,并使在流路流动的热交换介质的流速增减;以及驱动部,该驱动部设于流路,并利用在流路流动的热交换介质的流动来驱动流速调整部。

根据公开的热交换装置,设于流路内部的驱动部从热交换介质的流动接受力而驱动流速调整部,使热交换介质的流速周期性地增减。由此,以没有用于驱动部的控制的配线等的简单的结构,而能够使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提高。

该说明书公开的多个方式为了达成各自的目的,而采用互不相同的技术手段。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括号内的附图标记为例示表示与后述实施方式的部分的对应关系,并不限定技术的范围。该说明书中公开的目的、特征以及效果通过参照后续的详细说明以及附图而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热交换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安装于配管的状态下的开闭阀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开闭阀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开闭阀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图2的v-v线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节流状态的开闭阀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结构图。

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开闭阀的节流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结构图。

图11是表示安装于配管的状态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开闭阀51的结构图。

图12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开闭阀的分解图。

图1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开闭阀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开闭阀的周边构造的分解图。

图15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开闭阀的周边构造的截面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开闭阀的分解图。

图17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开闭阀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热交换装置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有时对功能上以及/或构造上对应的部分以及/或有关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标注百以上的位不同的附图标记。关于对应部分以及/或有关联的部分,能够参照其他实施方式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在图1中,热交换装置1具有散热器3、马达4、变换器5、电池6、循环泵7以及将上述结构连结的流路。热交换装置1是搭载于电动汽车等乘坐物的车辆用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1使作为热交换介质的冷却水循环,进行作为发热部件的热源与冷却水的热交换。即,热交换装置1通过热交换进行对象物的冷却和加热。马达4、变换器5、电池6是用于车辆的行驶的电子部件。

热交换装置1具有作为冷却水的流路的共通流路20、马达流路40、变换器流路50这三个流路,各流路连接而以环状使冷却水循环。马达流路40和变换器流路50为彼此并联关系的流路。换言之,在共通流路20流动的冷却水沿着马达流路40和变换器流路50中的任一流路流动而再次返回共通流路20而循环。

热交换装置1具有作为冷却水的流路的共通流路20。在共通流路20设有循环泵7。循环泵7为能够控制电输出的电动水泵。循环泵7以恒定的流速送出冷却水并使冷却水循环。换言之,循环泵7使冷却水循环成为恒定流。循环泵7提供流体输送装置。需要说明的是,热交换装置1不限于使用冷却水等液体进行热交换的装置,也可以是使空气等气体循环而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在该情况下,作为流体输送装置,能够使用鼓风机等。

在共通流路20设有水温传感器11。水温传感器11配设于循环泵7的附近。水温传感器11是对刚从循环泵7送出后的冷却水的温度进行测定的传感器。根据水温传感器11的温度,对由循环泵7送出的冷却水的循环量进行控制。在水温传感器11的温度高的情况下,使循环量增加。另一方面,在水温传感器11的温度低的情况下,使循环量减少。

在共通流路20设有散热器3。在散热器3的内部流动有冷却水。散热器3是使冷却水与空气热交换而对冷却水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散热器3承受伴随车辆的行驶而产生的行驶风。散热器3利用与散热器3相对而设置的散热器风扇的送风而承受冷却风。

在共通流路20经由电池冷却器106设有电池6。电池6是向外部放热的热源。电池6是存储驱动马达4等的电动部件的作为动力源的电力的装置。电池6为锂离子电池。在电池冷却器106的内部流动有冷却水。电池冷却器106进行冷却水与电池6的热交换,使电池6的温度降低。换言之,电池冷却器106作为冷却电池6的热交换器发挥作用。

另外,在外气温低的情况下,电池冷却器106使通过与其他发热部件热交换而温度上升的冷却水与电池6热交换,而使电池6的温度上升。换言之,电池冷却器106作为加热电池6的热交换器发挥作用。

马达4是向外部放热的热源。马达4作为将电力转换为动力而驱动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发挥作用。马达4与马达冷却器104连接。马达冷却器104经由马达流路40而与共通流路20连接。在马达冷却器104的内部流动有冷却水。马达冷却器104进行冷却水与马达4的热交换,使马达4的温度降低。换言之,马达冷却器104作为冷却马达4的热交换器发挥作用。马达冷却器104相当于第一热交换器。马达流路40相当于第一流路。

变换器5是向外部放热的热源。变换器5是为了驱动马达4而将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的装置。变换器5伴随向交流电流的转换,而控制在马达4流动的电流量和频率。变换器5与变换器冷却器105连接。变换器冷却器105经由变换器流路50而与共通流路20连接。在变换器冷却器105的内部流动有冷却水。变换器冷却器105进行冷却水与变换器5的热交换,使变换器5的温度降低。换言之,变换器冷却器105作为冷却变换器5的热交换器发挥作用。变换器冷却器105相当于第二热交换器。变换器流路50相当于第二流路。

马达4以及马达冷却器104和变换器5以及变换器冷却器105并联连接。换言之,在共通流路20流动的冷却水沿着马达冷却器104和变换器冷却器105中的任一冷却器流动并再次返回共通流路20而循环。变换器5也可以是与用于控制升压转换器等马达4的装置一体化的功率控制单元。

热交换器3、104、105、106是在两个集液器之间使多个冷却水流路平行形成的并流型的热交换器。热交换器3、104、105、106是作为冷却水的流路的配管的流路面积较小且扁平的扁平管。像扁平管那样,在内径小的管流动的流体的雷诺数小,因此容易以层流的状态流动。热交换器3、104、105、106在供冷却水循环的配管的内部形成有使与冷却水的接触面积增加的内翅片。热交换器3、104、105、106不限于并流型的热交换器。例如也可以使用翅片管型的热交换器、螺旋型的热交换器。

在共通流路20、马达流路40与变换器流路50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开闭阀51。关于开闭阀51的详细将在后文叙述。开闭阀51具有使冷却水流周期性减速而生成流速的增减反复的流动的功能。换言之,开闭阀51具有脉动流生成功能。换言之,开闭阀51将以恒定流流动的冷却水转换为脉动流。开闭阀51具有切换冷却水向马达流路40和变换器流路50这两个流路的流入的切换功能。

对热交换装置1的冷却水的流动进行说明。从循环泵7送出的冷却水以恒定流的状态在共通流路20流动。在共通流路20中,利用水温传感器11测定冷却水的温度。然后,冷却水流入开闭阀51。

在开闭阀51中生成脉动流并且进行流路的切换。即,冷却水从恒定流转换为脉动流,并且在马达流路40与变换器流路50的两个流路交替流动。在从开闭阀51到马达冷却器104或变换器冷却器105的流路中,未配置阻碍冷却水的流通的部件。换言之,利用开闭阀51转换为脉动流的冷却水首先流入马达冷却器104或变换器冷却器105。

在脉动流的状态下流入马达冷却器104或变换器冷却器105的内部的冷却水不为层流而成为紊流,从而容易流动。即,不是作为规则地在流线上运动的流动的层流,而是作为在时间上空间上不规则地运动的流动的紊流,从而容易流动。如紊流那样,在流动的紊乱大时,与配管热交换的冷却水容易以远离配管的方式运动,不与配管热交换的冷却水容易以靠近配管的方式运动,因此促进热传递。换言之,在配管流动的冷却水的热分布与距离配管的距离无关而容易变得相同,因此热传递效率提高。因此,能够使马达冷却器104以及变换器冷却器105的热交换效率提高。

通过马达冷却器104或变换器冷却器105后的冷却水向共通流路20流入,而按照电池冷却器106、散热器3的顺序进行热交换。此时的冷却水利用马达冷却器104或变换器冷却器105进行了热交换。因此,由于冷却器内部和配管的通水阻力,成为从脉动流接近恒定流的状态。然而,冷却水在部分维持作为紊流的高热交换效率的状态下,在电池冷却器106与散热器3流动而进行热交换。脉动流导致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使热交换效率在马达冷却器104与变换器冷却器105最大,电池冷却器106次大,散热器3最小。即,距离脉动流的生成装置即开闭阀51的距离越近,脉动流导致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方面的帮助越大,距离开闭阀51的距离越远,帮助越小。

由于在散热器3与空气热交换而使温度降低的冷却水返回循环泵7。返回循环泵7后的冷却水再次利用循环泵7以恒定流送出。

在图2中,开闭阀51为设置于作为冷却水的流路的配管的内部的状态。在共通流路20、马达流路40与变换器流路50这三个流路交叉而连接的配管内部设有开闭阀51。马达流路40与变换器流路50设置为彼此相对而配管向相反方向延伸。构成共通流路20的配管、构成马达流路40的配管以及构成变换器流路50的配管彼此的流路面积为大致相同的面积。

在图3中,开闭阀51为有底圆筒状。开闭阀51为树脂制。开闭阀51具有从底面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52。突出部52作为开闭阀51旋转驱动时的中心轴发挥作用。开闭阀51在内部流动有冷却水。

开闭阀51在冷却水流的上游侧具有内径小的小径部53。小径部53的内径比构成共通流路20的配管的内径小。即,小径部53的流路面积比构成共通流路20的配管的流路面积小。开闭阀51在冷却水流的下游侧具有内径大的大径部55。大径部55的内径比小径部53的内径大。即,大径部55的流路面积比小径部53的流路面积大。换言之,在开闭阀51中,冷却水的流路由小径部53和大径部55的内径不同的两个圆筒形状构成。

小径部53作为向开闭阀51的内部流入的冷却水的入口发挥作用。向小径部53流入的冷却水向大径部55流动。小径部53在内侧具有驱动部54。利用驱动部54将小径部53的内部划分为四个区域。

大径部55具有将开闭阀51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即阀开口56。大径部55具有截面为圆弧状的阀盖57。阀盖57在大径部55中构成壁面。换言之,在大径部55中,阀开口56和阀盖57由各一半的区域形成。阀开口56作为在开闭阀51的内部流动的冷却水的出口发挥作用。阀开口56使冷却水流增加并使冷却水流加速。阀盖57限制冷却水流并使冷却水流减速。换言之,开闭阀51作为使用阀开口56和阀盖57进行冷却水的加速和减速的流速调整部发挥作用。

流速调整部即开闭阀51和驱动部54一体设置。换言之,驱动部54被设置作为构成开闭阀51的一部分。开闭阀51和驱动部54也可以不是一体。即,也可以由不同部件设置开闭阀51和驱动部54,通过使这些部件利用齿轮等连结部件联动而动作而作为一体。或者,也可以由不同部件设置开闭阀51与驱动部54,将这些部件螺止等而作为一体。

在图4中,驱动部54由相对于冷却水流的方向具有角度的四个叶轮构成。换言之,驱动部54为以旋转轴为中心使板部件形成为螺旋状的形状的旋转体。换言之,驱动部54为水轮机构造(即,叶轮构造,涡轮构造)。驱动部54接受在开闭阀51流动的冷却水流的能量即流体能量(具体而言,不使用外部动力,而将流体能量转换为转矩)而对与驱动部54一体的开闭阀51进行旋转驱动。即,在冷却水快速流动的情况下,驱动部54快速旋转,与驱动部54一体的开闭阀51也快速旋转。另一方面,在冷却水慢速流动的情况下,驱动部54慢速旋转,与驱动部54一体的开闭阀51也慢速旋转。

通过使驱动部54的板部件的角度相对于流动方向大幅度倾斜,而大量接受流动的力,使开闭阀51快速旋转。另外,通过使驱动部54的板部件沿流动方向设置得较长,与更多的冷却水接触而接受流动的力,开闭阀51稳定并快速旋转。因此,开闭阀51的旋转速度能够根据驱动部54的板部件的形成方式来控制。优选调整驱动部54,以使得脉动流的频率为2hz左右。

在图2中,突出部52收纳在从构成冷却水流路的配管的内侧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内。小径部53与共通流路20的内侧连接。开闭阀51设置为突出部52和小径部53分别被配管支承,并在配管内部能够旋转。

大径部55开闭马达流路40的入口开口或变换器流路50的入口开口。大径部55以外缘位于设置于配管的内侧的凹部内的状态被收纳。阀开口56的开口高度与配管的内径为大致相等的大小。即,在开闭阀51收纳在凹部的状态下,从阀开口56流出的冷却水以没有台阶的状态顺利地流入配管的内部。另一方面,阀盖57的高度比配管的内径大。即,在开闭阀51收纳在凹部的状态下,防止冷却水通过阀盖57与配管的间隙而回流。

开闭阀51将冷却水流的状态切换为在马达流路40流动的状态和在变换器流路50流动的状态。即,开闭阀51在打开向马达流路40的流路时,关闭向变换器流路50的流路。另一方面,开闭阀51在关闭向马达流路40的流路时,打开向变换器流路50的流路。换言之,开闭阀51相对于马达流路40和变换器流路50的两个流路,以在不同时刻流通冷却水的方式进行流路的切换。

在图5中,配管的入口开口与阀开口56重叠的状态是开闭阀51打开的开状态。即,马达流路40为开状态。另一方面,配管的入口开口与阀盖57重叠的状态是开闭阀51关闭的闭状态。即,变换器流路50为闭状态。阀盖57与配管之间设置有微小间隙,但几乎是没有间隙的状态。也可以将阀盖57与配管之间的间隙确保为较大,以使得在闭状态下,能够确保一定量的流动。冷却水通过在驱动部54流动而使开闭阀51旋转。即,开闭阀51接受从纸面里侧向朝向身前侧的方向流动的冷却水流的力而向箭头a1方向旋转。

在图6中,相对于入口开口使阀开口56与阀盖57的双方重叠的状态为限制能够通过开闭阀51的冷却水的节流状态。换言之,是流路面积与开状态相比减少了的状态。换言之,是流路面积与闭状态相比增加了的状态。开闭阀51通过接受冷却水流的力而向箭头a1方向旋转,使马达流路40的流路面积逐渐减少。另一方面,使变换器流路50的流路面积逐渐增加。在马达流路40成为闭状态时,变换器流路50成为开状态。然后,开闭阀51通过进一步向箭头a1方向继续旋转,而使马达流路40的流路面积逐渐增加。另一方面,使变换器流路50的流路面积逐渐减少。

在开闭阀51为开状态的情况下,与闭状态相比,能够向入口开口流入的冷却水的量增加。即,在通过入口开口后,冷却水流的速度被加速,冷却水以一块的状态流动。另一方面,在开闭阀51为闭状态的情况下,与开状态相比,能够向入口开口流入的冷却水的量减少。即,在通过入口开口后,冷却水在配管内部流动的速度被减速。在开闭阀51为节流状态的情况下,开闭阀51的流路面积越增加,冷却水越被加速。另一方面,流路面积越减少,冷却水越减速。

开闭阀51通过在配管的内部旋转,而在各流路的入口开口以开状态、节流状态、闭状态这三个状态周期性地推移。即,开闭阀51使在各流路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速周期性地变化,而生成脉动流。

开闭阀51通过使由循环泵7送出的冷却水通过驱动部54而接受流动的力,从而旋转。另一方面,在循环泵7为停止中等,冷却水不在驱动部54流动的状态下,由于不能接受流动的力,因此开闭阀51也不旋转而成为停止状态。

另外,在循环泵7的输出高的情况下,由于在流路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速变快,因此通过驱动部54的流动也加快。因此,开闭阀51的旋转也加快,而快速进行马达流路40与变换器流路50的流路的切换。即,由开闭阀51生成的脉动流的频率升高。另一方面,在循环泵7的输出低的情况下,由于在流路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速减慢,因此通过驱动部54的流动也减慢。因此,开闭阀51的旋转也减慢,马达流路40与变换器流路50的流路的切换也缓慢进行。即,由开闭阀51生成的脉动流的频率降低。这样,开闭阀51根据实际在流路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速变更开闭的驱动。换言之,开闭阀51与流路的冷却水流联动而被驱动。

利用开闭阀51切换向马达流路40和变换器流路50这两个流路流动的方向的冷却水在马达流路40的流动与变换器流路50的流动使脉动流的相位错开。即,在马达流路40为开状态时,变换器流路50为闭状态。另一方面,在马达流路40为闭状态时,变换器流路50为开状态。因此,在马达流路40流动的脉动流和在变换器流路50流动的脉动流的周期为错开一半的相反相位的状态。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开闭阀51具有生成脉动流的功能,因此不变更热交换器的形状、材料而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或者,通过脉动流的作用使热交换效率提高,而能够维持热交换的能力使热交换器小型化。

开闭阀51具有生成脉动流的功能。因此,能够利用一个部件进行冷却水的流路切换、脉动流的生成。因此,能够减少部件个数,能够使热交换装置1小型化以及轻量化。换言之,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生成脉动流。

开闭阀51设置于循环泵7与马达冷却器104以及变换器冷却器105之间,且设置在相比于循环泵7更靠近马达冷却器104以及变换器冷却器105的位置。因此,从循环泵7到开闭阀51,容易使冷却水成为恒定流而顺利循环。因此,能够确保不需要高热交换效率的配管部分的流量较多。

驱动部54设置于流路内部,从冷却水流接受力来驱动开闭阀51。因此,不需要为了控制开闭阀51而设置驱动用马达、配线等。因此,能够使热交换装置1小型。另外,由于不需要控制开闭阀51,因此能够使控制流程简单化。

在马达冷却器104流动的脉动流和在变换器冷却器105流动的脉动流为不同相位的脉动流。换言之,在冷却水不流入马达冷却器104时,冷却水流入变换器冷却器105。另一方面,在冷却水不流入变换器冷却器105时,冷却水流入马达冷却器104。因此,容易维持向热交换装置1整体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量。因此,由于向流路整体流动的最大流量不大幅变动,因此不需要精细控制循环泵7的输出。另外,能够预防伴随流路的切换的水击效果而发生冲击,或者降低冲击。因此,在开闭阀51附近,能够预防水击效果导致的配管、开闭阀51的破损。

构成共通流路20的配管、构成马达流路40的配管和构成变换器流路50的配管为彼此流路面积大致相等的面积。因此,在马达流路40打开的状态、变换器流路50打开的状态下,能够使大致等量的冷却水循环。因此,能够减小伴随流路的切换的压力变动,能够在开闭阀51附近预防由于水击效果导致的配管、开闭阀51的破损。

不设置冷却水不向马达冷却器104和变换器冷却器105的双方的冷却器任一方流动的时刻。换言之,在循环泵7运转的情况下,冷却水向马达冷却器104或变换器冷却器105,或该双方的冷却器中任一方流入。即,开闭阀51不同时封堵马达流路40和变换器流路50。因此,能够防止在循环泵7的运转中,冷却水不向任何位置循环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冷却水流被截断,而使驱动部54旋转的动力消失。

马达冷却器104、变换器冷却器105、电池冷却器106是冷却电子部件的冷却器。因此,对于由于小型化而难以确保接触面积较大的电子部件,即便在小的空间也能够有效冷却。因此,能够使包括热交换装置1的车辆整体小型化以及轻量化。

突出部52收纳在从冷却水配管的内侧向外侧鼓出的鼓出部内。因此,开闭阀51和与开闭阀51连接的部件不会向配管外露出。因此,能够防止冷却水从突出部52的周围的配管漏出。

也可以在阀盖57设置能够供冷却水通过的开口、狭缝等。由此,即便在阀盖57封堵了入口开口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开口、狭缝而流入冷却水。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由于截断冷却水流而使驱动部54旋转的动力消失。换言之,能够以可靠性高的状态进行热交换器的冷却。

第二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是以在前实施方式为基础方式的变形例。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热交换器发挥作用的三个装置并联连接,冷却水以脉动流的状态向各个热交换器供给。

在图7中,马达4以及马达冷却器104、变换器5以及变换器冷却器105、电池6以及电池冷却器106彼此并联连接。马达冷却器104经由马达流路240与共通流路20连接。变换器冷却器105经由变换器流路250与共通流路20连接。电池冷却器106经由电池流路260与共通流路20连接。构成马达流路240的配管、构成变换器流路250的配管、构成电池流路260的配管与构成共通流路20的配管相比,流路面积小。即,构成各流路240、250、260的配管的内径比共通流路20的配管的内径小。

热交换装置1具有:冷却水的流路即共通流路20、马达流路240、变换器流路250、电池流路260这四个流路,各流路连接而使冷却水以环状循环。马达流路240、变换器流路250、电池流路260为彼此并联关系的流路。换言之,在共通流路20流动的冷却水在马达流路240、变换器流路250、电池流路260的任一流路流动,而再次向共通流路20返回而循环。

在马达冷却器104、变换器冷却器105、电池冷却器106的上游且共通流路20、马达流路240、变换器流路250、电池流路260的连接位置设有开闭阀51。开闭阀51具有使冷却水流周期性地减速而生成反复流速的增减的流的脉动流生成功能。换言之,开闭阀51将恒定流的冷却水流转换为脉动流。开闭阀51具有切换冷却水向马达流路240、变换器流路250、电池流路260这三个流路的流入的切换功能。

开闭阀51通过利用驱动部54接受冷却水流的力而旋转,相对于马达流路240、变换器流路250、电池流路260这三个流路,依次向开状态、节流状态、闭状态这三个状态推移。由此,使向各流路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量周期性变化。换言之,开闭阀51相对于马达流路240、变换器流路250、电池流路260这三个流路,以使冷却水脉动的状态供给冷却水。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相对于马达冷却器104、变换器冷却器105、电池冷却器106这三个热交换器,使冷却水以脉动流的状态输送。因此,相对于多个热交换器,能够同样地使热交换效率提高。

构成马达流路240的配管、构成变换器流路250的配管、构成电池流路260的配管比构成共通流路20的配管的流路面积小。因此,相对于马达冷却器104、变换器冷却器105、电池冷却器106的各自的热交换器,难以引起冷却水的供给不足。换言之,相对于各个热交换器容易稳定供给冷却水。

冷却对象即热交换器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即,也可以使四个以上的热交换器并联排列等。

第三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是以在前实施方式为基础方式的变形例。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热交换器发挥作用的四个装置串联排列,冷却水以脉动流的状态向各个热交换器供给。

在图8中,马达冷却器104、变换器冷却器105、电池冷却器106、散热器3按照该顺序串联排列。换言之,四个热交换器中,流路不分支,而在一个共通流路20上排列设置。在比马达冷却器104靠近上游的位置设置开闭阀51。在开闭阀51的下游,将构成流路的配管与开闭阀51连接的入口开口为一个。即,从开闭阀51流出的冷却水向与马达冷却器104连接的共通流路20流入,而不形成除此以外的流路。

利用开闭阀51从恒定流转换为脉动流的冷却水按照马达冷却器104、变换器冷却器105、电池冷却器106的顺序在共通流路20流动,最后在散热器3流动。换言之,利用脉动流对热交换效率提高的帮助对马达冷却器104最大,并按照变换器冷却器105、电池冷却器106的顺序减小,对散热器3的帮助最小。

在图9中,开闭阀51为设置于构成冷却水的共通流路20的配管的内部的状态。在构成共通流路20的配管中,位于比开闭阀51靠近上游侧的配管和位于比开闭阀51靠近下游侧的配管正交连接。换言之,构成共通流路20的配管为以开闭阀51为中心弯折为l形的形状。在构成共通流路20的配管中,在相比于开闭阀51更靠近上游侧和下游侧的位置,流路面积为大致相等的面积。

开闭阀51具有限制流动的两个阀盖357。各个阀盖357以开闭阀51的旋转轴为中心彼此相对地设有一对。阀盖357的数量不限于两个,也可以具有三个以上的阀盖357。

阀盖357的大小比共通流路20的入口开口小。即,即便在入口开口与阀盖357重叠最多的状态下,阀盖357也不会完全封堵入口开口。换言之,阀盖357不经由闭状态而使开状态与节流状态周期性地反复而生成脉动流。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热交换器串联排列配置。因此,能够根据配置热交换器的顺序调整距离脉动流的生成装置即开闭阀51的距离。因此,能够针对每个热交换器改变提高热交换效率的比例。换言之,将想要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配置于开闭阀51的附近,从而能够较大地受到利用脉动流来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帮助。另一方面,将想要以高流速的状态流通冷却水的热交换器配置于远离开闭阀51的位置,从而能够使用接近恒定流的流动而确保流量较多。

在开闭阀51设有多个阀盖357。因此,相对于开闭阀51的一次旋转能够生成两个周期量的脉动流。因此,能够调整对热交换器输送的冷却水的脉动流的周期。因此,能够有效提高热交换器的热交换效率。

阀盖357比共通流路20的入口开口小。因此,能够防止在循环泵7的运转中成为入口开口完全被封堵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冷却水流被截断而使驱动部54旋转的动力消失。

第四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是以在前实施方式为基础方式的变形例。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却对象具有发动机2,发动机冷却水以脉动流的状态向主热交换器404和副热交换器405供给。

在图10中,热交换装置1具有发动机2、散热器3、主热交换器404、副热交换器405以及将上述结构连结的流路。热交换装置1是搭载于汽车等乘坐物的车辆用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1在内部使热交换介质即发动机冷却水循环而进行热交换。通过热交换进行对象物的冷却、加热。

发动机2是向外部放热的热源。发动机2具有利用发动机冷却水来冷却的发动机冷却器402。发动机冷却器402的流路面积比散热器3等热交换器大。即,是雷诺数大、在内部流动的发动机冷却水容易成为紊流的热交换器。发动机冷却器402具有共通流路20。共通流路20是供用于发动机2的冷却的热交换介质即发动机冷却水流动的流路。

在共通流路20设有循环泵7。在共通流路20设有水温传感器11。水温传感器11配设在发动机冷却器402的发动机冷却水出口的附近。水温传感器11是对通过发动机冷却器402后的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进行测定的传感器。在由水温传感器11测定的水温高的情况下,提高循环泵7的输出,促进发动机冷却水的冷却。

发动机2和散热器3利用共通流路20和冷却流路30以环状连结。散热器3是使发动机冷却水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发动机冷却水的热交换器。在共通流路20与冷却流路30的连接位置设有恒温器(t/s)8。

恒温器8基于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调整向冷却流路30流动的发动机冷却水的量。即,在预热完成前等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低的状态下,发动机冷却水不向冷却流路30循环,而尽早实现预热。另一方面,在预热完成后等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高的状态下,发动机冷却水向冷却流路30流动。由此,利用散热器3使发动机冷却水的温度降低,防止发动机2由于冷却不足而成为过热状态。

发动机2和主热交换器404利用共通流路20和主制热流路440以环状连结。发动机2和副热交换器405利用共通流路20和副制热流路450以环状连结。主热交换器404和副热交换器405为彼此并联地连接的状态。换言之,在共通流路20流动的冷却水在主制热流路440和副制热流路450中的某个流路流动而再次返回共通流路20而循环。主热交换器404和副热交换器405是使被加热的发动机冷却水和向空调用送风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加热送风空气的热交换器。换言之,主热交换器404和副热交换器405是用于制热的热交换器。

主热交换器404和副热交换器405是并流型的热交换器。主热交换器404和副热交换器405的冷却水的流路即配管为扁平管。主热交换器404与副热交换器405的流路面积比发动机冷却器402小。在流路面积小的管中流动的流体的雷诺数小,因此容易以层流的状态流动。主热交换器404和副热交换器405在供冷却水循环的配管的内部形成有内翅片。主热交换器404和副热交换器405不限于并流型的热交换器。例如也可以是翅片管型的热交换器、螺旋型的热交换器。

在位于主制热流路440和副制热流路450的上游且共通流路20、主制热流路440与副制热流路450的连接位置设有开闭阀51。开闭阀51设于发动机冷却器402与热交换器404、405之间。换言之,在发动机冷却器402的下游且位于热交换器404、405的上游设置开闭阀51。开闭阀51设置在相比于发动机冷却器402更靠近热交换器404、405的位置。

开闭阀51设置于构成发动机冷却水的流路的配管的内部。开闭阀51设置于使共通流路20、主制热流路440、副制热流路450这三个流路交叉连接的配管内部。主制热流路440和副制热流路450设置为彼此相对,并使配管向相反方向延伸。构成共通流路20的配管、构成主制热流路440的配管和构成副制热流路450的配管的彼此的流路面积为大致相等的面积。

开闭阀51将冷却水流的状态切换为在主制热流路440流动的状态和在副制热流路450流动的状态。即,开闭阀51在打开向主制热流路440的流路时关闭向副制热流路450的流路。另一方面,开闭阀51在关闭向主制热流路440的流路时打开向副制热流路450的流路。换言之,开闭阀51相对于主制热流路440和副制热流路450这两个流路,以在不同时刻使冷却水流动的方式进行流路的切换。

在构成主制热流路440的配管的入口开口和构成副制热流路450的配管的入口开口,通过开闭阀51的旋转驱动使流路开闭。换言之,使开状态、闭状态、节流状态这三个状态周期性反复。

在开闭阀51从闭状态经由节流状态向开状态推移的情况下,冷却水在配管内部流动的速度随着接近开状态而被加速。另一方面,在开闭阀51从开状态经由节流状态向闭状态推移的情况下,冷却水在配管内部流动的速度随着接近闭状态而被减速。这样,通过使开闭阀51在配管内部旋转,使各流路的入口开口在开状态、节流状态、闭状态这三个状态周期性推移。即,使在各流路流动的冷却水的流速周期性变化,而生成脉动流。

开闭阀51使发动机冷却水以脉动流的状态向主热交换器404、副热交换器405供给。开闭阀51向主热交换器404、副热交换器405供给不同相位的脉动流。换言之,在发动机冷却水未流入主热交换器404时,发动机冷却水流入副热交换器405。另一方面,在发动机冷却水未流入副热交换器405时,发动机冷却水流入主热交换器404。即,相反相位的脉动流供给到主热交换器404、副热交换器405。

不设置发动机冷却水不向主热交换器404、副热交换器405的双方的热交换器任一方循环的时刻。换言之,在循环泵7运转的情况下,发动机冷却水向主热交换器404或副热交换器405或该双方的热交换器中任一方流动。即,开闭阀51不同时封堵主制热流路440和副制热流路450。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开闭阀51设置于发动机冷却器402与热交换器404、405之间,设置在相比于发动机冷却器402更靠近热交换器404、405的位置。因此,从循环泵7送出的发动机冷却水以恒定流的状态在发动机冷却器402的内部流动。因此,能够确保不需要高热交换效率的发动机冷却器402、配管部分的发动机冷却水的流量较多。

开闭阀51向主热交换器404、副热交换器405供给不同相位的脉动流。因此,容易使热交换装置1的整体的发动机冷却水的流量维持恒定。

不设置发动机冷却水不向主热交换器404、副热交换器405的双方的热交换器任一方循环的时刻。因此,能够防止在循环泵7的运转中,发动机冷却水不向任何位置循环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发动机冷却水流被截断而使驱动部54旋转的动力消失。

主热交换器404和副热交换器405也可以不是不同的热交换器。即,也可以对相同的热交换器设置两个发动机冷却水的流路。在该情况下,向各个流路以相位错开半周期的脉动流的状态供给。由此,对于一个热交换器,能够在两个位置享受脉动流对热交换效率的提高的帮助。因此,能够使热交换器小型化。相同的热交换器的发动机冷却水的流路不限于两个,也可以分为三个而使脉动流流入。

第五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是以在前实施方式为基础方式的变形例。在该实施方式中,具有驱动部54的旋转驱动体553和开闭阀551为能够彼此分离的不同部件。另外,开闭阀551和驱动部54是以旋转轴部559为中心轴旋转的部件。

在图11中,在共通流路20、马达流路40与变换器流路50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具有驱动部54的旋转驱动体553和开闭阀551。旋转驱动体553具有沿着旋转驱动体553的旋转轴延伸的驱动部侧筒部553a。在驱动部侧筒部553a的端部形成有驱动部侧键部553b。开闭阀551具有沿着开闭阀551的旋转轴延伸的开闭阀侧筒部551a。在开闭阀侧筒部551a的端部形成有开闭阀侧键部551b。

旋转驱动体553和开闭阀551为不同部件,通过使设于旋转驱动体553的驱动部侧键部553b和设于开闭阀551的开闭阀侧键部551b嵌合,而将旋转驱动体553与开闭阀551连接。在冷却水等流体的流动中,旋转驱动体553位于比开闭阀551靠近上游的位置。

旋转驱动体553和开闭阀551为被旋转轴部559贯通的状态。旋转轴部559提供旋转驱动体553和开闭阀551旋转时的旋转轴。即,旋转驱动体553和开闭阀551都是以旋转轴部559为旋转轴旋转的旋转体。因此,具有驱动部54的旋转驱动体553和开闭阀551的旋转的旋转轴同轴。

跨过马达流路40和变换器流路50设有覆盖部545。覆盖部545是用于从外侧覆盖设置于流路的开口而防止冷却水漏出的覆盖部件,该开口是用于将旋转驱动体553、开闭阀551等部件设置于冷却水的流路内部而设置于流路。在覆盖部545形成有用于保持旋转轴部559的凹部。另外,在共通流路20形成有用于保持旋转轴部559的轴保持部558。轴保持部558为在内部能够插入并保持旋转轴部559的筒形状。旋转轴部559设置为,旋转轴部559的长度方向的一方的端部由设于共通流路20的轴保持部558保持,另一方的端部由设于覆盖部545的凹部保持。

在图12中,开闭阀551具有以距旋转轴的距离相等的方式弯曲的板状的阀盖57。阀盖57为与开闭阀551连续的一体结构。另外,阀盖57为与旋转驱动体553分离的分体结构。

旋转轴部559为圆柱形状。开闭阀侧筒部551a为沿着旋转轴部559延伸的圆筒形状。旋转轴部559的外径与开闭阀侧筒部551a的内径为大致相等的大小。开闭阀侧键部551b不形成圆筒形状而形成半圆形状。

旋转驱动体553在驱动部54的周围具有圆环形状的环状部。在旋转驱动体553中,环状部与驱动部54连续而一体形成。驱动部侧筒部553a为沿着旋转轴部559延伸的圆筒形状。旋转轴部559的外径与驱动部侧筒部553a的内径为大致相等的大小。驱动部侧键部553b不形成圆筒形状而形成半圆形状。

在图13中,旋转轴部559插入开闭阀侧筒部551a与驱动部侧筒部553a。旋转轴部559在贯通开闭阀551、旋转驱动体553的状态下,两端部向外侧突出。阀盖57的一部分位于旋转驱动体553的径向的外侧。

开闭阀侧键部551b和驱动部侧键部553b彼此的半圆形状嵌合。在该状态下,成为开闭阀551与旋转驱动体553卡合的状态。即,成为如下状态:接受冷却水流的力而在驱动部54产生的旋转的力向开闭阀551传递。

需要说明的是,将驱动部54的力传递到开闭阀551的方法不限于驱动部侧键部553b与开闭阀侧键部551b的卡合。例如,向旋转驱动体553与开闭阀551之间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部也可以用不同部件设置。由此,与旋转轴部559接触而容易磨耗的部分能够由耐磨损性好的金属等其他部件构成。另外,开闭阀侧键部551b以及驱动部侧键部553b的形状不限于半圆形状。例如,也可以如齿轮那样,使多个凹凸嵌合设置。或者,也可以设置螺钉那样的螺旋状的槽形状和螺旋状的凸形状,使开闭阀551与旋转驱动体553旋转而螺合。

以下,对驱动部54以及开闭阀551向热交换装置1的设置方法进行说明。在图14中,对于共通流路20、马达流路40、变换器流路50的连接位置,插入旋转轴部559。旋转轴部559插入设于共通流路20的轴保持部558。适当保持在轴保持部558的旋转轴部559配置于与圆筒形状的共通流路20的中心轴大致相同的位置。

然后,按照旋转驱动体553、开闭阀551、垫圈的顺序插入旋转轴部559。旋转驱动体553和开闭阀551一起利用旋转轴部559提供旋转轴。换言之,旋转驱动体553的旋转轴与开闭阀551的旋转轴同轴。在确认了所有部件被适当配置后,从最外侧覆盖覆盖部545并进行螺止。在此,也可以构成为在覆盖部545与配管之间设置环状的密封部件等,精度更好地防止冷却水从热交换装置1漏出。

图15为驱动部54以及开闭阀551设置于正确位置的状态。旋转轴部559的一方的端部相对于轴保持部558没有间隙地插入。另外,旋转轴部559的另一方的端部相对于覆盖部545没有间隙地插入。即,旋转轴部559的两端部被稳定保持,以不从正确位置移动的状态被固定。

旋转驱动体553为与构成共通流路20的配管没有间隙地接触的状态。因此,冷却水不能通过配管与旋转驱动体553之间即旋转驱动体553的外侧,而在旋转驱动体553的内侧流动。换言之,冷却水一边以与驱动部54接触而使驱动部54旋转的方式施力一边流动。

驱动部侧键部553b和开闭阀侧键部551b为适当啮合而卡合的状态。即,驱动部侧筒部553a的前端面与开闭阀侧筒部551a的前端面为重叠并彼此接触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使旋转驱动体553接受冷却水流的力而旋转,开闭阀551也一体地旋转。

在驱动部侧筒部553a与旋转轴部559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另外,在开闭阀侧筒部551a与旋转轴部559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因此,在旋转驱动体553与开闭阀551成为一体而旋转的状态下,旋转轴部559不旋转。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形成旋转轴部559与驱动部侧筒部553a的间隙、旋转轴部559与开闭阀侧筒部551a的间隙。在该情况下,不利用轴保持部558和覆盖部545稳定保持旋转轴部559的两端,而设置微小间隙作为支承的轴承发挥作用。由此,在旋转驱动体553与开闭阀551成为一体而旋转的情况下,旋转轴部559与旋转驱动体553以及开闭阀551成为一体而旋转。

在开闭阀551与覆盖部545之间配置有垫圈。另外,在开闭阀551与覆盖部545之间且未配置垫圈的部分,形成有间隙。因此,在开闭阀551旋转时,开闭阀551与覆盖部545不会直接接触。

在开闭阀侧筒部551a中,构成开闭阀侧键部551b的半圆形状的部分设置于与阀盖57相反的一侧。换言之,在开闭阀侧筒部551a中,与设有阀盖57的一侧相比,设有阀盖57的一侧的相反侧一方沿着旋转轴部559较长地延伸。另一方面,在驱动部侧筒部553a中,在靠近阀盖57的一侧设有构成驱动部侧键部553b的半圆形状的部分,驱动部侧筒部553a沿着旋转轴部559较长地延伸。开闭阀侧筒部551a与旋转轴部559的接触面积比驱动部侧筒部553a与旋转轴部559的接触面积大。尤其是,在位于与阀盖57相反的一侧的部分,开闭阀侧筒部551a与旋转轴部559的接触面积比驱动部侧筒部553a与旋转轴部559的接触面积大。

在开闭阀551关闭马达流路40、变换器流路50时,由于利用阀盖57限制冷却水流,因此在阀盖57的附近,冷却水流的上游侧与下游侧相比,暂时压力升高。即,阀盖57在向配管壁面按压的方向接受力。换言之,具有阀盖57的开闭阀551在从旋转轴部559向阀盖57的方向上接受力。与此相对,开闭阀侧筒部551a从旋转轴部559接受与从旋转轴部559朝向阀盖57的力相反方向的力即反力。由此,开闭阀51在两个力平衡的状态下,维持正确的位置并继续旋转。在此,在开闭阀侧筒部551a产生的反力在开闭阀侧筒部551a中的位于与阀盖57相反侧的部分集中产生。因此,为了确保与阀盖57相反一侧的开闭阀侧筒部551a与旋转轴部559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开闭阀侧筒部551a相对于旋转轴部559较长地延伸是有用的。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开闭阀551和驱动部54为不同部件。因此,根据使开闭阀551旋转所需要的驱动力来更换具有驱动部54的旋转驱动体553,从而能够调整开闭阀551的转速等。另外,由于开闭阀551和驱动部54不一起地一体成形,因此容易使部件成为简单的构造。即,使一个一个的部件的形状成为简单的形状而容易降低制造成本。

具有使驱动部54的旋转轴与开闭阀551的旋转轴同轴的旋转轴部559。因此,使驱动部54的旋转保持原状地传递到开闭阀551而能够使开闭阀551旋转。因此,与开闭阀551的旋转轴和驱动部54的旋转轴设置于非同轴的位置而将驱动部54的旋转产生的力通过齿轮等其他部件传递到开闭阀551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个数。因此,容易使热交换装置1小型化。

另外,与不具有旋转轴部559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开闭阀551与旋转驱动体553的旋转稳定。因此,使开闭阀551与旋转驱动体553的旋转稳定,容易减少由于与伴随旋转的配管壁面的接触而导致的开闭阀551、旋转驱动体553的磨耗。另外,由于能够减少由于与伴随旋转的配管壁面的接触导致的摩擦,能够以小的驱动力使开闭阀551旋转。因此,能够使驱动部54小型化,并在冷却水流中使由驱动部54产生的流路阻力减小。

开闭阀551具有沿着旋转轴部559延伸的开闭阀侧筒部551a。因此,由于维持开闭阀551的正确位置,因此能够利用开闭阀侧筒部551a接受在开闭阀551与旋转轴部559之间产生的力。即,与未形成开闭阀侧筒部551a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开闭阀551与旋转轴部559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能够用较大面积分散并接受在旋转轴部559与开闭阀551之间产生的力。因此,能够抑制对开闭阀551局部地施加较大的力而引起的开闭阀551的破损或者局部严重的磨耗。因此,容易稳定发挥开闭阀551的旋转产生的周期的流速的增减功能。

也可以使旋转轴部559的外径根据位置不同而不同。例如,也可以使与开闭阀侧筒部551a接触的部分的外径为比与驱动部侧筒部553a接触的部分的外径大的台阶形状。由此,容易确保旋转轴部559与开闭阀侧筒部551a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能够在开闭阀侧筒部551a中以较大的面积接受在开闭阀551产生的反力。因此,与以较小的面积接受反力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引起局部的严重磨耗。因此,能够使开闭阀551长时间稳定使用。

第六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为以在前实施方式为基础方式的变形例。在该实施方式中,具有驱动部54的旋转驱动体653与开闭阀651为能够彼此分离的不同部件。

在图16中,旋转驱动体653为在内部具有驱动部54的圆筒形状。在旋转驱动体653的端部,嵌合凹部653a设置于四个位置。

开闭阀651具有圆环形状的环状凹部651b。环状凹部651b的外径与旋转驱动体653的设有嵌合凹部653a一侧的端部的外径为大致相等的大小。在环状凹部651b,嵌合凸部651a设置于四个位置。

在图17中,对于环状凹部651b,旋转驱动体653的一部分被插入,开闭阀651与旋转驱动体653成为一体。在开闭阀651与旋转驱动体653成为一体的状态下,嵌合凸部651a与嵌合凹部653a嵌合。在该状态下,嵌合凸部651a、嵌合凹部653a为不向外表面露出的状态。

在驱动部54从冷却水流受力而旋转时,与驱动部54连续的一体部件即旋转驱动体653旋转。在旋转驱动体653旋转时,从嵌合状态下的嵌合凹部653a向嵌合凸部651a传递旋转的力。利用向嵌合凸部651a传递的力,使与嵌合凸部651a连续的一体部件即开闭阀651旋转。由此,开闭阀651发挥使冷却水的流速增减的功能。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将设置多个的嵌合凸部651a和设置多个的嵌合凹部653a嵌合,从而传递驱动部54受到的力。因此,与仅向特定的一个位置传递力的情况相比,容易使力集中的位置分散。因此,容易防止由于力集中而使开闭阀651、旋转驱动体653的特定的位置破损等情况。

第七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为以在前实施方式为基础方式的变形例。在该实施方式中,开闭阀51和驱动部54的单元配置在散热器3的入口侧联管箱31的内部。

在图18中,散热器3具有芯部35。芯部35由多个管34和翅片33沿上下方向交替地层叠配置的层叠体构成。

在各管34的管长度方向的两端部配置有沿管层叠方向延伸并在内部形成有空间的一对联管箱31、32。一对联管箱31、32中的一方的联管箱构成入口侧联管箱31。在入口侧联管箱31设有流入口31a。另一方的联管箱构成出口侧联管箱32。在出口侧联管箱32设有流出口32a。开闭阀51和驱动部54的单元配置在散热器3的入口侧联管箱31的内部,并设置于与流入口31a对应的位置。

此外,开闭阀51和驱动部54的单元也可以配置在出口侧联管箱32的内部。在该情况下,开闭阀51和驱动部54的单元也可以设置于与流出口32a对应的位置,也可以设置于除此以外的位置。

距离脉动流的生成装置即开闭阀51的距离越近,脉动流对热交换效率的提高的帮助越大,距离开闭阀51的距离越远,帮助越小。因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配置在联管箱的内部的开闭阀51和驱动部54的单元,能够获得散热器3的热交换效率提高的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该说明书的发明不限于例示的实施方式。发明包括例示的实施方式和基于这些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变形的变形方式。例如,发明不限于实施方式所示的部件以及/或要素的组合。发明能够通过多种组合来实施。发明能够具有可追加在实施方式中的追加部分。发明包括省略了实施方式的部件以及/或要素的结构。发明包括一个实施方式与其他实施方式间的部件以及/或要素的置换或组合。发明的技术的范围不限于实施方式的记载。发明的几个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表示,应理解为进一步包括与权利要求的记载等同意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驱动部54不限于接受冷却水流的力的水轮机构造。即,也可以取出伴随循环泵7的驱动的旋转能量。例如,也可以设置为向循环泵7的外部露出,并与循环泵7的驱动联动的齿轮即泵齿轮。在该情况下,将驱动力从泵齿轮利用其他的齿轮、轴等动力传递部件传递到开闭阀51。由此,能够使循环泵7的驱动与开闭阀51的驱动共通化。换言之,能够使产生流动的循环泵7与转换为脉动流的开闭阀51的驱动联动。因此,与独立控制开闭阀51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控制流程简单化。

开闭阀51不限于在与冷却水的流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具有旋转轴的阀。例如,也可以是在与冷却水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旋转轴的蝶阀。

开闭阀51不限于利用圆筒状的阀盖57开闭入口开口的阀。也可以是使在内部形成有流路的球体的阀旋转而开闭入口开口的球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