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4718发布日期:2020-06-02 20:2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家电,具体指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1、吸油烟机是目前厨房中必不可少的电器,较为常见且使用比较广泛的是上排式油烟净化系统。

2、目前,上排式油烟净化系统主要分为两类:顶吸式吸油烟机和近吸式吸油烟机。顶吸式吸油烟机较为美观,但其进烟口较高,吸油烟效果有限;与顶吸式吸油烟机相比,近吸式吸油烟机的进烟口较低,但是,受到近吸式吸油烟机外形结构及内部风道结构的影响,目前的近吸式吸油烟机也无法更好的接近油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吸油烟效果。

3、对于竖向布置的进烟风道来说,如图4,如果进烟口111’位于进烟风道11’的前侧并与进烟风道11’垂直布置,当升腾的油烟自进烟口进入进烟风道,在流体快速转弯时会在进烟风道的入口内壁处形成涡流,导致气体回流,产生能量损失和气动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对入口油烟进行缓冲从而避免涡流形成进而提高吸油烟效果、降低噪音的吸油烟机。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壳体及设于该壳体内的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下部具有竖向延伸的进烟腔,所述壳体下部的前侧壁上开有与该进烟腔相连通的进烟口,所述壳体前侧设置有靠近进烟口上边缘布置的挡烟板,所述进烟口的上边缘设置有能降低入口油烟流速的导流结构,该导流结构至少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倾斜的第一导向板。

3、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板的下边缘处衔接有自前向后逐渐向上倾斜的第二导向板。该第二导向板能进一步对油烟起到导流作用。

4、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板与进烟腔的前侧壁之间的夹角为α,15°≤α≤70°。所述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的衔接处到进烟腔内后壁之间的距离为s,所述第二导向板在竖向上的高度为h,2≤h×sinα≤s/2。采用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吸油烟效果,降低噪音。

5、优选地,在所述挡烟板水平布置状态下,所述第一导向板与第二导向板的衔接处到挡烟板下壁面之间的高度为h,10mm≤h≤60mm。采用该结构,挡烟板使油烟聚拢后进入进烟口,并进一步通过导流结构降速后顺利排出,有利于避免涡流形成,提高吸油烟效果,降低噪音。

6、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进烟腔的内前壁上设置有向后凸出的导烟结构,该导烟结构具有竖向布置的平面及自该平面的边缘向外逐渐倾斜延伸的斜面,且所述导烟结构位于导流结构上方。该结构利于降低对油烟流体的阻力,提高吸油烟效果。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在进烟口上边缘处的导流结构能与挡烟板共同形成气流缓冲区,给快速升腾的油烟进行降速,使油烟在经过进烟口进入进烟腔后产生短暂绕流后被吸走并快速排出,从而提高了吸油烟效果,降低了进烟口处的气动噪音。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壳体(1)及设于该壳体(1)内的风机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下部具有竖向延伸的进烟腔(11),所述壳体(1)下部的前侧壁上开有与该进烟腔(11)相连通的进烟口(111),所述壳体(1)前侧设置有靠近进烟口(111)上边缘布置的挡烟板(3),所述进烟口(111)的上边缘设置有能降低入口油烟流速的导流结构(4),该导流结构(4)至少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倾斜的第一导向板(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41)的下边缘处衔接有自前向后逐渐向上倾斜的第二导向板(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板(42)与进烟腔(11)的前侧壁之间的夹角为α,15°≤α≤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板(41)与第二导向板(42)的衔接处到进烟腔(11)内后壁之间的距离为s,所述第二导向板(42)在竖向上的高度为h,2≤h×sinα≤s/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烟板(3)水平布置状态下,所述第一导向板(41)与第二导向板(42)的衔接处到挡烟板(3)下壁面之间的高度为h,10≤h≤6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壳体及设于该壳体内的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下部具有竖向延伸的进烟腔,所述壳体下部的前侧壁上开有与该进烟腔相连通的进烟口,所述壳体前侧设置有靠近进烟口上边缘布置的挡烟板,所述进烟口的上边缘设置有能降低入口油烟流速的导流结构,该导流结构至少具有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倾斜的第一导向板。本技术设置在进烟口上边缘处的导流结构能与挡烟板共同形成气流缓冲区,给快速升腾的油烟进行降速,使油烟在经过进烟口进入进烟腔后产生短暂绕流后被吸走并快速排出,从而提高了吸油烟效果,降低了进烟口处的气动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辉,徐鑫,申志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