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非供热期参与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6710发布日期:2020-04-07 21:38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非供热期参与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力发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非供热期参与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



背景技术:

为配合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的发展需要,以及峰谷差的日益增大,燃煤发电机组参与调峰的次数及对其品质的要求均大幅提高,电网要求电厂提升供热季的调峰能力,当前的燃煤发电机组的运行和控制的方式已经很难满足需求。

在供热季,电厂通过增设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避免采用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从而克服电厂的发电负荷波动与机组供热量恒定之间的矛盾。目前的固体蓄热式电锅炉用热全部用于热网供热,而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供热季仅为4-6个月,考虑到非供热期无合适的热量利用方案,则表明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该固体蓄热式是无法参与机组深度调峰,极大降低了设备的利用效率,此外,大部分火电机组深度调峰受限于低负荷通过脱硝催化剂的烟气温度不能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非供热期参与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该系统能够在非供热期满足机组深度调峰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非供热期参与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包括发电机、高压缸、中压缸、低压缸、固体蓄热式电锅炉、电网、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循环风风机、热网供水加热器及省煤器旁路加热器;

发电机与高压缸、中压缸及低压缸相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与电网及固体蓄热式电锅炉相连接,固体蓄热式电锅炉的出口与第一阀门的一端及第二阀门的一端相连接,第一阀门的另一端与省煤器旁路加热器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二阀门的另一端与热网供水加热器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省煤器旁路加热器的放热侧出口及热网供水加热器的放热侧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经循环风风机与固体蓄热式电锅炉的入口相连通。

省煤器旁路加热器的放热侧出口处设置有第三阀门。

热网供水加热器的放热侧出口处设置有第四阀门。

省煤器旁路加热器的吸热侧入口连通高温加热器出口旁路管道,省煤器旁路加热器的吸热侧出口连通省煤器出口管道。

热网供水加热器的吸热侧入口连通热网回水管道,热网供水加热器的吸热出口连通热网供水管道。

发电机、高压缸、中压缸及低压缸同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非供热期参与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在具体操作时,在供热期,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输出的高温风加热热网回水,放热后的低温风经循环风风机增压后进入固体蓄热式电锅炉中吸热;在非供热期,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输出的高温热风进入省煤器旁路加热器中加热省煤器旁路水,减少进入到省煤器中的水量,从而在不影响省煤器出口水温的同时,提高省煤器出口的烟气温度,保证机组深度调峰的同时提高脱硝入口的烟温,实现非供热期机组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满足机组安全稳定深度调峰需求,系统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最大程度地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高压缸、2为中压缸、3为低压缸、4为发电机、5为固体蓄热式电锅炉、6为电网、7为第三阀门、8为第一阀门、9为第四阀门、10为第二阀门、11为循环风风机、12为省煤器旁路加热器、13为热网供水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非供热期参与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包括发电机4、高压缸1、中压缸2、低压缸3、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电网6、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10、循环风风机11、热网供水加热器13及省煤器旁路加热器12;发电机4与高压缸1、中压缸2及低压缸3相连接,发电机4的输出端与电网6及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相连接,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的出口与第一阀门8的一端及第二阀门10的一端相连接,第一阀门8的另一端与省煤器旁路加热器12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二阀门10的另一端与热网供水加热器13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省煤器旁路加热器12的放热侧出口及热网供水加热器13的放热侧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经循环风风机11与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的入口相连通,其中,发电机4、高压缸1、中压缸2及低压缸3同轴连接。

省煤器旁路加热器12的放热侧出口处设置有第三阀门7;热网供水加热器13的放热侧出口处设置有第四阀门9;省煤器旁路加热器12的吸热侧入口连通高温加热器出口旁路管道,省煤器旁路加热器12的吸热侧出口连通省煤器出口管道;热网供水加热器13的吸热侧入口连通热网回水管道,热网供水加热器13的吸热出口连通热网供水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供热期:关闭第三阀门7和第一阀门8,打开第二阀门10和第四阀门9,循环风风机11停运,利用发电机4出口入电网6之前的电量加热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从而实现机组深度调峰需求,此时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为蓄热状态;启动循环风风机11后,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输出的高温风进入热网供水加热器13中以加热热网回水,放热后的低温风经循环风风机11增压后进入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中吸热,此时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为放热状态。

非供热期:关闭第二阀门10和第四阀门9,打开第一阀门8和第三阀门7,非供热期的蓄热过程与供热期相同;启动循环风风机11后,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输出的高温热风进入省煤器旁路加热器12中以加热省煤器旁路水,减少进入到省煤器中的水量,从而在不影响省煤器出口水温的同时,提高省煤器出口的烟气温度,保证机组深度调峰的同时提高脱硝入口烟温,此时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为放热状态。

该系统可实现非供热期机组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满足机组安全稳定深度调峰需求,系统操作简单、运行可靠,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非供热期参与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电机(4)、高压缸(1)、中压缸(2)、低压缸(3)、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电网(6)、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10)、循环风风机(11)、热网供水加热器(13)及省煤器旁路加热器(12);

发电机(4)与高压缸(1)、中压缸(2)及低压缸(3)相连接,发电机(4)的输出端与电网(6)及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相连接,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的出口与第一阀门(8)的一端及第二阀门(10)的一端相连接,第一阀门(8)的另一端与省煤器旁路加热器(12)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二阀门(10)的另一端与热网供水加热器(13)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省煤器旁路加热器(12)的放热侧出口及热网供水加热器(13)的放热侧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经循环风风机(11)与固体蓄热式电锅炉(5)的入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非供热期参与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省煤器旁路加热器(12)的放热侧出口处设置有第三阀门(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非供热期参与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网供水加热器(13)的放热侧出口处设置有第四阀门(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非供热期参与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省煤器旁路加热器(12)的吸热侧入口连通高温加热器出口旁路管道,省煤器旁路加热器(12)的吸热侧出口连通省煤器出口管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非供热期参与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网供水加热器(13)的吸热侧入口连通热网回水管道,热网供水加热器(13)的吸热出口连通热网供水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非供热期参与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发电机(4)、高压缸(1)、中压缸(2)及低压缸(3)同轴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非供热期参与机组深度调峰的系统,发电机与高压缸、中压缸及低压缸相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与电网及固体蓄热式电锅炉相连接,固体蓄热式电锅炉的出口与第一阀门的一端及第二阀门的一端相连接,第一阀门的另一端与省煤器旁路加热器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第二阀门的另一端与热网供水加热器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省煤器旁路加热器的放热侧出口及热网供水加热器的放热侧出口通过管道并管后经循环风风机与固体蓄热式电锅炉的入口相连通,该系统能够在非供热期满足机组深度调峰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雒青;黄嘉驷;范庆伟;常东锋;吕凯;谢天;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