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2垛全自动钟罩炉的烧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6739发布日期:2020-04-17 18:20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32垛全自动钟罩炉的烧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磁铁氧体制备生产领域,涉及一种32垛全自动钟罩炉的烧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it行业、汽车电子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软磁铁氧体的需求量愈来愈大,国内锰锌铁氧体制备工业发展迅速。现阶段国内的磁材生产企业存在研发投入偏少,注重产能和生产成本的降低的普遍情况,烧成装备主流是氮窑。但因应电子产品小型化、高效化发展趋势,对烧结设备高品质、灵活性要求越来越高。

在此情势下,钟罩炉的高性能、高价格比的特性已逐步为企业所认同,逐步进入企业普及化阶段。但是,目前对于钟罩炉领域,如何建立大容量烧结炉膛的烧结结构,克服现有的容量小且成本高,及提高精度的问题仍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建立大容量烧结炉膛的烧结结构,克服现有的容量小且成本高,及提高精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2垛全自动钟罩炉的烧结装置,包括炉体主体、加热组、炉膛进气结构、测温组、双重用角座阀;所述炉体主体的五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组、炉膛进气结构和测温组;其中炉膛进气结构通过设置的双重用角座阀连通送气管道输送至炉膛内部。

作为改进,烧结装置设置有36组加热组,且包括有90根硅碳棒,其中设置有一组或多组加热组是按照由上到下2根/2根/3根/3根布局的硅碳棒排列方式。

作为改进,双重用角座阀一端口连接气氛进气管分支管,另一端口连接测温组测温位置的进气管主管,其中气氛进气管分支管与进气管主管进入炉膛处均独立地设置有一组联接轴管道,用于活动拆卸、方便清洗管道。

作为改进,测温组采用测温元件通过接线电极在炉膛内进行测温,其中接线电极表面设置有一层厚度为1.5-3.5mm的硅胶或厚度为0.1-1.5mm的真空脂层。

作为改进,加热组固定安装在炉膛内,外侧面通过倒置的c型卡座固定安装,其中c型卡座的两端均分别独立地设置有一组活动连接的螺栓及固定卡扣。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32垛全自动钟罩炉的烧结装置,改变了常规安装加热组到炉体侧面不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成为活动的c形卡座固定、活接螺栓和固定卡扣活动安装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且易于调整结构。同时设置了大容量的烧结炉膛,通过布置36组加热组,及90根硅碳棒的加热方式,实现了大容量装置下足够的烧结温度及均匀性良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炉体主体;2、加热组;3、炉膛进气结构;4、测温组;5、双重用角座阀;6、c型卡座;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32垛全自动钟罩炉的烧结装置,包括炉体主体1、加热组2、炉膛进气结构3、测温组4、双重用角座阀5;所述炉体主体1的五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组2、炉膛进气结构3和测温组4;其中炉膛进气结构3通过设置的双重用角座阀5连通送气管道输送至炉膛内部。

烧结装置设置有36组加热组2,且包括有90根硅碳棒,其中设置有一组或多组加热组2是按照由上到下2根/2根/3根/3根布局的硅碳棒排列方式,特别适合大容量装烧结磁铁氧体时,能够提高出足够的烧结温度及均匀性良好

双重用角座阀5一端口连接气氛进气管分支管,另一端口连接测温组4测温位置的进气管主管,其中气氛进气管分支管与进气管主管进入炉膛处均独立地设置有一组联接轴管道,用于活动拆卸、方便清洗管道。

测温组4采用测温元件通过接线电极在炉膛内进行测温,其中接线电极表面设置有一层厚度为1.5-3.5mm的硅胶或厚度为0.1-1.5mm的真空脂层,防止氧化。测温元件为热电偶、热传感器等中任一一种,优选地,本装置中每一组加热组对应一组测温组,实现了全自动烧结方式,精度极高。

加热组2固定安装在炉膛内,外侧面通过倒置的c型卡座6固定安装,其中c型卡座6的两端均分别独立地设置有一组活动连接的螺栓7及固定卡扣。改变了常规安装加热组到炉体侧面不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成为活动的c形卡座固定、活接螺栓和固定卡扣活动安装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且易于调整结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32垛全自动钟罩炉的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主体(1)、加热组(2)、炉膛进气结构(3)、测温组(4)、双重用角座阀(5);所述炉体主体(1)的五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组(2)、炉膛进气结构(3)和测温组(4);其中炉膛进气结构(3)通过设置的双重用角座阀(5)连通送气管道输送至炉膛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2垛全自动钟罩炉的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装置设置有36组加热组(2),且包括有90根硅碳棒,其中设置有一组或多组加热组(2)是按照由上到下2根/2根/3根/3根布局的硅碳棒排列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2垛全自动钟罩炉的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重用角座阀(5)一端口连接气氛进气管分支管,另一端口连接测温组(4)测温位置的进气管主管,其中气氛进气管分支管与进气管主管进入炉膛处均独立地设置有一组联接轴管道,用于活动拆卸、方便清洗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2垛全自动钟罩炉的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4)采用测温元件通过接线电极在炉膛内进行测温,其中接线电极表面设置有一层厚度为1.5-3.5mm的硅胶或厚度为0.1-1.5mm的真空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2垛全自动钟罩炉的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2)固定安装在炉膛内,外侧面通过倒置的c型卡座(6)固定安装,其中c型卡座(6)的两端均分别独立地设置有一组活动连接的螺栓(7)及固定卡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32垛全自动钟罩炉的烧结装置,包括炉体主体、加热组、炉膛进气结构、测温组、双重用角座阀;所述炉体主体的五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组、炉膛进气结构和测温组;其中炉膛进气结构通过设置的双重用角座阀连通送气管道输送至炉膛内部。该装置改变了常规安装加热组到炉体侧面不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成为活动的C形卡座固定、活接螺栓和固定卡扣活动安装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且易于调整结构。同时设置了大容量的烧结炉膛,通过布置36组加热组,及90根硅碳棒的加热方式,实现了大容量装置下足够的烧结温度及均匀性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蒋光宇;崔海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派赛菲克炉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9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