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2371发布日期:2020-06-23 22:49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汽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水加热装置,应用于能源领域。



背景技术:

蒸汽换热或直接加热装置广泛应用在热电、石化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传统的汽水混合装置是在被加热的介质管道或容器中安装一个蒸汽管,上面分布一些小孔或喷嘴,这种汽水结构混合不均匀,造成蒸汽大量外溢,并且产生极大的噪声,如果汽水比例控制不好还会产生水击,损坏设备装置。综上所述,研发一种噪声低、混合均匀,不发生水击的汽水加热装置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止水阀和螺旋导流片的汽水加热装置,运行时噪声低、混合均匀,不发生水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水加热装置,由进水管1、进汽管2、蒸汽射流管3、螺旋导流片4、止水阀弹簧5、止水阀阀板6、混合管7、固定螺栓8、挡圈9、弯头10、法兰11组成,进汽管2沿径向与进水管1相贯,相贯处采用焊连接固定,进汽管2在进水管1内的弯头10处与蒸汽射流管3的头部端面焊接连接,止水阀弹簧5位于蒸汽射流管3内,止水阀弹簧5的一端连接止水阀阀板6,另一端连接挡圈9并通过固定螺栓8紧固在蒸汽射流管3的尾部端面上,混合管7的内表面带有螺旋导流片4,混合管7与进水管1通过法兰11连接,螺旋导流片4是单螺旋线,螺旋角介于30~60度之间,进汽管2沿进水管1的径向进入,蒸汽射流管3上有分布均匀的小孔,蒸汽射流管3上有分布均匀的小孔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蒸汽从进气管2进入汽水加热装置,当蒸汽压力达到设计值时推动止水阀阀板6后移,蒸汽沿蒸汽射流管3上露出来的小孔进入管外的水中并与之混合,之后顺着螺旋导流片4螺旋前进,螺旋导流片4可以增加汽水混合时间,达到混合充分均匀的作用,当蒸汽压力低于设计值时,止水阀阀板6在止水阀弹簧5的弹力和水压的作用下被推至蒸汽射流管3的入口处,将蒸汽射流管3上的小孔遮挡,起到关闭蒸汽进入的作用,防止水进入蒸汽管道产生水击,在蒸汽射流管3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了若干个小孔,使得蒸汽与水充分混合,瞬间降温变成液态,噪声很小。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汽水混合装置中的蒸汽射流管内设计有止水阀,当蒸汽压力低于设计值时防止水进入蒸汽管道产生水击,射流管上沿圆周方向均布了若干个小孔,使蒸汽均匀充分地与射流管外的水进行混合,减小了噪声,混合管内壁有螺旋叶片,使进水沿着螺旋流道向前流动,增加了汽水混合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汽水加热装置,由进水管1、进汽管2、蒸汽射流管3、螺旋导流片4、止水阀弹簧5、止水阀阀板6、混合管7、固定螺栓8、挡圈9、弯头10、法兰11组成,进汽管2沿径向与进水管1相贯,相贯处采用焊连接固定,进汽管2在进水管1内的弯头10处与蒸汽射流管3的头部端面焊接连接,止水阀弹簧5位于蒸汽射流管3内,止水阀弹簧5的一端连接止水阀阀板6,另一端连接挡圈9并通过固定螺栓8紧固在蒸汽射流管3的尾部端面上,如图2所示,混合管7的内表面带有螺旋导流片4,混合管7与进水管1通过法兰11连接,螺旋导流片4是单螺旋线,螺旋角介于30~60度之间,进汽管2沿进水管1的径向进入,蒸汽射流管3上有分布均匀的小孔,蒸汽射流管3上有分布均匀的小孔12。由于带有止水阀6和螺旋导流片4的汽水加热装置,运行时噪声低、混合均匀,不发生水击。



技术特征:

1.一种汽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由进水管(1)、进汽管(2)、蒸汽射流管(3)、螺旋导流片(4)、止水阀弹簧(5)、止水阀阀板(6)、混合管(7)、固定螺栓(8)、挡圈(9)、弯头(10)、法兰(11)组成,进汽管(2)沿径向与进水管(1)相贯,相贯处采用焊连接固定,进汽管(2)在进水管(1)内的弯头(10)处与蒸汽射流管(3)的头部端面焊接连接,止水阀弹簧(5)位于蒸汽射流管(3)内,止水阀弹簧(5)的一端连接止水阀阀板(6),另一端连接挡圈(9)并通过固定螺栓(8)紧固在蒸汽射流管(3)的尾部端面上,混合管(7)的内表面带有螺旋导流片(4),混合管(7)与进水管(1)通过法兰(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螺旋导流片(4)是单螺旋线,螺旋角介于30~6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水加热装置,其特征是:蒸汽射流管(3)上有分布均匀的小孔(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水加热装置,混合管(7)的内表面带有螺旋导流片(4),混合管(7)与进水管(1)通过法兰(11)连接,射流管(3)上沿圆周方向均布了若干个小孔(12),使蒸汽均匀充分地与射流管外的水进行混合,减小了噪声,混合管内壁有螺旋叶片,使进水沿着螺旋流道向前流动,增加了汽水混合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在热电、石化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毕雨;田栋;史凤林;王亮;周凯;马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立雅(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2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