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9648发布日期:2020-06-09 21:0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在一些场合需要空调在停机后的短时间内立即启动,而空调往往需要使制冷系统的压力差达到平衡后才能启动压缩机,由于制冷系统是通过毛细管等节流装置来平衡压力的,因此其花费时间较长,一般为三分钟时间,当房间温度的变化较快时,人们会感受到环境温度的不舒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使空调器停机后压力快速平衡的压力平衡支路来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系统,旨在解决空调停机后再次启动时间较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口和所述回气口之间设置有泄压旁路,所述泄压旁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以控制所述泄压旁路的通断。可选地,所述冷媒循环回路还包括:排气管,与所述排气口连接;以及回气管,与所述回气口连接;所述泄压旁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排气管和所述回气管连接。可选地,所述泄压旁路包括:第一对接管,对接于所述排气管;第二对接管,对接于所述回气管;以及,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对接管和所述第二对接管的管壁,且与所述第一对接管和所述第二对接管连通。可选地,所述排气管分段设置,所述第一对接管连接在相邻的排气管段之间;和/或,所述回气管分段设置,所述第二对接管连接在相邻的回气管段之间。可选地,所述控制阀为电控阀。可选地,所述电控阀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所述压缩机关机时,所述电控阀处于打开状态,使得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回气口连通,在所述压缩机开机时,所述电控阀处于关闭状态,使得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回气口断开。可选地,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包括过气通道,所述过气通道连接在所述泄压旁路中;阀芯,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所述阀芯设置有磁性部,具有被驱动封堵所述过气通道的封堵位置、以及被复位至打开所述过气通道的复位位置;以及,电磁件,用以在通电时驱动所述阀芯自所述复位位置至所述封堵位置移动。可选地,所述过气通道沿横向设置,所述阀体在所述过气通道的下侧设置容纳槽;所述阀芯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容纳槽,且在所述复位位置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处在所述容纳槽;所述电磁件设于所述过气通道的上侧,用以在通电时吸引所述阀芯向上至所述封堵位置。可选地,所述电磁件的供电电路与所述压缩机的供电电路连接在一起。可选地,所述电磁件包括线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在排气口和回气口之间设置有泄压旁路,而由于在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回气口中,排气口的气压较大,回气口的气压较小,因此,在泄压旁路连通时,排气口排出的气体可以通过泄压旁路进入回气口,进而使冷媒循环回路中的气压达到快速平衡,而且泄压旁路是直接导通压缩机的排气和回气,因此不管空调处于制冷还是制热模式下导通的都是气体冷媒,不会产生液击的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回路的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电控阀处在打开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电控阀处在关闭状态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冷媒循环回路124电控阀11压缩机1241阀体111排气口12411过气通道112回气口12412容纳槽12泄压旁路1242阀芯121第一对接管1243电磁件122第二对接管1244密封圈123连接管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空调往往需要使制冷系统的压力差达到平衡后才能启动压缩机,由于制冷系统是通过毛细管等节流装置来平衡压力的,因此其花费时间较长,一般为三分钟时间,当房间温度的变化较快时,人们会感受到环境温度的不舒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使空调器停机后压力快速平衡的装置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系统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1,冷媒循环回路1包括压缩机11,压缩机11具有排气口111和回气口112,在排气口111和回气口112之间设置有泄压旁路12,泄压旁路12上设置有控制阀,以控制泄压旁路12的通断。本实施例中,在排气口111和回气口112之间设置有泄压旁路12,而由于在压缩机11的排气口111和回气口112中,排气口111的气压较大,回气口112的气压较小,因此,在泄压旁路12连通时,排气口111排出的气体可以通过泄压旁路12进入回气口112,进而使冷媒循环回路1中的气压达到快速平衡,而且泄压旁路12是直接导通压缩机11的排气和回气,因此不管空调处于制冷还是制热模式下导通的都是气体冷媒,不会产生液击的现象。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图3,冷媒循环回路1还包括排气管以及回气管,具体地,排气管与排气口111连接,回气管与回气口112连接,泄压旁路12的两端分别与排气管和回气管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泄压旁路12的安装位置不做限定,因此可根据各管路的布设位置寻找最合适的安装位置即可。进一步地,泄压旁路12包括第一对接管121、第二对接管122以及连接管123,第一对接管121对接于排气管,第二对接管122对接于回气管,连接管123连接第一对接管121和第二对接管122的管壁,且与第一对接管121和第二对接管122连通。通过设置第一对接管121和第二对接管122,使泄压旁路12可更便于安装拆卸,同时第一对接管121和第二对接管122的尺寸型号可以根据排气管和回气管设置,进而提升泄压旁路12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地,排气管分段设置,第一对接管121连接在相邻的排气管段之间,便于泄压旁路12的安装拆卸。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回气管分段设置,第二对接管122连接在相邻的回气管段之间,便于泄压旁路12的安装拆卸。考虑到排气管分段设置和回气管分段设置的实施方式以及对应的有益效果,上述两个实施例也可以同时实施。进一步地,控制阀为电控阀124,精度高,反应快,可靠性强。具体地,电控阀124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压缩机11关机时,电控阀124处于打开状态,使得排气口111与回气口112连通,在压缩机11开机时,电控阀124处于关闭状态,使得排气口111与回气口112断开。通过上述设置,使压缩机11关机时,泄压旁路12可以快速地连通,进而使排气口111与回气口112处的气压达到平衡,使空调可在上一次关闭后快速地重新启动。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3,控制阀包括阀体1241、阀芯1242以及电磁件1243,阀体1241包括过气通道12411,过气通道12411连接在泄压旁路12中,阀芯1242可活动地设置在阀体1241,阀芯1242设置有磁性部,具有被驱动封堵过气通道12411的封堵位置、以及被复位至打开过气通道12411的复位位置,电磁件1243用以在通电时驱动阀芯1242自复位位置至封堵位置移动。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电磁件1243包括线圈,通过线圈通电的方式产生磁力。过气通道12411沿横向设置,阀体1241在过气通道12411的下侧设置容纳槽12412,阀芯1242可上下滑动地安装于容纳槽12412,且在复位位置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处在容纳槽12412,电磁件1243设于过气通道12411的上侧,用以在通电时吸引阀芯1242向上至封堵位置。本实施例中,阀芯1242在复位位置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处在容纳槽12412,使阀芯1242长久有效地可从封堵位置切换至复位位置,而不必借助其他外部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过气通道12411和容纳槽12412设有多个与阀芯1242对应的密封圈1244,提升其气密性。进一步地,电磁件1243的供电电路与压缩机11的供电电路连接在一起,因此在压缩机11通电时,电磁件1243处于封堵位置,使泄压旁路12保持关闭,在压缩机11断电时,电磁件1243处于复位位置,使泄压旁路12立即连通,进而使冷媒循环回路1循环达到压力平衡,使空调可短时间内快速再次启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