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3208发布日期:2020-05-26 18:0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室外机的散热对于空调器的可靠性影响很大,目前,空调行业内对于室外机的散热主要是在风机腔和压缩机腔之间的隔音板上开孔,通过在风机腔的压力作用下,将风机腔、压缩机腔和外部环境连通,从而达到对室外机内电控盒及其内部电子元器件散热的目的。譬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662684.1,专利名称为“一种室外机”的专利就是采用此技术方案,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技术方案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在阴雨天时,水汽极易通过风机的搅拌和离心力作用进入到压缩机腔和电控盒内,从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二是由于开设有通风孔,压缩机腔内的噪声极易传递到风机腔内,导致空调室外机运行时噪声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及空调器,通过在室外空调器内的隔音板及室外空调器侧板上设置对应的通风组件,用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包括隔音板和侧板,所述隔音板竖向设于风机和压缩机之间,隔音板的上半部开设有安装缺口,隔音板的下半部设有第一通风组件;所述侧板设于空调室外机远离风机的一侧,侧板的下半部设有第二通风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风组件包括设于隔音板下半部的至少一个横向筋,所述横向筋向风机所在侧凸起,且横向筋的下部开设有通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筋为流线型结构,且横向筋的其中一端向风机的吸风口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与横向筋的底部曲线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风组件为百叶窗结构,所述百叶窗结构的百叶设于侧板上并斜向下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百叶窗结构的高度与横向筋的高度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缺口上安装有电控盒。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隔音板上设置横向筋,并在横向筋下部开设通风口,用于将室外机的风机腔体和压缩机腔体连通,从而实现压缩机腔体的散热;通过将横向筋向风机所在侧凸起,用于有效阻止阴雨天的水汽通过风机的搅拌和离心作用进入到压缩机腔体以及电控盒内,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在空调室外机的侧板上设置百叶窗结构,可便于室外空气通过百叶开口进入到压缩机腔体内,从而与压缩机内的热气混合,并通过风机的吸收将压缩机内热量向外输出;而通过将百叶设于侧板上并斜向下延伸,可确保在通入室外空气的同时还能有效阻止雨水通过百叶开口进入到压缩机腔体内,进而避免雨水与电控盒接触,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调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既解决了空调室外机散热的技术问题,又能防止水汽、雨水等进入到空调室外机的电控盒,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从而从整体上提升空调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及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隔音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隔音板1、侧板2、风机3、压缩机4、安装缺口5、横向筋6、通风口7、百叶8、电控盒9、底盘10、百叶开口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包括隔音板1和侧板2,所述隔音板1为曲面型,其竖向设于空调室外机的风机3和压缩机4之间,隔音板1的后端接于空调室外机的背板并靠近压缩机4,隔音板1的前端接于空调室外机的前板并靠近风机3,且在隔音板1的上半部开设有安装缺口5,安装缺口5上安装有电控盒9,隔音板1的下半部设有第一通风组件,第一通风组件包括设于隔音板1下半部的至少一个横向筋6,横向筋6向风机3所在侧凸起,由此可避免在风机3的搅拌和离心力作用下,将进入到风机3内的水汽甩入到压缩机4腔体以及电控盒9内,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且横向筋6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口7;所述侧板2设在空调室外机远离风机3的一侧,侧板2的下半部设有第二通风组件,第二通风组件设置为百叶窗结构,百叶窗上设有多个百叶8,百叶8的数量依侧板2实际尺寸而定,且百叶8由侧板2向外并斜向下延伸,从而形成多个百叶8开口,用以在确保室外空气进入压缩机4腔体内的同时还能防止外部的雨水进入到室外机内,综上所述,通过设置这样的通风结构,可确保室外空气在风机3的作用下,经由百叶8开口进入到压缩机4内与热气混合,混合后的空气则经由通风口7排至室外,由此实现对空调室外机的散热。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横向筋6的形状设置为流线型,优选的是从横向筋6靠近压缩机4的一端逐步向风机3的吸风口位置延伸,以便空调室外机在散热时更符合风机3带动的气流方向,从而减少通风阻力、气流噪声和振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使风机3能够更好地带走压缩机4内的热量,将通风口7横向设置,且通风口7的流线型与横向筋6的底部流线型保持一致。

实例例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确保风机3在吸收压缩机4内的热量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大的气流噪声和振动,将百叶窗结构的高度与横向筋6的高度对应设置,如图1所示,横向筋6的高度等于或低于百叶窗结构的高度,由此使得压缩机4内的混合空气能够快速从通风口7流出,而不是过长时间地停留在压缩机4内,导致过大气流噪声和振动产生,也不会影响电控盒9上电子元器件的正常运行。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中描述到的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

本技术:
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包括隔音板(1)和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板(1)竖向设于风机(3)和压缩机(4)之间,隔音板(1)的上半部开设有安装缺口(5),隔音板(1)的下半部设有第一通风组件;所述侧板(2)设于空调室外机远离风机(3)的一侧,侧板(2)的下半部设有第二通风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组件包括设于隔音板(1)下半部的至少一个横向筋(6),所述横向筋(6)向风机(3)所在侧凸起,且横向筋(6)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口(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筋(6)为流线型结构,且横向筋(6)的其中一端向风机(3)的吸风口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7)与横向筋(6)的底部曲线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风组件为百叶窗结构,所述百叶窗结构的百叶(8)设于侧板(2)上并斜向下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结构的高度与横向筋(6)的高度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缺口(5)上安装有电控盒(9)。

8.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及空调器,包括隔音板和侧板,所述隔音板竖向设于风机和压缩机之间,隔音板上半部开设有安装缺口,隔音板的下半部设有第一通风组件;所述第一通风组件包括设于隔音板下半部的横向筋,横向筋的下部开设有通风口,所述侧板设于空调室外机远离风机的一侧,侧板的下半部设有第二通风组件,所述第二通风组件为百叶窗结构,所述百叶窗结构的百叶设于侧板上并斜向下延伸。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通风结构及空调器,既能有效有效解决空调室外机散热的问题,又能防止水汽、雨水进入到空调室外机内,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张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