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及使用其的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1603发布日期:2020-08-21 16:03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及使用其的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及使用其的燃气灶。



背景技术:

传统燃气灶或集成灶上的炉头多采用固定式结构安装,即在燃气灶的台面板上开设安装口,安装口处安装炉头,并在安装口处设置积水盘。这种最常见的设计结构存在的缺陷是炉头处容易积存油污,长时间不清理油污容易堵塞炉头燃烧器孔,由于炉头无法拆卸给清理带来不便。

为此,有相关技术人员设计出了一种翻转式炉头结构,即在燃气灶的台面板上固定一安装座,将炉头的一端铰接于安装座上,炉头可沿铰接点上下翻转。不需要使用时,炉头向上翻转,炉头下方的台面保持平面结构,容易清洁;需要使用时,炉头向下翻转与台面接触。这种新式结构虽然比传统设计更容易清洁灶台面,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炉头与安装座无法拆卸,长时间使用油污会影响铰接点的转动灵活性,炉头也不方便拆下清洗;再者,翻转式结构如果上翻位置不到位也容易砸坏台面。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现有技术中的设计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具有拆装便捷和方便清洁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包括炉头组件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部嵌入燃气灶台面下方,安装座上部位于燃气灶台面上方,所述炉头组件的一端通过对插机构与安装座上部对插连接,炉头组件的底部设有炉头支脚,炉头支脚与燃气灶台面抵靠支撑。

所述安装座底部设有支撑腿,安装座下部开设进气孔。

所述安装座上部设有支撑台,支撑台上设有与炉头组件对插的定位柱。

所述炉头组件包括底板,底板顶部安装燃烧器,底板底部设置炉头支脚,底板的一端底部设有与定位柱对插的定位套筒。

所述底板的边缘设有多个锅架支撑板,每个锅架支撑板上均安装一个锅架支腿,锅架支腿与锅架支撑板对插连接。

所述锅架支撑板顶部开设限位插口,锅架支腿底部设置插块,插块插入限位插口对插连接。

所述锅架支撑板顶面对称设有限位块,限位块间距与锅架支腿厚度相当。

所述锅架支撑板侧面开设螺纹孔,锅架支腿底部的插块侧面也开设螺纹孔,插块螺纹孔正对锅架支撑板侧面螺纹孔,并用螺栓紧固。

所述安装座中部套设有盖板,盖板位于燃气灶台面顶部。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包括燃气灶台面以及上述结构的炉头,燃气灶台面上开设容纳安装座的开口,安装座下部嵌入燃气灶台面内,燃气灶台面的安装座开口处用盖板覆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炉头采用拔插式结构安装,属于活动连接,令炉头下方的燃气灶台面可以保持平面结构,不易堆积油污,容易清洁打理,并且炉头可拆卸,方便单独清洗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灶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炉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炉头安装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炉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炉头中锅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以及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该方案同样适用于集成灶上,本实施例仅以燃气灶为例加以说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燃气灶结构如图1所示,炉头结构如图2至图5所示。

燃气灶包括燃气灶台面1、安装在燃气灶台面1上的安装座2、以及与安装座2采用对插结构连接的炉头组件3。为了方便燃气灶台面1的清洁,整个台面保持平面结构设计,仅在安装座2位置处开设安装口,将安装座2的下半部置于燃气灶台面1下方,令安装座2上半部外露,并在安装口处覆盖盖板204遮挡开口,盖板204边缘可做防水密封处理,避免油污积水流入开口内部。外露的安装座2上半部的顶部设置对插机构,同样在炉头组件3的一端底部也设置相互配合的对插机构,将两个对插机构相互插接令炉头组件3活动安装于安装座2顶部。而在炉头组件3的底部还需要设置炉头支脚304,炉头支脚304的高度需确保炉头处于水平位置时炉头支脚304底面恰好与燃气灶台面1表面抵靠,从而起到支撑作用。炉头支脚304的外部可以套设橡胶套,用来保护燃气灶台面1防止被划伤。

本实施例给出的炉头结构具体如图2至图5所示,其中,安装座2的结构详见图3,安装座2包括本体201,本体201的底面设置多个支撑腿202,由于安装座2的下半部是置于燃气灶台面内部的,因此,支撑腿202用于固定支撑整个安装座2。安装座2的下半部上还开设有进气孔203,用于连接进气管路。安装座2的上半部设有支撑台205,支撑台205的顶部设置定位柱206,支撑台205可以设计为台阶状,将定位柱206设置在高度较低的台阶上,较高的台阶顶面可以用来承托支撑炉头组件3的底板301。

炉头组件3包括底板301,底板301的一端主要用于安装燃烧器,另一端主要用于与安装座2连接,将放置燃烧器的一端设计为圆弧形结构,另一端的边缘为直角矩形结构。在直角一端的底面设置有定位套筒302,定位套筒302用于插套在定位柱206上实现活动对插连接。在圆弧形结构的顶部放置燃烧器,圆弧形结构处的周向边缘等间距设置向外延伸的锅架支撑板305,基于稳定性考虑,锅架支撑板305共设置4个,圆弧形结构处可设置3个,另外一个设置在直角矩形处的底板顶部。圆弧形结构处的3个锅架支撑板305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炉头支脚304。每个锅架支撑板305的顶面均开设有限位插口306,每个锅架支撑板305上均设置一个锅架支腿303,锅架支腿303的底部设置插块308,插块308插入限位插口306内对锅架支腿303进行固定。为了令锅架支腿303更稳固,还可以在锅架支撑板305的侧面开设螺纹孔,相应地在锅架支腿303底部的插块308侧面也开设螺纹孔,插块308插入限位插口306时,插块308的螺纹孔正对锅架支撑板305侧面的螺纹孔,此时可以用螺栓将锅架支腿303稳固的固定在锅架支撑板305上。进一步为了避免锅架支腿303左右晃动,还可以在锅架支撑板305的顶面对称设置两个限位块307,两个限位块307之间的间距与锅架支腿303的厚度相当。本实施例中没有采用传统的一体式锅架结构,而是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方便独立的更换某个变形或损坏的锅架支腿303,使得制造成本得以降低;另外,锅架采用可拆卸安装,也方便根据锅具的尺寸大小更换与之相配合的锅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炉头组件和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部嵌入燃气灶台面下方,安装座上部位于燃气灶台面上方,所述炉头组件的一端通过对插机构与安装座上部对插连接,炉头组件的底部设有炉头支脚,炉头支脚与燃气灶台面抵靠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底部设有支撑腿,安装座下部开设进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部设有支撑台,支撑台上设有与炉头组件对插的定位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组件包括底板,底板顶部安装燃烧器,底板底部设置炉头支脚,底板的一端底部设有与定位柱对插的定位套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边缘设有多个锅架支撑板,每个锅架支撑板上均安装一个锅架支腿,锅架支腿与锅架支撑板对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支撑板顶部开设限位插口,锅架支腿底部设置插块,插块插入限位插口对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支撑板顶面对称设有限位块,限位块间距与锅架支腿厚度相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支撑板侧面开设螺纹孔,锅架支腿底部的插块侧面也开设螺纹孔,插块螺纹孔正对锅架支撑板侧面螺纹孔,并用螺栓紧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中部套设有盖板,盖板位于燃气灶台面顶部。

10.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灶台面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燃气灶炉头,燃气灶台面上开设容纳安装座的开口,安装座下部嵌入燃气灶台面内,燃气灶台面的安装座开口处用盖板覆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清洁的燃气灶炉头及使用其的燃气灶,包括炉头组件和安装座,安装座下部嵌入燃气灶台面下方,安装座上部位于燃气灶台面上方,炉头组件的一端通过对插机构与安装座上部对插连接,炉头组件的底部设有炉头支脚,炉头支脚与燃气灶台面抵靠支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炉头采用拔插式结构安装,属于活动连接,令炉头下方的燃气灶台面可以保持平面结构,不易堆积油污,容易清洁打理,并且炉头可拆卸,方便单独清洗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范博源;张叶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雅士林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9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