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0789发布日期:2020-07-29 03:37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产品包括: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可拆卸式、耐腐蚀式。该种换热器湍流效果好,换热效率高,杂质沉积几率小,结垢倾向低。螺旋缠绕结构,完全消除了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拉脱力,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同等换热量下,体积约为传统换热器的十分之一,可节省宝贵的空间资源。

但是现有的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表面温度较高,在缺乏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危险,且螺旋管表面温度也较高,容易老化,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通过制冷机将水箱内的水降温,通过水泵将水箱内和空腔内的水进行循环,对壳体和螺旋管的表面温度降低,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水箱、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部设置有螺旋管,壳体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孔座,固定孔座与螺旋管固定连接,固定孔座的外侧固定有连通仓,连通仓与螺旋管连通,左侧的连通仓设置有进液口,右侧的连通仓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壳体的上端分别固定有制冷机、支撑口,支撑口的数量为两个,且支撑口分列在制冷机的左右两侧,支撑口的上端固定有水箱,制冷机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热杆,导热杆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水箱的上端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与水箱连通,水泵的右端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延伸至水箱内部,且出水管的端部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与水箱固定,出水管的末端通过密封件连通有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的端部与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仓的内侧固定有连接座,连通仓通过连接座与固定孔座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出水阀、进水阀,第一连通管下端连接出水阀,出水阀与空腔连通,第一连通管中部安装有循环泵,第一连通管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环,第一连通管通过密封环与水箱连通,第二连通管通过进水阀与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换水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冷机将水箱内的水降温,通过水泵将水箱内和空腔内的水进行循环,对壳体和螺旋管的表面温度降低,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壳体内的螺旋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出水阀;3、第一连通管;4、进液口;5、连接座;6、密封环;7、换水阀;8、水箱;9、进水管;10、水泵;11、制冷机;12、出水管;13、导热杆;14、密封件;15、出液口;16、第二连通管;17、进水阀;18、连通仓;19、螺旋管;20、空腔;21、固定孔座;22、支撑口,23、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水箱8、螺旋管19,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0,空腔20内部设置螺旋管19,壳体1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孔座21,固定孔座21与螺旋管19固定连接,固定孔座21的外侧固定有连通仓18,连通仓18与螺旋管19连通,左侧的连通仓18设置有进液口4,右侧的连通仓18设置有出液口15。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上端分别固定有制冷机11、支撑口22,支撑口22的数量为两个,且支撑口22分列在制冷机11的左右两侧,支撑口22的上端固定有水箱8,水箱8通过支撑口22与空腔20连通,制冷机1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热杆13,导热杆13延伸至水箱8的内部,水箱8的上端安装有水泵10,水泵10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9,进水管9与水箱8连通,水泵10的右端设置有出水管12,出水管12延伸至水箱8内部,且出水管12的端部设置有密封件14,密封件14与水箱8固定连接,出水管12的末端通过密封件14连通有第二连通管16,第二连通管16的端部与空腔20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仓18的内侧固定有连接座5,连通仓18通过连接座5与固定孔座21固定,所述壳体1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出水阀2,进水阀17,水箱8的下端左侧设置有第一连通管3,第一连通管3下端连接出水阀2,出水阀2与空腔20连通,第一连通管3中部安装有循环泵23,第一连通管3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环6,第一连通管3通过密封环6与水箱8连通,第二连通管16通过进水阀17与空腔20连通,所述水箱8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换水阀7。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进液口4与出液口15与外接设备连接,通过换水阀7将水箱8内和空腔20内注入水,在启动运行时,同时开启制冷机11、水泵10、循环泵23,制冷机11两端的导热杆13延伸至水箱8内部,对注入水进行降温,水泵10通过进水管9将注入水加压,通过出水管12注入到空腔20内,加速空腔20和水箱8内的水保持流通,将水箱8内的冷却水快速的送到空腔20内部,使得壳体1和螺旋管19的表明温度降低,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循环泵23将空腔20的热水抽到水箱8内,进行冷却,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进液口4与出液口15与外接设备连接,通过换水阀7将水箱8内和空腔20内注入水,在启动运行时,同时开启制冷机11、水泵10、循环泵23,制冷机11两端的导热杆13延伸至水箱8内部,对注入水进行降温,水泵10通过进水管9将注入水加压,通过出水管12注入到空腔20内,加速空腔20和水箱8内的水保持流通,将水箱8内的冷却水快速的送到空腔20内部,使得壳体1和螺旋管19的表面温度降低,延长其使用寿命。通过循环泵23将空腔20的热水抽到水箱8内,进行冷却,循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水箱(8)、螺旋管(1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20),空腔(20)内部设置有螺旋管(19),壳体(1)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孔座(21),固定孔座(21)与螺旋管(19)固定连接,固定孔座(21)的外侧固定有连通仓(18),连通仓(18)与螺旋管(19)连通,左侧的连通仓(18)设置有进液口(4),右侧的连通仓(18)设置有出液口(15),所述壳体(1)的上端分别固定有制冷机(11)、支撑口(22),支撑口(22)的数量为两个,且支撑口(22)分列在制冷机(11)的左右两侧,支撑口(22)的上端固定有水箱(8),制冷机(1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热杆(13),导热杆(13)延伸至水箱(8)的内部,水箱(8)的上端安装有水泵(10),水泵(10)的左端设置有进水管(9),进水管(9)与水箱(8)连通,水泵(10)的右端设置有出水管(12),出水管(12)延伸至水箱(8)内部,且出水管(12)的端部设置有密封件(14),密封件(14)与水箱(8)固定,出水管(12)的末端通过密封件(14)连通有第二连通管(16),第二连通管(16)的端部与空腔(20)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仓(18)的内侧固定有连接座(5),连通仓(18)通过连接座(5)与固定孔座(21)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表面分别设置有出水阀(2)、进水阀(17),第一连通管(3)下端连接出水阀(2),出水阀(2)与空腔(20)连通,第一连通管(3)中部安装有循环泵(23),第一连通管(3)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环(6),第一连通管(3)通过密封环(6)与水箱(8)连通,第二连通管(16)通过进水阀(17)与空腔(2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8)的上端左侧设置有换水阀(7)。


技术总结
一种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水箱、螺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内部设置有螺旋管,壳体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孔座,固定孔座与螺旋管固定连接,固定孔座的外侧固定有连通仓,连通仓与螺旋管连通,左侧的连通仓设置有进液口,右侧的连通仓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壳体的上端分别固定有制冷机、支撑口,支撑口的数量为两个,且支撑口分列在制冷机的左右两侧,支撑口的上端固定有水箱,制冷机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导热杆,导热杆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水箱的上端安装有水泵。本实用新型通过制冷机将水箱内的水降温,通过水泵将水箱内和空腔内的水进行循环,对壳体和螺旋管的表面温度降低,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忠;周雪芳;韩帮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翔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3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