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6506发布日期:2020-10-09 18:1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



背景技术:

地热供暖是指采用地热能为主要热源的供暖方式,这种方式可充分利用地热能源,具有节约能源和降低供暖陈本的优势,其供暖过程为采集地下天然热水作为热源,然后将地下的热水抽出并泵送至建筑物内的供热管道内,供热管道将热水送至室内的供暖装置例如散热片中,通过供暖装置将热水中的热量散治室内从而实现供暖,但地热供暖存在的问题在于,地下热水的温度相较锅炉烧出的热水,温度较低,因此采用现有的供暖装置会导致供暖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供暖装置能提高散热供暖效率,使其可利用地热水源作为作为热源来达到供暖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包括壳体、进水管、出水管和叶片转筒,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两端通过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壁,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平行设置,且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上方,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多个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且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散热管和所述壳体背板之间设有一叶片转筒,所述叶片转筒轴向设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转筒两端分别设有一驱动电机和一转筒支架,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转筒支架均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背板上,所述叶片转筒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与驱动电机和转筒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叶片转筒旋转,从而将散热管周围的热空气吹出所述壳体外。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前方设有前盖板,所述前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前方,用于将所述叶片转筒和散热管盖于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板中部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上部布满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背板上设有滤网,所述滤网用于防止外物进入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穿过所述壳体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且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端设有进水阀,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穿过所述壳体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端设有出水阀。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管的横截面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

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散热管的横截面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可增加散热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管的散热效率;散热管和背板之间设有叶片转筒,叶片转筒端部的驱动电机带动叶片转筒旋转,可将散热管周围的热空气吹出壳体外,从而进一步提高供暖装置的供暖效果,同时采用叶片转筒可以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前盖板7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b截面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滤网,12-背板,13-侧板,2-进水管,21-进水口,22-进水阀,3-出水管,31-出水口,32-出水阀,4-散热管,5-叶片转筒,51-转筒支架,6-驱动电机,7-前盖板,71-防护网,8-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图2,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包括壳体1、进水管2、出水管3和叶片转筒5,所述壳体1包括背板12和连接于背板12四周的侧板13,所述背板12中部设有滤网11,所述滤网11用于使空气进入壳体1内,所述进水管2和所述出水管3的两端通过支撑件8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背板12上,所述进水管2与所述出水管3平行设置,且所述进水管2位于所述出水管3上方,所述进水管2的一端设有进水口21,所述进水口21穿过所述侧板13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外,且所述进水管2具有进水口21的一端设有进水阀22,所述出水管3的一端设有出水口31,所述出水口31穿过所述侧板13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外,且所述出水管3具有出水口31的一端设有出水阀32,所述进水管2和所述出水管3之间设有多个散热管4,所述散热管4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进水管2和所述出水管3上,且与所述进水管2和所述出水管3连通。

所述散热管4和所述壳体1的背板之间设有一叶片转筒5,所述叶片转筒5轴向设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转筒5正对所述滤网11,所述叶片转筒5两端分别设有一驱动电机6和一转筒支架51,所述驱动电机6和所述转筒支架51均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背板12上,所述叶片转筒5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于驱动电机6和转筒支架51上。所述驱动电机6用于带动所述叶片转筒5旋转,从而将所述散热管4周围的热空气吹出所述壳体1外。

请参考图3,所述供暖装置还包括一前盖板7,所述前盖板7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1上,用于将所述叶片转筒5和所述散热管4封盖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前盖板7中部设有防护网71,所述防护网71上部布满散热孔,所述壳体1内的热空气通过所述散热孔散出所述壳体1外。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4,所述散热管4的横截面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将散热管4的横截面设置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用于增加所述散热管4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所述散热管4的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的工作过程:温度较高的地热水从进水管进入散热管4内,散热管4散出的热使散热管4周围的空气温度变高,叶片转筒5在驱动电机6驱动下转动,将散热管4周围的热空气吹出壳体1外,从而使室内温度提高,达到供暖效果。当温度达到一定高度后,关闭进水阀22和出水阀32,地热水停止进入散热管4内,即可停止供暖。

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散热管的横截面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可增加散热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管的散热效率;散热管和背板之间设有叶片转筒,叶片转筒端部的驱动电机带动叶片转筒旋转,可将散热管周围的热空气吹出壳体外,从而进一步提高供暖装置的供暖效果,同时采用叶片转筒可以节省空间。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

本技术:
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进水管、出水管和叶片转筒,所述壳体包括背板和连接于背板四周的侧板,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两端通过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背板上,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平行设置,且所述进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管上方,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多个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且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散热管和所述壳体背板之间设有一叶片转筒,所述叶片转筒轴向设有多个叶片,所述叶片转筒两端分别设有一驱动电机和一转筒支架,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转筒支架均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背板上,所述叶片转筒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与驱动电机和转筒支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叶片转筒旋转,从而将散热管周围的热空气吹出所述壳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前盖板,所述前盖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前上,用于将所述叶片转筒和散热管封盖于所述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中部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上部布满散热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背板上设有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穿过所述壳体的侧板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且所述进水管具有进水口的一端设有进水阀,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穿过所述壳体的侧板并延伸至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出水管具有出水口的一端设有出水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的横截面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地热水源的供暖装置,包括壳体、进水管、出水管和叶片转筒,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的两端通过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背板上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之间设有多个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和所述壳体背板之间设有一叶片转筒,所述叶片转筒两端分别设有一驱动电机和一转筒支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散热管的横截面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可增加散热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散热管的散热效率;散热管和背板之间设有叶片转筒,叶片转筒端部的驱动电机带动叶片转筒旋转,可将散热管周围的热空气吹出壳体外,从而进一步提高供暖装置的供暖效果,同时采用叶片转筒可以节省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郑子军;李艳忠;王旭东;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地大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0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