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钒氮合金球烧结窑炉的匣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4280发布日期:2020-09-08 15:27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钒氮合金球烧结窑炉的匣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钒氮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钒氮合金球烧结窑炉的匣钵。



背景技术:

钒氮合金作为一种新型钢铁添加剂,可替代钒铁用于微合金化钢的生产,它添加于钢中能提高钢的强度、韧性、延展性及抗热疲劳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并使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在达到相同强度下,添加钒氮合金较添加钒可节约钒30%-40%,降低成本。但是,在生产钒氮合金时,当钒氮合金通过高压制球机生成钒氮合金生球后,需要放入烧结匣钵中,随后由输送轨道送到隧道窑或者推板窑中进行烧结。在实际烧结的过程中,不可能仅仅对一个匣钵内的钒氮合金球进行烧结,一般是将多个装有钒氮合金球的匣钵一起放置在窑中进行烧结。虽然,传统的匣钵在匣钵的周围设有通孔,便于空气的流动,利于更快的热量传递,可是由于多个匣钵放置在一起,匣钵与匣钵紧挨在一起,使得匣钵与匣钵之间的空隙减少,不利于匣钵与匣钵之间的热量升高,使得紧靠匣钵内表面的钒氮合金球的烧结效果不好,影响其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钒氮合金球烧结窑炉的匣钵。

根据

本技术:
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钒氮合金球烧结窑炉的匣钵,包括匣钵主体,所述匣钵主体为上端面开口的正方体形状,还包括隔开框架,所述匣钵主体上设有孔洞,所述孔洞为圆形形状,所述孔洞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孔洞贯穿所述匣钵主体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后端面和底端面,若干个所述孔洞排列方式为横向和纵向排列,

所述隔开框架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隔开框架分别位于所述匣钵主体外侧表面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底端面上,

所述隔开框架包括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和所述纵向隔板垂直放置,所述横向隔板和所述纵向隔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隔板和两个所述纵向隔板将所述隔开框架分隔为若干个独立的小方格,

所述横向隔板位于相邻两行所述孔洞之间的所述匣钵主体上,所述纵向隔板位于相邻两列所述孔洞之间的所述匣钵主体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孔洞的直径小于钒氮合金球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向隔板的宽度小于相邻两行所述孔洞之间的距离,所述纵向隔板的宽度小于相邻两列所述孔洞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横向隔板的长度与所述匣钵主体的长度相同,所述纵向隔板的高度与所述匣钵主体的高度相同,位于所述匣钵主体底端面的所述横向隔板的长度与所述匣钵主体的长度相同,位于所述匣钵主体底端面的所述纵向隔板的长度与所述匣钵主体的宽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匣钵主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开框架与所述匣钵主体为一体式结构。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在匣钵的外侧表面设置隔开框架,使得匣钵与匣钵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使得匣钵内的钒氮合金球受热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位于匣钵主体前端面的隔开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位于匣钵主体底端面的隔开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匣钵主体-1;孔洞-1.1;隔开框架-2;横向隔板-2.1;纵向隔板-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钒氮合金球烧结窑炉的匣钵,包括匣钵主体1,所述匣钵主体1为上端面开口的正方体形状,还包括隔开框架2,所述匣钵主体1上设有孔洞1.1,所述孔洞1.1为圆形形状,所述孔洞1.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孔洞1.1贯穿所述匣钵主体1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后端面和底端面,若干个所述孔洞1.1排列方式为横向和纵向排列,所述隔开框架2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隔开框架2分别位于所述匣钵主体1外侧表面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底端面上,所述横向隔板2.1位于相邻两行所述孔洞1.1之间的所述匣钵主体1上,所述纵向隔板2.2位于相邻两列所述孔洞1.1之间的所述匣钵主体1上。所述孔洞1.1的直径小于钒氮合金球的直径。所述横向隔板2.1的宽度小于相邻两行所述孔洞1.1之间的距离,所述纵向隔板2.2的宽度小于相邻两列所述孔洞1.1之间的距离。所述横向隔板2.1的长度与所述匣钵主体1的长度相同,所述纵向隔板2.2的高度与所述匣钵主体1的高度相同,位于所述匣钵主体1底端面的所述横向隔板2.1的长度与所述匣钵主体1的长度相同,位于所述匣钵主体1底端面的所述纵向隔板2.2的长度与所述匣钵主体1的宽度相同。所述匣钵主体1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均相同。所述隔开框架2与所述匣钵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隔开框架2包括横向隔板2.1和纵向隔板2.2,所述横向隔板2.1和所述纵向隔板2.2垂直放置,所述横向隔板2.1和所述纵向隔板2.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隔板2.1和两个所述纵向隔板2.2将所述隔开框架2分隔为若干个独立的小方格。

注:所述横向隔板2.1的长度与所述纵向隔板2.2的长度相同。

实施例1:所述隔开框架2与所述匣钵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

实施例2:使用时,由于所述隔开框架2将相邻的两个所述匣钵主体1隔开,气体将会通过由所述横向隔板2.1与所述纵向隔板2.2隔开的小方格之间的所述孔洞1.1进入到所述匣钵主体1内,进而使得所述匣钵主体1内的温度更加均匀,恒定,保证钒氮合金球的烧结质量。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钒氮合金球烧结窑炉的匣钵,包括匣钵主体(1),所述匣钵主体(1)为上端面开口的正方体形状,其特征是:还包括隔开框架(2),所述匣钵主体(1)上设有孔洞(1.1),所述孔洞(1.1)为圆形形状,所述孔洞(1.1)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孔洞(1.1)贯穿所述匣钵主体(1)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后端面和底端面,若干个所述孔洞(1.1)排列方式为横向和纵向排列,

所述隔开框架(2)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隔开框架(2)分别位于所述匣钵主体(1)外侧表面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底端面上,

所述隔开框架(2)包括横向隔板(2.1)和纵向隔板(2.2),所述横向隔板(2.1)和所述纵向隔板(2.2)垂直放置,所述横向隔板(2.1)和所述纵向隔板(2.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横向隔板(2.1)和两个所述纵向隔板(2.2)将所述隔开框架(2)分隔为若干个独立的小方格,

所述横向隔板(2.1)位于相邻两行所述孔洞(1.1)之间的所述匣钵主体(1)上,所述纵向隔板(2.2)位于相邻两列所述孔洞(1.1)之间的所述匣钵主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钒氮合金球烧结窑炉的匣钵,其特征是:所述孔洞(1.1)的直径小于钒氮合金球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钒氮合金球烧结窑炉的匣钵,其特征是:所述横向隔板(2.1)的宽度小于相邻两行所述孔洞(1.1)之间的距离,所述纵向隔板(2.2)的宽度小于相邻两列所述孔洞(1.1)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钒氮合金球烧结窑炉的匣钵,其特征是:所述横向隔板(2.1)的长度与所述匣钵主体(1)的长度相同,所述纵向隔板(2.2)的高度与所述匣钵主体(1)的高度相同,位于所述匣钵主体(1)底端面的所述横向隔板(2.1)的长度与所述匣钵主体(1)的长度相同,位于所述匣钵主体(1)底端面的所述纵向隔板(2.2)的长度与所述匣钵主体(1)的宽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钒氮合金球烧结窑炉的匣钵,其特征是:所述匣钵主体(1)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均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钒氮合金球烧结窑炉的匣钵,其特征是:所述隔开框架(2)与所述匣钵主体(1)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钒氮合金球烧结窑炉的匣钵,包括匣钵主体,所述匣钵主体为上端面开口的正方体形状,还包括隔开框架,所述匣钵主体上设有孔洞,所述孔洞贯穿所述匣钵主体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后端面和底端面,五个所述隔开框架分别位于所述匣钵主体外侧表面的左端面、右端面、前端面和底端面上,所述隔开框架包括横向隔板和纵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和所述纵向隔板将所述隔开框架分隔为若干个独立的小方格。本申请装置在匣钵的外侧表面设置隔开框架,使得匣钵与匣钵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使得匣钵内的钒氮合金球受热更加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刁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廊坊丰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8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