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极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7309发布日期:2020-10-09 18:1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电极锅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极锅炉。



背景技术:

锅炉,是用于对水加热并且通过水管让加热后的水循环的装置,根据对水加热的加热源不同而可以区分为多种形式,近几年,高压电极锅炉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高压电极锅炉不采取对加热源加热后对水加热的间接方式,所采取的是在电极棒与电极棒之间的水中让电流经过而对水直接加热的方式,与电锅炉相比,高压电极锅炉能够获得较高的热效率;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高压电极锅炉的配水管上所开设的配水孔通常为直孔,即水平方向或者是竖直方向,这种孔不利于水与加热电极的充分接触,影响加热效率,且锅炉对水体的消耗大,使用成本高,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电极锅炉,通过配水管传输带一定导电率的水,第一电极第一次加热水体产生蒸汽,第二电极第二次加热水体产生蒸汽,液压泵通过循环管抽取壳体底部的水注入配水管循环加热使用,该锅炉配水管上的配水孔呈倾斜状布置,因而能够较容易的且较大量的流经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提高加热的效率,且锅炉循环加热水体且具有过滤功能,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好,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电极锅炉,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设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底部固定设有液压泵,所述循环管的中心处固定设有单向阀,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设有配水管,且所述循环管的顶端与配水管导通连接,所述配水管的一侧设有配水孔,所述壳体内腔顶部接近配水孔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极,且所述第二电极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腔顶部远离第一电极的一侧固定设有汽水分离器,所述汽水分离器的一侧固定设有蒸汽排管,所述配水管远离配水孔的一侧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且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与配水管插接,所述壳体底部远离循环管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壳体内腔位于第二电极的底部固定设有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循环管的底端与壳体导通连接,且所述循环管的顶部贯穿壳体。

优选的,所述配水孔呈45度倾斜角设置,所述配水孔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配水孔关于配水管呈直线排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呈竖向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呈横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接近循环管的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导管,其中一个所述导管的侧面固定设有补水泵,另一个所述导管的侧面固定设有补充泵。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设有排污管,且所述排污管与壳体导通连接,所述排污管的侧面固定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设有四个支撑脚架,四个所述支撑脚架的底端均固定设有脚垫,四个所述支撑脚架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所述支撑脚架为陶瓷材料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配水管传输带一定导电率的水,水体通过配水孔分散流至第一电极上,第一电极第一次加热水体产生蒸汽,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体流至第二电极上,第二电极第二次加热水体产生蒸汽,液压泵通过循环管抽取壳体底部的水注入配水管循环加热使用,与现有加热效率低且成本高的锅炉相比,该锅炉配水管上的配水孔呈倾斜状布置,因而能够较容易的且较大量的流经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提高加热的效率,且锅炉循环加热水体且具有过滤功能,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水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循环管;3、液压泵;4、单向阀;5、配水管;6、配水孔;7、第一电极;8、第二电极;9、汽水分离器;10、蒸汽排管;11、第一液位传感器;12、第二液位传感器;13、过滤板;14、导管;15、补水泵;16、补充泵;17、排污管;18、阀门;19、支撑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高压电极锅炉,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循环管2,所述循环管2的底部固定设有液压泵3,所述循环管2的中心处固定设有单向阀4,所述壳体1内腔的顶部固定设有配水管5,且所述循环管2的顶端与配水管5导通连接,所述配水管5的一侧设有配水孔6,所述壳体1内腔顶部接近配水孔6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电极7,所述第一电极7的底部设有第二电极8,且所述第二电极8与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内腔顶部远离第一电极7的一侧固定设有汽水分离器9,所述汽水分离器9的一侧固定设有蒸汽排管10,所述配水管5远离配水孔6的一侧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1,且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11与配水管5插接,所述壳体1底部远离循环管2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12,所述壳体1内腔位于第二电极8的底部固定设有过滤板13;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循环管2的底端与壳体1导通连接,且所述循环管2的顶部贯穿壳体1,便于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水孔6呈45度倾斜角设置,所述配水孔6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配水孔6关于配水管5呈直线排列分布,便于水体流至第一电极7上;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极7呈竖向设置,所述第二电极8呈横向设置,更好的与水体接触;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1接近循环管2的一侧固定设有两个导管14,其中一个所述导管14的侧面固定设有补水泵15,另一个所述导管14的侧面固定设有补充泵16,便于补水以及补充电解质;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设有排污管17,且所述排污管17与壳体1导通连接,所述排污管17的侧面固定设有阀门18,便于多余水体的排出;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设有四个支撑脚架19,四个所述支撑脚架19的底端均固定设有脚垫,四个所述支撑脚架19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所述支撑脚架19为陶瓷材料制成,有效地进行绝缘处理;

实施方式具体为:壳体1通过支撑脚架19水平放置,液压泵3、第一电极7、第二电极8、汽水分离器9、第一液位传感器11、第二液位传感器12、补水泵15、补充泵16以及阀门18均与外部控制器(图中未画出)电性连接,由外部控制器控制使用,配水管5传输带一定导电率的水,水体通过配水孔6分散流至第一电极7上,第一电极7第一次加热水体产生蒸汽,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体流至第二电极8上,第二电极8第二次加热水体产生蒸汽,蒸汽通过汽水分离器9分离后,通过蒸汽排管10排出,剩余水体穿过过滤板13后落在壳体1的底部,液压泵3通过循环管2抽取壳体1底部的水注入配水管5循环加热使用,循环过程中,过滤板13过滤水体携带的杂质,在使用过程中,锅炉内的水的电导率低于指定数值,则可以通过补充泵16向壳体1内添加电解质,如果水的电导率高于指定数值,打开阀门18,通过排污管17排放部分水,并通过补水泵15补充新的水,从而降低电导率,第一液位传感器11检测配水管5内部无水时,第一电极7和第二电极8不工作,第二液位传感器12检测壳体1底部无水时,液压泵3不工作,锅炉配水管上的配水孔呈倾斜状布置,因而能够较容易的且较大量的流经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提高加热的效率,且锅炉循环加热水体且具有过滤功能,使用成本低,实用性好,该实施例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锅炉实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工作原理:配水管5传输带一定导电率的水,水体通过配水孔6分散流至第一电极7上,第一电极7第一次加热水体产生蒸汽,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体流至第二电极8上,第二电极8第二次加热水体产生蒸汽,蒸汽通过汽水分离器9分离后,通过蒸汽排管10排出,液压泵3通过循环管2抽取壳体1底部的水注入配水管5循环加热使用。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