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隔音构造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3832发布日期:2020-10-23 12:1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隔音构造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独立于外部环境中的室内隔音构造。



背景技术:

随着开放工作空间的增多,工作空间中需要的私密性受到了影响,工作人员在开放工作空间中要求设计安静和私密的区域,供一人或多人在其中可以不受干扰地专注于工作或思考、或讨论,同时也可以用来打电话或接视频电话,不至于因为电话或视频电话或讨论产生的噪音而影响周围人的工作,一个隔音构造,就可以实现以上的设计目的。隔音构造可以定义为小型室内建筑构造,也可以定义为一种公共家具,主要用于公共办公空间、公共服务空间或公共商业空间。通常带有可供使用者出入的密闭的门框和门页组件、固定窗组件,墙体组件,以及顶部组件和底部组件。通常可以多次拆装,可以为一人或多人在室内开放环境中提供内外隔声、内部吸声的私密空间。通常的用途为在开放环境中提供隔音空间的室内电话亭、室内可移动隔音工作间和室内可移动会议室等。

室内隔音构造对静音性能有极高的要求,正常的隔音可以通过对各个组件的材料和结构的设计实现,但是在室内隔音构造中,由于通风需求而一定需要安装风机,保证室内隔音构造的空气流通,从而允许用户长期使用。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即有可能会产生噪音运动,而由于室内隔音构造的内部是一个密封的环境,任何一点噪音都可能会对内部的用户造成很大的困扰,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静音效果好的通风结构。

此外,不同客户对室内隔音构造的通风形式的要求是不同的,有些客户要求顶部送风,有些客户要求底部送风,有些客户要求长时间通风,有些客户只需要短时间使用,不同的通风需求往往对应着不同的通风结构,如果能够用一种通风结构满足多种通风需求,则可以降低研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风形式多样、静音效果好的室内隔音构造的通风结构。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室内隔音构造的通风结构,室内隔音构造包括顶部组件和底部组件,通风结构包括设于顶部组件的第一风室和设于底部组件的第二风室及第三风室,第一风室、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的内开口均与隔音构造内部接通,外开口均与隔音构造外部接通,第一风室内安装有第一风机和挡风板,挡风板包括正对第一风机的挡风部,第一风室的风道从挡风部的外侧穿过,第一风室的室壁设有吸声棉,第二风室设有第二风机,第三风室不设风机,第二风室的外开口和内开口相互错开,第三风室的外开口和内开口相互错开。

进一步的,第一风室的内开口和外开口的朝向均是竖直方向。

进一步的,挡风板为方形平板,四周与第一风室室壁连接,挡风部位于挡风板中部,挡风板上在挡风部外周还设有风孔,第一风室的风道从挡风板上的风孔通过。

进一步的,第一风机安装在阻尼金属板上,第一风室的外开口也开设于阻尼金属板上,阻尼金属板与第一风室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第一风机共设有两个,阻尼金属板上设有对应的两个外开口。

进一步的,第三风室的内开口和外开口的朝向均是水平方向。

进一步的,第二风室的内开口的朝向是水平方向,外开口朝向底部组件下方。

进一步的,第二风室共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底部组件的两侧,第三风室也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底部组件的两侧。

进一步的,两个第二风室的内开口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外开口也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两个第三风室的内开口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外开口也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

进一步的,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的室壁也设有吸声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该通风结构的通风形式多样,可以采用第一风室和第二风室配合,两个风室的风机同时工作,一个风室的风机抽风,另一个风室的风机送风,抽风与送风结合,保证隔音构造具备充足的通风量,满足客户长期使用的需求。当第一风室的第一风机向隔音构造内送风,第二风室的第二风机从隔音构造抽风,就可以实现顶部送风的效果,吹风感明显,可以满足对风感需求高的客户;当第一风室的第一风机从隔音构造抽风,第二风室的第二风机向隔音构造内送风,就可以实现底部送风的效果,风感低,可以满足对风感需求低的客户。还可以采用第一风室与第三风室配合,仅由第一风机转动进行主动通风,第三风室内不设有风机,仅作为被动通风的风室,这种通风形式的通风量较少,噪音更低,适用于短期使用,如将隔音构造作为室内电话亭使用。

第一风室中,正对第一风机的挡风部起到降低风速的作用,在第一风室内形成一个绕过挡风部的弯折的风道,弯折的风道可以使风速降低,降低风速可以减少进风过程中的噪音,从源头上减少室内隔音构造通风结构的噪音,从而增强室内隔音构造的静音效果。安装在第一风室室壁的吸声棉起到吸收进风过程中噪音的效果,更进一步地降低进风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挡风板与吸声棉结合使用,可以从通风机构的噪音源减小噪音,增强室内隔音构造的静音效果。

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则是通过将内开口和外开口相互错开,从而在底部组件内形成一个较长的风道,来实现降低风速,减少噪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室内隔音构造立面剖开示意图;

图2为顶部组件爆炸示意图,拆去了前侧和外侧框架;

图3为底部组件示意图一;

图4为底部组件示意图二,拆去了图2中的前侧挡板:

图5为底部组件示意图三,图中左侧拆去了图2中的外侧挡板,图中右侧拆去了图2中的内侧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室内隔音构造的通风结构,室内隔音构造包括顶部组件1和底部组件2,通风结构包括设于顶部组件1的第一风室3和设于底部组件2的第二风室及第三风室,第一风室3、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的内开口均与隔音构造内部接通,外开口均与隔音构造外部接通,第一风室3内安装有第一风机31和挡风板32,挡风板32包括正对第一风机31的挡风部,第一风室3内的风道从挡风部的外侧穿过,第一风室3的室壁设有吸声棉,第二风室设有第二风机,第三风室不设风机,第二风室的外开口和内开口相互错开,第三风室的外开口和内开口相互错开。

该通风结构的通风形式多样,可以采用第一风室3和第二风室配合,两个风室的风机同时工作,一个风室的风机抽风,另一个风室的风机送风,抽风与送风结合,保证隔音构造具备充足的通风量,满足客户长期使用的需求。当第一风室3的第一风机向隔音构造内送风,第二风室的第二风机从隔音构造抽风,就可以实现顶部送风的效果,吹风感明显,可以满足对风感需求高的客户;当第一风室3的第一风机从隔音构造抽风,第二风室的第二风机向隔音构造内送风,就可以实现底部送风的效果,风感低,可以满足对风感需求低的客户。还可以采用第一风室3与第三风室配合,仅由第一风机31转动进行主动通风,第三风室内不设有风机,仅作为被动通风的风室,这种通风形式的通风量较少,适用于短期使用,如将隔音构造作为室内电话亭使用。

第一风室3中,正对第一风机31的挡风部起到降低风速的作用,在第一风室3内形成一个绕过挡风部的弯折的风道,弯折的风道可以使风速降低,降低风速可以减少进风过程中的噪音,从源头上减少室内隔音构造通风结构的噪音,从而增强室内隔音构造的静音效果。安装在第一风室3室壁的吸声棉【图号】起到吸收进风过程中噪音的效果,更进一步地降低进风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挡风板32与吸声棉结合使用,可以从通风机构的噪音源减小噪音,增强室内隔音构造的静音效果。

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则是通过将内开口和外开口相互错开,从而在底部组件2内形成一个较长的风道,来实现降低风速,减少噪音的效果。

同时,顶部组件1和底部组件2客观上是距离人耳以及人说话声源最远的地方,因此,将第一风室3设置在顶部组件1上,将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设置在底部组件2上,可以降低第一风室3、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噪音对用户的影响。在同一隔音构造的相同通风量需求条件下,采用比一台更多的风机,并且将风机分别设置在第一风室3和第二风室,使得每台风机的静压需求降低,相应地使得每台风机的转速降低,从通常这种风机的2000rpm以上的转速减低到2000rpm以下,使得风机的自身运转噪音从30dba以上降低到30dba以下,这样,在同等通风量条件下,增加风机数量可以降低隔音构造内因为风机自身运转带来的噪音。

因此,结合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多种通风形式,并且可以降低通风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问题。

如图1、3、4和5所示,第二风室共设有两个,第二风室a41和第二风室b42,分别位于底部组件2的两侧,第三风室也设有两个,第三风室a51和第三风室b52,分别位于底部组件2的两侧。将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分别设置两个,可以降低每个风室的通风量,从而可以减少噪音,尤其是对于第二风室,第二风室a41和第二风室b42可以都设置第二风机,从而使每个风机的转速更进一步的降低,每个风机运转带来的噪音也就更小。

如图1、3、4和5所示,第三风室a51的内开口511、第三风室b52的内开口521、第三风室a51的外开口512和第三风室b52的外开口522的朝向均是水平方向。第三风室为被动通风,内开口和外开口均采用水平朝向的,便于出风。第二风室a41的内开口411和第二风室b42的内开口421的朝向是水平方向,第二风室a41的外开口413和第二风室b42的外开口423朝向底部组件2下方,外开口朝向底部组件2下方并且在水平方向上与内开口错开,可以使第二风室的风道更长,静音效果更好。在现有的隔音构造的结构中,底部组件往往是通过支脚、滚轮等部件支撑在地上的,底部组件不直接与地面接触,因此第二风室的外开口朝向底部组件的下方是可以正常通风的。

如图1、3、4和5所示,第二风室a41的内开口411和第二风室b42的内开口421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第二风室a41的外开口413和第二风室b42的外开口423也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第三风室a51的内开口511和第三风室b52的内开口521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第三风室a51的外开口512和第三风室b52的外开口522也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这样的布置结构可以使底部组件2两侧的出风或进风更均匀。

优选的,第二风室和第三风室的室壁也设有吸声棉,增强静音效果。

如图1和2所示,第一风室3的内开口35和外开口34的朝向均是竖直方向,可以强化吹风感。

如图2所示,挡风板32为方形平板,四周与第一风室3室壁连接,挡风部位于挡风板32中部,挡风板32上在挡风部外周还设有风孔321,图中为四个,第一风室3的风道从挡风板32上的风孔321通过。显然,通过风孔321形成风道的结构仅仅是使风道绕过挡风部的一种结构,挡风板32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和固定方式,风道也显然不限于通过在挡风板32上开孔形成,只需要保证挡风板32上有一个部分能正对第一风机31,避免风道直接通过顶部组件1,即可起到降低风俗、减少噪音的效果。

如图2所示,第一风机安装在阻尼金属板上,第一风室的外开口也开设于阻尼金属板上,阻尼金属板与第一风室固定安装。图2为了清楚展示阻尼金属板33和第一风机31而采用了爆炸视图,图中阻尼金属板33的位置与第一风室3的位置关系并不是实际安装完成后二者的位置关系。室内隔音构造为了保证隔音效果,一般采用木材作为主要材料,顶部组件1也有采用木材的设计,如果第一风机31直接安装在木材材质的顶部组件1上,第一风机31运行时自身的振动可能会引发木材的共振,该原理类似于吉他等乐器中利用木材腔体作为共振腔,从而产生额外的噪音。因此,将第一风机31安装在阻尼金属板33上,可以避免第一风机31自身的振动引发顶部组件1共振的情况,保证室内隔音构造的静音效果。

如图2所示,第一风机31共设有两个,阻尼金属板33上设有对应的两个第一风室3的外开口34。采用两个风机可以使每台风机的转速更低,从而增强静音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