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8892发布日期:2020-11-13 12:24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加湿器就是这样慢慢的走进全球的很多家庭当中,成为干燥地区家庭不可缺少的一种小型家电产品。加湿器的原理在于将液体转化为雾气后向外界排出,以达到给室内环境增湿的目的。

能源消费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要环节。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能源消费的需求日益增加,节能减排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有的家用加湿器采用220v交流电或者由usb设备提供的12到36伏的直流电作为能量来源,所需电功率在几十到几百瓦不等,作为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的小家电,其能耗不断上升;而在我国北方供暖季期间,随着集中供暖技术的成熟,居民住宅内采暖设备表面温度较高,存在一定热量盈余,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

为此,设计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包括水箱、外壳体和不锈钢底盘;

所述不锈钢底盘的底端面上固定设有多个温差发电片;

所述水箱和所述外壳体均固定设置在所述不锈钢底盘的顶端面上且所述外壳体将所述水箱围合在内,所述外壳体与所述水箱之间不接触形成有夹层腔,所述夹层腔内固定设有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

所述水箱顶部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水箱呈“凹”字型中间形成有喷雾通道,所述喷雾通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超声波雾化片,所述超声波雾化片卡嵌于所述水箱底部且与所述水箱内的液体连通接触,所述喷雾通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静音风扇。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固定设有蓄电电容、稳压元件、智能调节芯片和红外测温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夹层腔连通的送风通道。

优选的,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下底面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温差发电片尺寸为40mm*40mm且设置有八块,八块所述温差发电片按两排*四列的方式贴于所述不锈钢底盘上,八块所述温差发电片引出的导线采用同排串联、两排并联的方式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周围使用绝热高电阻材料填充。

优选的,所述水箱采用304奥氏体不锈钢制作而成且整体外形为棱边圆角的六面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通过温度势差产生电能,降低了加湿器的使用能耗,提高了采暖设备的能量利用率;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采用程序智能控制,建立了温度与加湿量的联系,改善温湿度环境,增加房间舒适度;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加装的静音风扇,能够很好地利用水自然蒸发加湿,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水温,加大用于发电的温差势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箱;2-外壳体;3-送风通道;4-温差发电片;5-不锈钢底盘;6-超声波雾化片;7-喷雾通道;8-静音风扇;9-控制电路板;10-注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包括水箱1、外壳体2和不锈钢底盘5;

所述不锈钢底盘5的底端面上固定设有多个温差发电片4;

所述水箱1和所述外壳体2均固定设置在所述不锈钢底盘5的顶端面上且所述外壳体2将所述水箱1围合在内,所述外壳体2与所述水箱1之间不接触形成有夹层腔,所述夹层腔内固定设有与所述温差发电片4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9;

所述水箱1顶部开设有注水口10,所述水箱1呈“凹”字型中间形成有喷雾通道7,所述喷雾通道7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9电连接的超声波雾化片6,所述超声波雾化片6卡嵌于所述水箱1底部且与所述水箱1内的液体连通接触,所述喷雾通道7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9电连接的静音风扇8。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9上固定设有蓄电电容、稳压元件、智能调节芯片和红外测温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2上开设有与所述夹层腔连通的送风通道3。

优选的,所述温差发电片4的下底面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温差发电片4尺寸为40mm*40mm且设置有八块,八块所述温差发电片4按两排*四列的方式贴于所述不锈钢底盘5上,八块所述温差发电片4引出的导线采用同排串联、两排并联的方式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4周围使用绝热高电阻材料填充。

优选的,所述水箱1采用304奥氏体不锈钢制作而成且整体外形为棱边圆角的六面体结构。

工作原理:

将所述温差发电片4的下底面的直接接触采暖设备外表面,采暖设备外表面温度高,而所述温差发电片4的上底面与所述水箱1接触,所述水箱1的温度低,行成温差,通过所述温差发电片4可以产生电能,所述温差发电片4产生的电流通过所述蓄电电容、所述稳压元件供电给所述超声波雾化片6、所述静音风扇8、智能调节芯片及红外测温传感器,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通过温度势差产生电能,降低了加湿器的使用能耗,提高了采暖设备的能量利用率;通过智能调节芯片及红外测温传感器采用程序智能控制,建立了温度与加湿量的联系,改善温湿度环境,增加房间舒适度;通过所述静音风扇8能够很好地利用水自然蒸发加湿,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水温,加大用于发电的温差势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包括水箱(1)、外壳体(2)和不锈钢底盘(5),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底盘(5)的底端面上固定设有多个温差发电片(4);

所述水箱(1)和所述外壳体(2)均固定设置在所述不锈钢底盘(5)的顶端面上且所述外壳体(2)将所述水箱(1)围合在内,所述外壳体(2)与所述水箱(1)之间不接触形成有夹层腔,所述夹层腔内固定设有与所述温差发电片(4)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9);

所述水箱(1)顶部开设有注水口(10),所述水箱(1)呈“凹”字型中间形成有喷雾通道(7),所述喷雾通道(7)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9)电连接的超声波雾化片(6),所述超声波雾化片(6)卡嵌于所述水箱(1)底部且与所述水箱(1)内的液体连通接触,所述喷雾通道(7)的顶部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9)电连接的静音风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9)上固定设有蓄电电容、稳压元件、智能调节芯片和红外测温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2)上开设有与所述夹层腔连通的送风通道(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片(4)的下底面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片(4)尺寸为40mm*40mm且设置有八块,八块所述温差发电片(4)按两排*四列的方式贴于所述不锈钢底盘(5)上,八块所述温差发电片(4)引出的导线采用同排串联、两排并联的方式连接,所述温差发电片(4)周围使用绝热高电阻材料填充。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采用304奥氏体不锈钢制作而成且整体外形为棱边圆角的六面体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包括水箱、外壳体和不锈钢底盘;所述不锈钢底盘的底端面上固定设有多个温差发电片;所述外壳体与所述水箱之间不接触形成有夹层腔,所述夹层腔内固定设有与所述温差发电片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板;所述水箱中间形成有喷雾通道,所述喷雾通道的底部设有超声波雾化片,所述喷雾通道的顶部设有静音风扇。所述的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智能加湿器通过温度势差产生电能,降低了加湿器的使用能耗,提高了采暖设备的能量利用率,采用程序智能控制,建立了温度与加湿量的联系,改善温湿度环境,增加房间舒适度;所述静音风扇能够很好地利用水自然蒸发加湿,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水温,加大用于发电的温差势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涛;吴恒;房启超;赵文凯;闫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石油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4.13
技术公布日:2020.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