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5320发布日期:2021-03-30 19:44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热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u型管太阳能集热器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太阳能集热器,该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高,防止玻璃管破裂循环加热的水流出,也可以设计成承压系统,出水压力高,提高了人们用水水准,从而被广泛使用。

现有u型管太阳能集热器结构是,包括联箱,联箱内设置保温层、有两支主管、多支u型管、铝翼、双玻璃集热管,u型管两端分别与两支主管连接,多支u型管并联,铝翼插在u型管外壁内并内置于双玻璃集热管内,两支主管两端,其中一段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和进水口,两支主管的另一端密封,当循环工作时,进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循环进主管,再分别进入各支u型管后,再流入循环出主管,完成水循环加热过程。

该技术u型管太阳能集热器,每支u型管与两支主管并联连接,因为单支双玻璃集热管集热面积约为0.08m2,太阳能单位面积的实际功率一般为500w/m2左右,单支热量大约为40w,热能很低,所以并联的u型管集热器出水温度低,特别是在冬季使用时,不能产出能使用的热水,影响了太u型管太阳能集热的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

技术方案:一种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一端的第一汇流总管接口、设置于外壳另一端的第二汇流总管接口以及多个并排的真空集热管;所述第一汇流总管接口连接有多个第一引管,所述第二汇流总管接口连接有多个第二引管,所述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的数量相等且两者一一对应,每组的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之间串联连接有多个u型管,每个u型管位于一个所述真空集热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具有保温层,多个真空集热管与所述外壳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的数量均为2-8个;所述第一汇流总管接口和第二汇流总管接口处均具有2-8个引管穿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的数量均为3个;所述第一汇流总管接口和第二汇流总管接口处均具有3个引管穿孔。

进一步地,每组的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之间串联连接有2-10个u型管。

优选地,每组的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之间串联连接有4个u型管。

进一步地,相邻的管真空集热管之间间距在3-15mm之间。

优选地,相邻的管真空集热管之间间距等于5mm。

从而排列更加紧密,从而集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u型管包括两个直管以及连接两个直管的连接弯管,所述直管处连接有翅片,所述翅片抵接所述真空集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集热管内具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提供弹力使得所述翅片抵接所述真空集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管、第二引管和第一、二引管之间串联的多个u型管为一体连续的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管、第二引管的和u型管是一体连续的管,所述管与其铝翅为一体设计,为挤出铝型材,第一引管、第二引管外壁的铝翅裁剪去除,所述翅片抵接真空管内壁。

进一步地,所述直管、连接弯管和翅片均为铝质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为o形或者s形。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是多个o型弹簧组成连续的弹性部件;或者所述弹性部件是整条波形弹性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翅片的截面为弧形。

弹性部件可以设置为多个。从而整个直管长度上都可以设置成挤压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引管、直管、连接弯管和翅片均为铝质材料并一体挤压形成长条状,加工方法是在弯管及引管处裁剪去除铝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集热器,热传导效率高,结构紧凑,能将水加热到比较高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集热器示意图;

图2为汇流总结接口示意图;

图3为真空集热管内部示意图;

图4为弹性部件为o形时,真空集热管内部示意图;

图5为弹性部件为s形时,真空集热管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真空集热管;2u型管;2.1直管;2.2翅片;3.1第一引管;3.2第二引管;4.1第一汇总管接口;4.2第二汇总管接口;4.3引管穿孔;5外壳;6保温层;7弹性部件。

下面结合附图作具体说明:一种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壳5、设置于外壳5一端的第一汇流总管接口4.1、设置于外壳5另一端的第二汇流总管接口4.2以及多个并排的真空集热管1;所述第一汇流总管接口4.1连接有多个第一引管3.1,所述第二汇流总管接口4.2连接有多个第二引管3.2,所述第一引管3.1和第二引管3.2的数量相等且两者一一对应,每组的第一引管3.1和第二引管3.2之间串联连接有多个u型管2,每个u型管2位于一个所述真空集热管1内。

所述外壳5内具有保温层6,多个真空集热管1与所述外壳5固定。所述第一引管3.1和第二引管3.2的数量均为2-8个;所述第一汇流总管接口4.1和第二汇流总管接口4.2处均具有2-8个引管穿孔4.3。每组的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之间串联连接有2-10个u型管。相邻的管真空集热管1之间间距在3-15mm之间。所述u型管2包括两个直管2.1以及连接两个直管2.1的连接弯管,所述直管2.1处连接有翅片2.2,所述翅片2.2抵接所述真空集热管1。所述真空集热管1内具有弹性部件7,所述弹性部件7提供弹力使得所述翅片2.2抵接所述真空集热管1。所述直管2.1、连接弯管和翅片2.2均为铝质材料。所述弹性部件为o形或者s形。

本实用新型的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u型管包括直管2.1与其铝质翅片2.2,直管2.1及翅片2.2均为铝材并为一体结构,使其传导率更好。弹性部件7内置于真空集热管1内,弹性部件7设置在两直管2.1之间并形成挤压力,使得翅片2.2与真空集热管1内管壁紧密接触,这样结构使得传热更好,弹性部件可以是o型、波型等型状。

尽管本实用新型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一端的第一汇流总管接口、设置于外壳另一端的第二汇流总管接口以及多个并排的真空集热管;所述第一汇流总管接口连接有多个第一引管,所述第二汇流总管接口连接有多个第二引管,所述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的数量相等且两者一一对应,每组的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之间串联连接有多个u型管,每个u型管位于一个所述真空集热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具有保温层,多个真空集热管与所述外壳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的数量均为2-8个;所述第一汇流总管接口和第二汇流总管接口处均具有2-8个引管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每组的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之间串联连接有2-10个u型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管真空集热管之间间距在3-15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包括两个直管以及连接两个直管的连接弯管,所述直管处连接有翅片,所述翅片抵接所述真空集热管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集热管内具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提供弹力使得所述翅片抵接所述真空集热管。

8.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连接弯管和翅片均为铝质材料。

9.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o形或者s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管、第二引管和第一、二引管之间串联的多个u型管为一体连续的管。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管真空集热管之间间距等于5mm。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管、直管、连接弯管和翅片均为铝质材料并一体挤压形成长条状,加工方法是在弯管及引管处裁剪去除铝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高效型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一端的第一汇流总管接口、设置于外壳另一端的第二汇流总管接口以及多个并排的真空集热管;所述第一汇流总管接口连接有多个第一引管,所述第二汇流总管接口连接有多个第二引管,所述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的数量相等且两者一一对应,每组的第一引管和第二引管之间串联连接有多个U型管,每个U型管位于一个所述真空集热管内。本实用新型的集热器集热效率高、温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徐辰;徐致远;徐泽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喜来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7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