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0660发布日期:2021-04-06 12:1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气流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流干燥器。



背景技术:

在制药、塑料、化肥等领域,经过粉碎处理后的湿物料含湿量一般在10~40%之间。气流干燥器是一种连续操作的干燥器,采用一定流速的热气流进入干燥器后带动粉粒状的湿物料一起运动,物料在被热气流输送的同时进行干燥。使用气流干燥器能够提供高强度干燥处理,干燥时间极短,热效率高、设备简单、且处理量极大,产品质量均匀可靠。但是由于采用高速气流,气流干燥器的能耗一般较大,物料输运速度过快也会影响干燥效果,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充分利用高速热气流的气流干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气流干燥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气流干燥器,包括入口端部、出口端部,入口端部与出口端部之间经干燥列管相连通,所述入口端部输入侧设置有气流入口,入口端部输出侧与干燥列管输入侧相连通,干燥列管输出侧与出口端部输入侧相连通,出口端部输出侧设置有气流出口,入口端部内部形成入口干燥区,入口干燥区的横截面直径由输入侧到输出侧逐渐增大,出口端部内部形成出口干燥区,出口干燥区的横截面直径由输入侧到输出侧逐渐增。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列管为中空直管,其设置数量不小于一根。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列管至少包括一个中心管、若干根周侧管,所述中心管与入口端部、出口端部同轴心,周侧管圆周均布在中心管外周侧。

进一步的,所述周侧管由内至外间隔至少设置一层,每层包括若干根周侧管。

进一步的,所述干燥列管的内部中空横截面积之和小于气流入口横截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入口端部呈倒锥形或上大下小的梯形,出口端部呈锥形或上小下大的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易加工,设计合理,通过并行的列管式结构在不增加气流干燥器整体输运距离的情况下提高了有效干燥长度,充分发挥干燥作用,加入的干燥列管部分减小了气体流通横截面积,使高速气体在入口端形成一定湍流,高速热空气与被干燥物料充分直接接触,进而提高干燥效果,实现高速、高强度干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气流干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流干燥器干燥列管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1-入口端部;11-气流入口;12-入口干燥区;2-出口端部;21-气流出口;22-出口干燥区;3-干燥列管;31-周侧管;32-中心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气流干燥器,包括入口端部1、出口端部2,入口端部与出口端部之间经干燥列管3相连通,所述入口端部输入侧设置有气流入口11,入口端部输出侧与干燥列管输入侧相连通,干燥列管输出侧与出口端部输入侧相连通,出口端部输出侧设置有气流出口21,入口端部内部形成入口干燥区12,入口端干燥区长度为1米至2米,入口干燥区的横截面直径由输入侧到输出侧逐渐增大,出口端部内部形成出口干燥区22,出口干燥区的横截面直径由输入侧到输出侧逐渐增,加入的干燥列管部分减小了气体流通横截面积,使高速气体在入口端形成一定湍流,高速热空气与被干燥物料充分直接接触,进而提高干燥效果,实现高速、高强度干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干燥列管为中空直管,其设置数量不小于一根,且各个中空直管等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干燥列管至少包括一个中心管32、若干根周侧管31,所述中心管与入口端部、出口端部同轴心,周侧管圆周均布在中心管外周侧,例如,如附图2所示,干燥列管包括5根中空直管,5根中空直管以中心1根、外围对称布置4根结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周侧管由内至外间隔至少设置一层,每层包括若干根周侧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干燥列管的内部中空横截面积之和小于气流入口横截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入口端部呈倒锥形或上大下小的梯形,出口端部呈锥形或上小下大的梯形。

在本实施例中,气流干燥器还配设有附属设备,附属设备包括送风机、预热器、缓冲器、旋风分离器、卸料滚筒和袋滤器。

本专利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流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端部、出口端部,入口端部与出口端部之间经干燥列管相连通,所述入口端部输入侧设置有气流入口,入口端部输出侧与干燥列管输入侧相连通,干燥列管输出侧与出口端部输入侧相连通,出口端部输出侧设置有气流出口,入口端部内部形成入口干燥区,入口干燥区的横截面直径由输入侧到输出侧逐渐增大,出口端部内部形成出口干燥区,出口干燥区的横截面直径由输入侧到输出侧逐渐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列管为中空直管,其设置数量不小于一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列管至少包括一个中心管、若干根周侧管,所述中心管与入口端部、出口端部同轴心,周侧管圆周均布在中心管外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流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侧管由内至外间隔至少设置一层,每层包括若干根周侧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流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列管的内部中空横截面积之和小于气流入口横截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部呈倒锥形或上大下小的梯形,出口端部呈锥形或上小下大的梯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流干燥器,包括入口端部、出口端部,入口端部与出口端部之间经干燥列管相连通,所述入口端部输入侧设置有气流入口,入口端部输出侧与干燥列管输入侧相连通,干燥列管输出侧与出口端部输入侧相连通,出口端部输出侧设置有气流出口,入口端部内部形成入口干燥区,入口干燥区的横截面直径由输入侧到输出侧逐渐增大,出口端部内部形成出口干燥区,出口干燥区的横截面直径由输入侧到输出侧逐渐增,本气流干燥器通过并行的列管式结构,在不增加气流干燥器整体输运距离的情况下提高了有效干燥长度,加入的干燥列管部分减小了气体流通横截面积,使高速气体在入口端形成一定湍流,高速热空气与被干燥物料充分直接接触,进而提高干燥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贤;程激如;杨春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福大双众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