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或称回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
目前现有的热交换器,结构简单,无法堆叠使用,从而使其热交换效率无法改变,导致其实用性较低,其次缺少防碰撞结构,在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易发生碰撞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热交换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
所述热交换器本体由外部框架、导热板和换热盘管组成,所述外部框架的内部焊接有若干个导热板,所述外部框架的内部焊接有贯穿导热板的换热盘管;
所述外部框架的外表壁上焊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插接固定有防撞板,所述限位杆上位于防撞板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杆上位于防撞板的内侧套接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换热盘管的两端贯穿外部框架延伸到外侧并分别焊接有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
优选的,所述外部框架一侧外表壁上开设有配合换热盘管使用的第一圆形孔洞和第二圆形孔洞。
优选的,所述外部框架上表面四个拐角处开设有用于外部框架安装固定的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防撞板上开设有配合限位杆使用的第三圆形孔洞,所述第三圆形孔洞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三圆形孔洞关于防撞板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该热交换器,在外部框架的外侧焊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上插接有防撞板,且限位杆上位于防撞板的内侧还设置有缓冲弹簧,从而通过防撞板的设置,可以对外部框架进行防碰撞保护,防止导热板和换热盘管发生形变损坏,其次配合缓冲弹簧的设置,可以进一步的缓冲撞击力,提高其防撞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该热交换器为平板式结构,可以多个水平堆叠使用,对个该热交换器堆叠后,可以将每个热交换器内的换热盘管首尾连接形成导通结构,从而可以改变其热交换的效率,提高其实际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热交换器的外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热交换器的防撞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热交换器本体;2、外部框架;3、导热板;4、第一连接法兰;5、换热盘管;6、第二连接法兰;7、缓冲弹簧;8、限位杆;9、限位盘;10、防撞板;11、螺栓孔;12、第一圆形孔洞;13、第二圆形孔洞;14、第三圆形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1;
热交换器本体1由外部框架2、导热板3和换热盘管5组成,外部框架2的内部焊接有若干个导热板3,外部框架2的内部焊接有贯穿导热板3的换热盘管5;
外部框架2的外表壁上焊接有限位杆8,限位杆8上插接固定有防撞板10,限位杆8上位于防撞板10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限位盘9,限位杆8上位于防撞板10的内侧套接有缓冲弹簧7。
换热盘管5的两端贯穿外部框架2延伸到外侧并分别焊接有第一连接法兰4和第二连接法兰6。
外部框架2一侧外表壁上开设有配合换热盘管5使用的第一圆形孔洞12和第二圆形孔洞13。
外部框架2上表面四个拐角处开设有用于外部框架2安装固定的螺栓孔11。
防撞板10上开设有配合限位杆8使用的第三圆形孔洞14,第三圆形孔洞1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三圆形孔洞14关于防撞板10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
工作原理:该热交换器,使用时,首先可以将热交换器本体1通过外部框架2上开设的螺栓孔11配合固定螺栓对热交换器本体1进行安装固定,将换热盘管5与输水管道导通连接好,循环箱换热盘管5内部输入冷水,系统工作的热量会通过导热板3传输到换热盘管5内输送的水内,实现热交换,一方面可以对系统进行快速的降热,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余热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本体(1);
所述热交换器本体(1)由外部框架(2)、导热板(3)和换热盘管(5)组成,所述外部框架(2)的内部焊接有若干个导热板(3),所述外部框架(2)的内部焊接有贯穿导热板(3)的换热盘管(5);
所述外部框架(2)的外表壁上焊接有限位杆(8),所述限位杆(8)上插接固定有防撞板(10),所述限位杆(8)上位于防撞板(10)的外侧螺纹连接有限位盘(9),所述限位杆(8)上位于防撞板(10)的内侧套接有缓冲弹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5)的两端贯穿外部框架(2)延伸到外侧并分别焊接有第一连接法兰(4)和第二连接法兰(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框架(2)一侧外表壁上开设有配合换热盘管(5)使用的第一圆形孔洞(12)和第二圆形孔洞(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框架(2)上表面四个拐角处开设有用于外部框架(2)安装固定的螺栓孔(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板(10)上开设有配合限位杆(8)使用的第三圆形孔洞(14),所述第三圆形孔洞(14)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三圆形孔洞(14)关于防撞板(10)的竖直中线相互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