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5344发布日期:2021-05-25 12:2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通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筑中,高楼大厦林立,高楼大厦稠密的地方有些位置的楼宇受到附近楼宇的阻挡而通风条件不够好,还有些楼宇内部因为需要分隔很多房间,而由于布局设置的问题,部分房间的通风不够理想。这些情况下就需要用到室内通风装置。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大气中有较多的尘埃污染物,这些尘埃污染物会从窗户进入到室内空间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也会造成室内容易积尘而对家具造成侵蚀,所以,在雾霾较大的时候,人们都不敢开窗通风,而室内通风不良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发明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风管,所述主风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线性分布的分支风管,所述分支风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风口,所述主风管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设置于风机的一侧,所述主风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导风板,多个所述导风板交错设置于主风管内壁的上下两端,位于所述主风管下端内壁上的导风板设置于分支风管的开口处,所述分支风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所述出风口的内腔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整流板,所述整流板设置于出风口的开口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粗过滤板,所述粗过滤板的边缘与主风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粗过滤板的中部贯穿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通过密封轴承与粗过滤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位于主风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刮刀,所述刮刀与粗过滤板的外侧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两个细过滤板,两个所述细过滤板分别固定在分支风管的上下两端内壁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细过滤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均与细过滤板的中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过滤芯,所述过滤芯设置为螺旋叶片状结构,所述过滤芯的边缘与分支风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风管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第一过滤组件上的粗过滤板能够对室外的空气进行初步的过滤,在分支风管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上的细过滤板能够对室外的空气进行二次过滤,第二过滤组件上的过滤芯起到了深层次过滤的作用,使得进入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过滤组件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过滤组件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风机;2、主风管;3、分支风管;4、出风口;5、第一过滤组件;6、导风板;7、第二过滤组件;8、导流板;9、整流板;10、粗过滤板;11、连接轴;12、扇叶;13、刮刀;14、细过滤板;15、连接柱;16、过滤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风机1,风机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风管2,主风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线性分布的分支风管3,分支风管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风口4,主风管2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5,第一过滤组件5设置于风机1的一侧,主风管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导风板6,多个导风板6交错设置于主风管2内壁的上下两端,位于主风管2下端内壁上的导风板6设置于分支风管3的开口处,分支风管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7,第一过滤组件5和第二过滤组件7配合对空气起到了过滤净化的作用,提高了进入室内空气的质量,出风口4的内腔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导流板8,导流板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整流板9,整流板9设置于出风口4的开口处,导流板8与整流板9配合起到了整流和导流的作用,能够将空气均匀的排到室内。

如图2所示,第一过滤组件5包括粗过滤板10,粗过滤板10的边缘与主风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粗过滤板10能够对空气进行初步过滤,粗过滤板10的中部贯穿连接有连接轴11,连接轴11通过密封轴承与粗过滤板10活动连接,连接轴11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12,扇叶12位于主风管2的内部,连接轴11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刮刀13,刮刀13与粗过滤板10的外侧贴合连接,扇叶12通过连接轴11带动刮刀13转动,使得刮刀13能够将附着在粗过滤板10的外侧的异物刮掉,避免异物将粗过滤板10堵塞,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

如图3所示,第二过滤组件7包括两个细过滤板14,两个细过滤板14分别固定在分支风管3的上下两端内壁上,两个细过滤板14配合能够对空气进行进一步过滤,两个细过滤板14之间设置有连接柱15,连接柱15的两端均与细过滤板14的中部固定连接,连接柱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过滤芯16,过滤芯16为活性炭过滤芯,过滤芯16设置为螺旋叶片状结构,提高了空气净化的效率,过滤芯16的边缘与分支风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过滤芯16的设置起到了深层次过滤净化的作用,提高了空气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本装置在工作时,启动风机1,风机1将外界的空气抽进主风管2,主风管2内的第一过滤组件5通过粗过滤板10对空气进行初步的过滤,进入主风管2内的空气带动扇叶12转动,扇叶12通过连接轴11带动刮刀13转动,刮刀13将附着在粗过滤板10上的异物刮掉,避免异物堵塞粗过滤板10,提高了本装置的工作效率,随后空气通过导风板6进入分支风管3内,分支风管3内的两个细过滤板14配合对空气进行进一步过滤,两个细过滤板14之间的过滤芯16将空气进行深层次过滤净化,提高了空气的质量,最后空气进入出风口4内,出风口4内的导流板8和整流板9配合对空气进行导流和整流,使得空气均匀的进入室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包括风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风管(2),所述主风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线性分布的分支风管(3),所述分支风管(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风口(4),所述主风管(2)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5),所述第一过滤组件(5)设置于风机(1)的一侧,所述主风管(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导风板(6),多个所述导风板(6)交错设置于主风管(2)内壁的上下两端,位于所述主风管(2)下端内壁上的导风板(6)设置于分支风管(3)的开口处,所述分支风管(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7),所述出风口(4)的内腔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导流板(8),所述导流板(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整流板(9),所述整流板(9)设置于出风口(4)的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5)包括粗过滤板(10),所述粗过滤板(10)的边缘与主风管(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粗过滤板(10)的中部贯穿连接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通过密封轴承与粗过滤板(10)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1)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12),所述扇叶(12)位于主风管(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11)的另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刮刀(13),所述刮刀(13)与粗过滤板(10)的外侧贴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7)包括两个细过滤板(14),两个所述细过滤板(14)分别固定在分支风管(3)的上下两端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所述细过滤板(14)之间设置有连接柱(15),所述连接柱(15)的两端均与细过滤板(14)的中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过滤芯(16),所述过滤芯(16)设置为螺旋叶片状结构,所述过滤芯(16)的边缘与分支风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室内通风装置,涉及到室内通风领域,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风管,所述主风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线性分布的分支风管,所述分支风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风口,所述主风管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设置于风机的一侧,所述主风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导风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风管内设置有第一过滤组件,第一过滤组件上的粗过滤板能够对室外的空气进行初步的过滤,在分支风管内设置有第二过滤组件,第二过滤组件上的细过滤板能够对室外的空气进行二次过滤,第二过滤组件上的过滤芯起到了深层次过滤的作用,使得进入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裕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王裕军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6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