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7674发布日期:2023-05-19 19:2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尤其是一种换热器。


背景技术:

1、换热器,也称热交换器,被广泛应用于换热系统(比如空调系统)中。换热器可用于换热介质和外部空气之间进行热量交换,也可用于两个换热介质之间进行热量交换。

2、相关技术中,为了增加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换热器的尺寸设置较大,相对应的,集流件也较长。由于重力的原因,从开口部流入的换热介质难以流动至集流件的较远处,使得换热芯体的部分内腔中无换热介质流入或者仅有少量换热介质流入,换热芯体中换热介质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升换热性能的换热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件、第二集流件、以及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集流件的内腔和所述第二集流件的内腔;

3、所述第二集流件包括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位于所述第二集流件的内腔内,位于所述第一连通部两侧的空间通过所述第一连通部连通,位于所述第二连通部两侧的空间通过所述第二连通部连通;沿所述第二集流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位于所述第二集流件的开口部的同侧,所述第二集流件的开口部用于连通所述第二集流件的内腔和所述第二集流件外部,所述第一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通部相较于所述第一连通部远离所述第二集流件的开口部,所述第一连通部的水力半径大于所述第二连通部的水力半径,所述第一连通部的水力半径和所述第二连通部的水力半径均小于所述第二集流件的最大水力半径。

4、本申请中,由于第一连通部的水力半径和第二连通部的水力半径均小于第二集流件的最大水力半径,所以在换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连通部处和第二连通部处都能实现提升换热介质流速的效果。进一步的,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沿第二集流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连通部的水力半径大于第二连通部的水力半径,流经第一连通部后流速被提升的换热介质,能够流动至第二连通部处,然后在流经第二连通部后流速能再一次被提升,从而使得换热介质能够到达第二集流件中较为远离第二集流件的开口部的区域,有利于换热介质在换热芯体的内腔的均匀分布,进而有利于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集流件、第二集流件、以及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集流件的内腔和所述第二集流件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件包括第三连通部,位于所述第三连通部两侧的空间通过所述第三连通部连通,所述第三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位于所述第一连通部的同侧,所述第三连通部和所述第二连通部在所述第二集流件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三连通部相较于所述第二连通部远离所述第一连通部,所述第三连通部的水力半径小于所述第二连通部的水力半径;所述第一连通部与所述第二集流件的开口部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件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件和第二件,所述第一件相较于所述第二件靠近所述第二集流件的开口部,所述第一件的周壁与所述第二集流件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二件的周壁与所述第二集流件的侧壁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件还包括第三件,所述第三件的周壁与所述第二集流件的侧壁密封连接,所述第三件与所述第二件位于所述第一件在第二集流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侧,所述第三件与所述第二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三件相较于所述第二件远离所述第一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件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相较于所述第二部靠近所述第二集流件的开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件还包括第三部,所述第三部与所述第二部位于所述第一部在所述第二集流件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侧,所述第三部相较于所述第二部远离所述第一部,所述第三部与所述第二部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集流件的长度方向做投影,在所述第二集流件的侧壁的投影轮廓线内,所述第一部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二部的投影面积,所述第二部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三部的投影面积,所述换热芯体的投影落入所述第一部的投影、所述第二部的投影以及所述第三部的投影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流件包括第一块,所述第一块包括面向所述换热芯体且与所述换热芯体不接触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和所述第二集流件的侧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第一块背离所述空隙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集流件的侧壁连接,所述导流面顺着所述换热芯体的长度方向沿靠近所述换热芯体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导流面顺着所述第二集流件的长度方向沿远离所述第二集流件的开口部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芯体包括第一管组和第二管组,所述第一管组与所述第二管组沿所述第二集流件的长度方向并列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集流件的长度方向,在空间方位上,所述第一管组位于所述第一连通部的一侧,所述第二管组位于所述第一连通部的另一侧。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第一集流件、第二集流件以及连通第一集流件内腔和第二集流件内腔的换热芯体;第二集流件包括沿第二集流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连通部和第二连通部,第一连通部的水力半径和第二连通部的水力半径均小于第二集流件的最大水力半径,第一连通部的水力半径大于第二连通部的水力半径。本申请能够递进式地提升第二集流件内的换热介质的流速,使得换热介质能够到达第二集流件中较为远离第二集流件的开口部的区域,换热介质能够较为均匀地进入换热芯体的内腔,从而能够提升换热器的换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朱坤军,刘冬,李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