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3552发布日期:2021-11-06 03:0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


背景技术:

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3.现有的板式换热器板片在使用时,一般需要将各个板片固定紧密,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可能会出现各个板片之间出现缝隙,这样在安装的时候可能会由于缝隙导致出现泄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包括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下端套接固定有换热器板片主体,所述换热器板片主体下端设置有第二导杆,所述换热器板片主体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部设置有紧固杆,所述紧固杆的一侧设置有立柱,所述紧固杆的另外一侧设置有活动压紧板。
7.优选的,所述换热器板片主体是由第一凹槽部、密封垫、第一卡槽、第二卡槽、板体与第二凹槽部组成,所述第一凹槽部安装在板体前端一侧,所述第二凹槽部安装在板体前端另外一侧,所述密封垫套接在板体内部四角处,所述第一卡槽套接在板体上下两方,所述第二卡槽安装在第一卡槽的一侧。
8.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杆是由卡板、第一连接柱、杆体与第二连接柱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柱安装在杆体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柱安装在杆体一侧,所述卡板安装在杆体的下方。
9.优选的,所述卡板是由第一卡接板、凹槽、限位板与第二卡接板组成,所述凹槽贯穿在第一卡接板内部一侧,所述第二卡接板套接在第一卡接板内部,所述限位板安装在第二卡接板一侧。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活动压紧板均为板状结构,所述固定板与活动压紧板的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螺纹孔。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分别固定在换热器板片主体上下两方。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部与第二凹槽部表侧条纹走向不同。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换热器板片主体内部上下两方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并且在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的内部设置有卡板,这样在安装该换热器板片主体时,可以将换热器板片主体卡接到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的内部,从而在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可
以起到定位的作用;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卡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卡接板与第二卡接板,并且第一卡接板与第二卡接板在安装时,可以将卡板内部的第一卡接板与第二卡接板相互分离,这样使得第一卡接板与第二卡接板可以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相互对齐,从而可以使得换热器板片主体更好的得到限位作用,避免了换热器板片主体出现固定不紧密从而泄漏的现象。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换热器板片主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导杆正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卡板放大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立柱;2、固定板;3、换热器板片主体;31、第一凹槽部;32、密封垫;33、第一卡槽;34、第二卡槽;35、板体;36、第二凹槽部;4、第一导杆;41、卡板;411、第一卡接板;412、凹槽;413、限位板;414、第二卡接板;42、第一连接柱;43、杆体;44、第二连接柱;5、紧固杆;6、活动压紧板;7、第二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1

4,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21.实施例1:
22.本实施例给出:
23.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包括第一导杆4,第一导杆4与第二导杆7均为圆柱体结构,第一导杆4与第二导杆7分别固定在换热器板片主体3上下两方,第一导杆4下端套接固定有换热器板片主体3,换热器板片主体3下端设置有第二导杆7,换热器板片主体3一侧设置有固定板2,固定板2与活动压紧板6均为板状结构,固定板2与活动压紧板6的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螺纹孔,通过螺纹孔的设置,这样可以更好的达到固定紧密的作用,固定板2内部设置有紧固杆5,紧固杆5的一侧设置有立柱1,紧固杆5的另外一侧设置有活动压紧板6。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25.换热器板片主体3是由第一凹槽部31、密封垫32、第一卡槽33、第二卡槽34、板体35与第二凹槽部36组成,第一凹槽部31安装在板体35前端一侧,第一凹槽部31与第二凹槽部36表侧条纹走向不同,第二凹槽部36安装在板体35前端另外一侧,密封垫32套接在板体35内部四角处,第一卡槽33套接在板体35上下两方,第二卡槽34安装在第一卡槽33的一侧。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27.第一导杆4是由卡板41、第一连接柱42、杆体43与第二连接柱44组成,第一连接柱42安装在杆体43一侧,第二连接柱44安装在杆体43一侧,卡板41安装在杆体43的下方,卡板41是由第一卡接板411、凹槽412、限位板413与第二卡接板414组成,这样使得第一卡接板411与第二卡接板414可以与第一卡槽33与第二卡槽34相互对齐,凹槽412贯穿在第一卡接板411内部一侧,第二卡接板414套接在第一卡接板411内部,限位板413安装在第二卡接板
414一侧。
28.工作原理:当要进行该换热器板片主体3的安装时,这是首先将立柱1与固定板2固定紧密,之后使用者取出第一导杆4与第二导杆7,然后将第一导杆4与第二导杆7与固定板2固定紧密,接着使用者取出紧固杆5与换热器板片主体3,然后将换热器板片主体3插接到第一导杆4与第二导杆7内部的卡板41内部;
29.而且使用者将卡板41内部的第一卡接板411和第二卡接板414相互分离,使得第一卡接板411和第二卡接板414分别与第一卡槽33与第二卡槽34插接紧密,之后依次取出换热器板片主体3,重复该动作,即可完成了该换热器板片主体3的安装了,然后使用者取出活动压紧板6,之后使用者通过紧固杆5将固定板2和活动压紧板6固定紧密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包括第一导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4)下端套接固定有换热器板片主体(3),所述换热器板片主体(3)下端设置有第二导杆(7),所述换热器板片主体(3)一侧设置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内部设置有紧固杆(5),所述紧固杆(5)的一侧设置有立柱(1),所述紧固杆(5)的另外一侧设置有活动压紧板(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板片主体(3)是由第一凹槽部(31)、密封垫(32)、第一卡槽(33)、第二卡槽(34)、板体(35)与第二凹槽部(36)组成,所述第一凹槽部(31)安装在板体(35)前端一侧,所述第二凹槽部(36)安装在板体(35)前端另外一侧,所述密封垫(32)套接在板体(35)内部四角处,所述第一卡槽(33)套接在板体(35)上下两方,所述第二卡槽(34)安装在第一卡槽(33)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4)是由卡板(41)、第一连接柱(42)、杆体(43)与第二连接柱(44)组成,所述第一连接柱(42)安装在杆体(43)一侧,所述第二连接柱(44)安装在杆体(43)一侧,所述卡板(41)安装在杆体(43)的下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41)是由第一卡接板(411)、凹槽(412)、限位板(413)与第二卡接板(414)组成,所述凹槽(412)贯穿在第一卡接板(411)内部一侧,所述第二卡接板(414)套接在第一卡接板(411)内部,所述限位板(413)安装在第二卡接板(414)一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与活动压紧板(6)均为板状结构,所述固定板(2)与活动压紧板(6)的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螺纹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杆(4)与第二导杆(7)均为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一导杆(4)与第二导杆(7)分别固定在换热器板片主体(3)上下两方。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部(31)与第二凹槽部(36)表侧条纹走向不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板片装配定位器,包括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下端套接固定有换热器板片主体,所述换热器板片主体下端设置有第二导杆,所述换热器板片主体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换热器板片主体内部上下两方各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并且在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的内部设置有卡板,这样在安装该换热器板片主体时,可以将换热器板片主体卡接到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的内部,从而在第一导杆与第二导杆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位的作用。位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吴兆琪 吴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桑德斯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0
技术公布日:202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