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泵导流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3702发布日期:2021-11-03 14:0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水泵导流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水泵导流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机。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水在静止状态下,大多都是以大团分子的形式存在,而在水发生高速流动和发生撞击后,大团分子的水被激活为小团分子的形式存在,进而达到水分子裂解而产生负离子(oh

),而负离子对于人体来说存在较多的好处。
3.目前,现有的空气清新机大多都只是采用加水,然后通过雾化片进行雾化水,让水漂浮到空气中,对空气进行加湿的作用,但也只是存在加湿作用,整体空气净化效果不强,不能满足用户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泵导流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基于水泵导流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机,包括外杯体和盖合于外杯体上端的顶盖,所述外杯体内设置有内杯体、pcb板和与pcb板电性连接的第一水泵,所述内杯体的外壁与外杯体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内杯体内设置有喷水管体,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管与内杯体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管与喷水管体连通,所述外杯体位于内杯体的上方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上位于喷水管体的出水口的正上方设置有对冲块,所述顶盖和外杯体上均设置有出风网口,所述顶盖或外杯体内设置有与pcb板电性连接的风扇。
7.优选地,所述内杯体通过隔板形成有水腔体和精华液腔体,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管与水腔体的底部连通,所述框架设置导液腔体,所述对冲块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导液腔体连通,所述外杯体内还设置有与pcb板电性连接的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管与精华液腔体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管与导液腔体连通。
8.优选地,所述对冲块的表面呈弧形面。
9.优选地,所述内杯体为透明材质,所述外杯体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查看内杯体的透明窗口。
10.优选地,所述外杯体上设置有与pcb板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键和usb接口。
11.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基于水泵的导液推送作用,将内杯体内的水进行导流推动并从喷水管体排出,使排出后的水与对冲块之间发生碰撞,产生相应的水花,形成瀑布效应,使外杯体内部空气中带有负离子水雾,随后通过风扇将其排出到外部,从而实现一种全新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不带有精华液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水泵导流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机,包括外杯体1和盖合于外杯体1上端的顶盖2,外杯体1内设置有内杯体3、pcb板4和与pcb板4电性连接的第一水泵5,内杯体3的外壁与外杯体1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6,内杯体3内设置有喷水管体7,第一水泵5的进水管与内杯体3的底部连通,第一水泵5的出水管与喷水管体7连通,外杯体1位于内杯体3的上方设置有框架8,框架8上位于喷水管体7的出水口的正上方设置有对冲块9,顶盖2和外杯体1上均设置有出风网口10,顶盖2或外杯体1内设置有与pcb板4电性连接的风扇11。
17.本实施例主要是基于水泵的导液推送作用,将内杯体3内的水进行导流推动并从喷水管体7排出,使排出后的水与对冲块9之间发生碰撞,产生相应的水花,形成瀑布效应,使外杯体1内部空气中带有负离子水雾,随后通过风扇11将其排出到外部,从而实现一种全新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效果。
18.具体瀑布原理实现为:通过第一水泵5开启工作,将内杯体3中的水抽出,并从喷水管体7中排出,排出的水在第一水泵5的推力作用下,便会与对冲头发生撞击,在持续的进行排水和撞击下,便会在空气中产生足够的负离子(oh

),而内部的风扇11开启工作,便会将这些含有负离子的空气吹送到外部,进而对外部空气进行净化,其中对于风扇11的具体位置,本实施例可设置于顶盖2和外本体1的内部的任何位置,只需满足向外排出带有负离子空气的气流便可,对此本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19.进一步,为提升功能上的效果,本实施例可加设精华液(如香薰油)。对此本实施例的内杯体3通过隔板12形成有水腔体13和精华液腔体14,第一水泵5的进水管与水腔体13的底部连通,框架8设置导液腔体15,对冲块9设置有出液口16,出液口与导液腔体连通,外杯体1内还设置有与pcb板电性连接的第二水泵17,第二水泵17的进水管与精华液腔体14的底部连通,第二水泵17的出水管与导液腔体15连通。在具体运用时,由水腔体13加入水,而精华液腔体14加入精华液,工作开启后,第一水泵5的工作原理和上诉一样,将水腔体13内的水抽取,随后产生瀑布效应,而在产生瀑布效应的同时,第二水泵17便会将精华液腔体14中的精华液抽出并随后推送到框架8的导液腔体15内,随后从对冲块9的出液口16排出,排出的精华液便会和在此处进行冲撞的水进行混合,使得带有负离子的空气中也会含有精华液,而将其混合空气排入到外部,便可以加强对外部空气的净化作用。
20.进一步,为提高水与对冲块9之间的对冲效果,本实施例的对冲块9的表面呈弧形面,通过弧形面之间的设计,可加大水对冲上去后的扩散效果,进而可以加大瀑布效应的形成,提高空气负离子的形成效率。
21.进一步,因随着净化工作的不断进行,内杯体3中的液体均会不断的消耗掉,因为
为了让用户可以更为直观的观察内杯体3液体剩余量,本实施例的内杯体3为透明材质,并且外杯体1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查看内杯体3的透明窗口18。通过透明管口18的设置可直接观测内杯体3液体存储量,并同时可以观看产生瀑布效应的画面,给予用户体验视觉上的美感,增添趣味。
22.进一步,为满足整体的有序工作,本实施例的外杯体1上设置有与pcb板4电性连接的控制按键19和usb接口20。
2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水泵导流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杯体和盖合于外杯体上端的顶盖,所述外杯体内设置有内杯体、pcb板和与pcb板电性连接的第一水泵,所述内杯体的外壁与外杯体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内杯体内设置有喷水管体,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管与内杯体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管与喷水管体连通,所述外杯体位于内杯体的上方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上位于喷水管体的出水口的正上方设置有对冲块,所述顶盖和外杯体上均设置有出风网口,所述顶盖或外杯体内设置有与pcb板电性连接的风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泵导流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体通过隔板形成有水腔体和精华液腔体,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管与水腔体的底部连通,所述框架设置导液腔体,所述对冲块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与导液腔体连通,所述外杯体内还设置有与pcb板电性连接的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管与精华液腔体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管与导液腔体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泵导流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冲块的表面呈弧形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水泵导流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杯体为透明材质,所述外杯体的侧面设置有用于查看内杯体的透明窗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水泵导流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机。包括外杯体和盖合于外杯体上端的顶盖,外杯体内设置有内杯体、PCB板和第一水泵,内杯体的外壁与外杯体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内杯体内设置有喷水管体,外杯体位于内杯体的上方设置有框架,框架上位于喷水管体的出水口的正上方设置有对冲块,顶盖和外杯体上均设置有出风网口,顶盖或外杯体内设置有风扇。本实用新型基于水泵的导液推送作用,将内杯体内的水进行导流推动并从喷水管体排出,使排出后的水与对冲块之间发生碰撞,产生相应的水花,形成瀑布效应,使外杯体内部空气中带有负离子水雾,随后通过风扇将其排出到外部,从而实现一种全新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效果。实现一种全新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效果。实现一种全新的负离子空气清新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湘宁 林华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湘宁
技术研发日:2021.03.30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