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烧结炉红外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12512发布日期:2021-11-16 00:4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烧结炉红外测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测温,尤其涉及一种实验烧结炉红外测温装置,属于红外测温
2.传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一种实验用烧结炉,需要用到红外传感器对炉内温度进行监测。现有技术采用的方法是与生产用烧结炉进行红外测温一样,在炉壁上开设红外线探测孔,并在探测孔内加装衬管,在衬管位于炉体内的端部设置封堵管口的反射底,反射底及其衬管均由具有耐高温且具有高导热性能的等静压石墨材料制成。然后,在炉壁外加装红外线能够照射到反射底的测温红外传感器。由于实验用烧结炉更需要真实掌握炉内温度的高低及变化情况,而测温红外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和传感器与反射底的间距,以及传感器自身的对焦精度有着密切关系。现有技术将传感器加装到炉壁外即被密封式固定,无法对传感器与反射底的间距,以及传感器自身的对焦精度进行调节,导致明知获取的数据没有反映炉内温度的真实值也难以及时调节修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是:现有技术将传感器加装到炉壁外实际是被密封式固定,无法对传感器的对焦精度进行调节修正的问题。
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实验烧结炉红外测温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具有反射底的衬管,在实验烧结炉的炉壁上设有内外相通的照射孔,具有反射底的衬管设置在照射孔靠炉腔的内端,反射底位于炉腔内,在照射孔外端口所在的炉体上设有安装台,在安装台与红外线传感器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与照射孔同轴心线设置的连接管,在连接管的管壁设有调节孔,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射端从连接管的后端套装在连接管内,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射端具有调焦旋钮,人的手指能够从连接管的调节孔触摸并旋动调焦旋钮。
7.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孔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连接管的两侧。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后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射端具有外螺纹,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射端是以螺纹配合方式从连接管的后端套装在连接管内并能够在连接管内旋进和旋退。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与照射孔同轴心线设置的预装管,预装管的后端与连接管连接,预装管的前端安装在炉体上的安装台,并在预装管的前端管口与照射孔的外端口之间夹装有玻璃片。
10.进一步地,所述炉体上的安装台端面具有螺栓孔,所述预装管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法兰一和法兰二,所述连接管的前端具有法兰三,所述预装管是通过法兰一安装在炉体上的安装台,所述连接管是通过法兰三和法兰二与预装管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照射孔在炉体内的保温层段具有衬套,所述衬套内端口所在保温层内壁上设有轴心线与衬套轴心线一致的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具有内螺纹;所述衬管具有外螺纹,其与定位环以螺纹配合方式,其后端经定位环插入衬套中。
12.有益效果:在加装具有能够旋动调焦旋钮的调节孔的连接管后,与现有技术相比,传感器与反射底的间距,以及传感器自身的对焦精度能够随时进行调节,确保测试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实验烧结炉炉内的实际温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所述实验烧结炉的立体示意图;
14.图2为红外测温装置所在实验烧结炉炉壁区域的剖视示意图;
15.图3为图2的局部示意图;
16.图4为预装管、连接管及红外线传感器的立体示意图。
17.图中:1、红外线传感器;101、调焦旋钮;2、衬管;201、反射底;3、衬套;4、照射孔;5、连接管;501、调节孔;502、法兰三;6、预装管;601、法兰一;602、法兰二;7、玻璃片;8、炉壁;9、安装台;10、炉腔;11、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19.如图1、2所示,一种实验烧结炉红外测温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1、具有反射底201的衬管2,在实验烧结炉的炉壁8上设有内外相通的照射孔4,具有反射底201的衬管2设置在照射孔4靠炉腔10的内端,反射底201位于炉腔10内,在照射孔4外端口所在的炉体上设有安装台9,在安装台9与红外线传感器1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与照射孔4同轴心线设置的连接管5,在连接管5的管壁设有调节孔501,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的发射端从连接管5的后端套装在连接管5内,红外线传感器1的发射端具有调焦旋钮101,人的手指能够从连接管5的调节孔501触摸并旋动调焦旋钮101。应用时,红外线传感器1经照射孔4射入衬管2并照射在衬管2底部的反射底201上。衬管2及反射底201均采用耐高温且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如等静压石墨材料,使红外线照射的反射底201的温度能高度接近炉腔10内的实际温度。当红外线在反射底201不能处于最佳聚焦状态时,就能够在炉体外方便的从连接管5的调节孔501旋动调焦旋钮101,使红外线在反射底201处于最佳聚焦状态,进而使红外线传感器1获取的温度信息能够真实反映烧结炉炉腔10内的实际温度。
20.下面是进一步地改进。
21.如图1、4所示,所述调节孔501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连接管5的两侧。这样便于用两个手指夹住调焦旋钮101来旋动。
22.如图2、4所示,所述连接管5的后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的发射端具有外螺纹,红外线传感器1的发射端是以螺纹配合方式从连接管5的后端套装在连接管5内并能够在连接管5内旋进和旋退。这样设置能够调节红外线传感器1与反射底201之间的间距,这实际也是一种调节焦距方式,非常实用且操作方便,能够辅助旋动调焦旋钮101的操作进行快速精准的调焦。
23.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与照射孔4同轴心线设置的预装管6,预装管6的后端与连接管5
连接,预装管6的前端安装在炉体上的安装台9,并在预装管6的前端管口与照射孔4的外端口之间夹装有玻璃片7。玻璃片7具有透光性能,其既不影响红外线通过,又能阻止炉内热能经照射孔4外泄。
24.如图1—4所示,所述炉体上的安装台9端面具有螺栓孔,所述预装管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法兰一601和法兰二602,所述连接管5的前端具有法兰三502,所述预装管6是通过法兰一601安装在炉体上的安装台9,所述连接管5是通过法兰三502和法兰二602与预装管6连接。这样以法兰连接方式进行连接是为了便于装拆。
25.所述照射孔4在炉体内的保温层段具有衬套3,所述衬套3内端口所在保温层内壁上设有轴心线与衬套3轴心线一致的定位环11,所述定位环11具有内螺纹;所述衬管2具有外螺纹,其与定位环11以螺纹配合方式,其后端经定位环11插入衬套3中。这样设置是便于在衬管2安装时能够自如的调节衬管2插入衬套3的深度,使衬管2的反射底201能够在炉腔10内处在一个合适的位置。
26.上述实施例只用于更清楚的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涵盖的保护范围,任何等价形式的修改都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涵盖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实验烧结炉红外测温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1)、具有反射底(201)的衬管(2),在实验烧结炉的炉壁(8)上设有内外相通的照射孔(4),具有反射底(201)的衬管(2)设置在照射孔(4)靠炉腔(10)的内端,反射底(201)位于炉腔(10)内,在照射孔(4)外端口所在的炉体上设有安装台(9),其特征在于,在安装台(9)与红外线传感器(1)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与照射孔(4)同轴心线设置的连接管(5),在连接管(5)的管壁设有调节孔(501),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的发射端从连接管(5)的后端套装在连接管(5)内,红外线传感器(1)的发射端具有调焦旋钮(101),人的手指能够从连接管(5)的调节孔(501)触摸并旋动调焦旋钮(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烧结炉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501)有两个,对称设置在连接管(5)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验烧结炉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的后端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红外线传感器(1)的发射端具有外螺纹,红外线传感器(1)的发射端是以螺纹配合方式从连接管(5)的后端套装在连接管(5)内并能够在连接管(5)内旋进和旋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烧结炉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与照射孔(4)同轴心线设置的预装管(6),预装管(6)的后端与连接管(5)连接,预装管(6)的前端安装在炉体上的安装台(9),并在预装管(6)的前端管口与照射孔(4)的外端口之间夹装有玻璃片(7)。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烧结炉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上的安装台(9)端面具有螺栓孔,所述预装管(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具有法兰一(601)和法兰二(602),所述连接管(5)的前端具有法兰三(502),所述预装管(6)是通过法兰一(601)安装在炉体上的安装台(9),所述连接管(5)是通过法兰三(502)和法兰二(602)与预装管(6)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烧结炉红外测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射孔(4)在炉体内的保温层段具有衬套(3),所述衬套(3)内端口所在保温层内壁上设有轴心线与衬套(3)轴心线一致的定位环(11),所述定位环(11)具有内螺纹;所述衬管(2)具有外螺纹,其与定位环(11)以螺纹配合方式,其后端经定位环(11)插入衬套(3)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烧结炉红外测温装置,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具有反射底的衬管,在实验烧结炉的炉壁上设有内外相通的照射孔,具有反射底的衬管设置在照射孔靠炉腔的内端,反射底位于炉腔内,在照射孔外端口所在的炉体上设有安装台,在安装台与红外线传感器之间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与照射孔同轴心线设置的连接管,在连接管的管壁设有调节孔,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射端从连接管的后端套装在连接管内,红外线传感器的发射端具有调焦旋钮,人的手指能够从连接管的调节孔触摸并旋动调焦旋钮。与现有技术相比,传感器与反射底的间距,以及传感器自身的对焦精度能够随时进行调节,确保测试数据能够准确反映实验烧结炉炉内的实际温度。实际温度。实际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崔志文 柴神洲 刘建辉 袁蓝青 张旭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维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15
技术公布日:2021/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