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除带钢表面印痕的挤干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9373发布日期:2021-12-22 17:34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消除带钢表面印痕的挤干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带钢表面印痕的挤干辊。


背景技术:

2.电镀锡机组使用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在镀锡线中,除了沉没辊之外,挤干辊是接触腐蚀液体最多的橡胶辊,挤干辊负责将镀锡板表面的腐蚀液体挤去,因此需要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弹性,同时必须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常规使用的橡胶材质(海派龙材质),该材质的特点是即耐酸也使用与碱性环境,因此在广泛性上较好。但是由于其材质偏软,造成辊面胶层磨损速度较快,在大量使用挤干辊的产线中弊端较为明显,对质量的提升影响较大。并且,挤干辊两侧伸出的辊芯与轴承座连接,挤压辊施压是靠气缸对两侧的轴承座从顶部向下进行施压,因此辊系两侧受力较大,挤干辊包胶层两侧易发生形变,工作时在挤压过程中挤压辊边部与带钢接触过紧,容易划伤辊面,同时给带钢表面带来印痕。


技术实现要素:

3.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消除带钢表面印痕的挤干辊,能够消除由于边部挤压过大,辊面损伤从而形成的带钢表面印迹残留。
4.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消除带钢表面印痕的挤干辊,包括挤干辊组,所述挤干辊组包括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之间具有带钢穿过的挤压间隙,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结构相同,包括辊芯和包裹于辊芯外圆周外部的包胶层,辊芯两端伸出包胶层,所述包胶层包括一体成型的左边段、中间段和右边段,中间段为圆环形,外径为d,mm,内径即辊芯的直径为d’,mm,长度为h,mm,左边段和右边段为圆台状,轴对称设于中间段两侧,左边段和右边段远离中间段的一端直径d,mm小于与中间段连接的一端外径d,圆台的长度为h,mm,h与h的长度比为1:8,d和d的差值不大于1 mm,带钢的宽度l,mm与包胶层的总长度(2*h+h)的比值为(7~12.5):15。
5.作为优选,所述包胶层为合成橡胶包胶层。
6.作为优选,所述包胶层的内径d’为250 mm,外径d为265 mm,d为264 mm。
7.作为优选,所述带钢的厚度为0.17~0.5mm,宽度l为700~1250mm。
8.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段的长度h为1200 mm。
9.有益效果:本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消除带钢表面印痕的挤干辊,所述挤干辊组中上/下挤干辊包括一体成型的左边段、中间段和右边段,左边段和右边段为圆台状,轴对称设于中间段两侧,左边段和右边段远离中间段的一端直径d小于与中间段连接的一端外径d,这样的设计能够起到缓冲作用,减轻两侧压力过大造成的影响。
10.挤干辊表面材质采用合成橡胶替代海派龙橡胶材质,从而提高辊系表面接触层的抗磨性与接触介质的广泛适用性,从而达到消除钢板表面印痕的方法。
11.因为梯度高度((d

d)/2)只有0.5 mm,同时跨越150mm(左边段和右边段的长度h),
所以折角的地方台阶很轻微,无需倒角,肉眼都无法看出,因此能达到减轻辊面损伤又不会产生折印的作用。
12.如果梯度高度小于0.5mm,则达不到减轻辊面损伤的目的;如果梯度高度过高,则边部不能起到对带钢的挤压作用,容易漏液。
附图说明
13.图1 为本新型所述用于消除带钢表面印痕的挤干辊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

a向放大图。
15.图中各数字标号代表如下:1.上挤干辊;2.带钢;3.下挤干辊;4.辊芯;5.包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新型作进一步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实施例1
18.一种用于消除带钢表面印痕的挤干辊,参见图1和图2,包括挤干辊组,所述挤干辊组包括上挤干辊1和下挤干辊3,上挤干辊1和下挤干辊3之间具有带钢2穿过的挤压间隙,上挤干辊1和下挤干辊3结构相同,包括辊芯4和包裹于辊芯外圆周外部的包胶层5,辊芯4两端伸出包胶层5,所述包胶层5包括一体成型的左边段、中间段和右边段,中间段为圆环形,外径为d,mm,内径为d’,mm,长度为h,mm,左边段和右边段为圆台状,轴对称设于中间段两侧,左边段和右边段远离中间段的一端直径d,mm小于与中间段连接的一端外径d,圆台的长度为h,mm,h与h的长度比为1:8,d和d的差值不大于1 mm,带钢2的宽度l,mm与包胶层5的总长度的比值为(7~12.5):15。
19.实施例2
20.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包胶层5为合成橡胶包胶层。所述合成橡胶具体组分如下:
21.材料配比(质量分数)
22.天然橡胶丁晴橡胶环氧树脂硅钛白粉、云母粉、炭黑40%

45%8%

10%4%

8%10%

15%15%

20%
23.所述合成橡胶与现有的正在使用的海派龙材质橡胶相比,耐酸、耐碱、耐热性(65℃

85℃),同时具备优良的高抗磨性。海派龙材质橡胶虽然即耐酸也适用与碱性环境,但是其材质偏软,造成辊面胶层磨损速度较快,在大量使用挤干辊的产线中弊端较为明显,对质量的提升影响较大。换成本发明所述合成橡胶包胶层后,既满足了海派龙材质对酸、碱介质的耐受性,又提升了表面材料的耐磨性与耐热性。
24.所述包胶层5的内径d’为250 mm,外径d为265 mm,d为264 mm。所述带钢2的厚度为0.17~0.5mm,宽度为700~1250mm。所述中间段的长度h为1200 mm。
25.因为梯度高度((d

d)/2)只有0.5 mm,同时跨越150mm(左边段和右边段的长度h),所以折角的地方台阶很轻微,无需倒角,肉眼都无法看出,因此能达到减轻辊面损伤又不会
产生折印的作用。
26.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27.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另外,附图仅为示意图,具体尺寸并非按照实物等比例缩小,具体尺寸及相关比例已通过具体数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会产生误解,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28.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消除带钢表面印痕的挤干辊,包括挤干辊组,所述挤干辊组包括上挤干辊(1)和下挤干辊(3),上挤干辊(1)和下挤干辊(3)之间具有带钢(2)穿过的挤压间隙,其特征在于,上挤干辊(1)和下挤干辊(3)结构相同,包括辊芯(4)和包裹于辊芯外圆周外部的包胶层(5),辊芯(4)两端伸出包胶层(5),所述包胶层(5)包括一体成型的左边段、中间段和右边段,中间段为圆环形,外径为d,mm,内径为d’,mm,长度为h,mm,左边段和右边段为圆台状,轴对称设于中间段两侧,左边段和右边段远离中间段的一端直径d,mm小于与中间段连接的一端外径d,圆台的长度为h,mm,h与h的长度比为1:8,d和d的差值不大于1 mm,带钢(2)的宽度l,mm与包胶层的总长度的比值为(7~12.5):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带钢表面印痕的挤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层(5)为合成橡胶包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带钢表面印痕的挤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层(5)的内径d’为250 mm,外径d为265 mm,d为264 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带钢表面印痕的挤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2)的厚度为0.17~0.5 mm,宽度l为700~1250 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除带钢表面印痕的挤干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的长度h为1200 mm。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消除带钢表面印痕的挤干辊,包括挤干辊组,所述挤干辊组包括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之间具有带钢穿过的挤压间隙,上挤干辊和下挤干辊结构相同,包括辊芯和包裹于辊芯外圆周外部的包胶层,辊芯两端伸出包胶层,所述包胶层包括一体成型的左边段、中间段和右边段,中间段为圆环形,外径为D,内径为D’,长度为H,左边段和右边段为圆台状,轴对称设于中间段两侧,左边段和右边段远离中间段的一端直径d小于与中间段连接的一端外径D,圆台的长度为h,h与H的长度比为1:8,D和d的差值不大于1 mm。所述挤干辊能够消除由于边部挤压过大,辊面损伤从而形成的带钢表面印迹残留。留。留。


技术研发人员:俞炜 黄久贵 郭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扬子江冷轧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4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