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07848发布日期:2022-01-22 12:10阅读:63来源:国知局
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节能与采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2.我国南方地区没有集中供暖的基础设施,冬天居家时容易感到脚冷,因而易发风湿疾病。电暖气、暖风机、电热炉、煤炉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取暖需求,但这类取暖设备功率过高,发热温度超过一百摄氏度,在节能、舒适、安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缺陷。如果采用空调,其价格较高,而且吹空调时间长了头部会感到闷热烦躁、缺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包括保温箱体,所述保温箱体的后侧及上侧后部均设有敞口,上侧敞口的前边边缘倾斜设有前电热板,上侧敞口的左右两边缘分别设有侧电热板,后侧敞口处设有后电热板,后电热板下端通过后旋转轴铰接于保温箱体底部,后电热板上部与保温箱体之间通过扣件连接,保温箱体、前电热板、侧电热板、后电热板内侧均设有电热膜和保护层,保温箱体上设有电源接口。
6.所述保温箱体、前电热板、侧电热板、后电热板由外向内依次为外壳层、岩棉保温层、反射膜层、电热膜层、内保护层。
7.所述前电热板通过前旋转轴与保温箱体铰接,侧电热板与保温箱体铰接。
8.所述侧电热板宽度小于保温箱体的上侧敞口宽度。
9.所述保温箱体上还设有控制板,控制板上设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与电源接口电连接。
10.所述控制板上还设有第一调温阀、第二调温阀,第一调温阀、第二调温阀一端分别与电源开关电连接,第一调温阀另一端分别与前散热板内的电热膜、侧散热板内的电热膜电连接,第二调温阀另一端分别与保温箱体内的电热膜、后散热板内的电热膜电连接。
11.所述后旋转轴上还设有回旋弹簧。
12.所述保温箱体下端还分布有多个柔性垫脚。
13.所述扣件为磁性扣。
14.所述后电热板的上端面与保温箱体上面齐平。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相比于电暖气、暖风机、电热炉等电热设备,功率有大幅度的降低,节约了电能;(2)外形为适应脚步形状的靴形,采用多个低温发热面散热,人体脚步受热均匀,避免了热源过于集中导致冷热不均,提高了舒适度;(3)消除了高温隐患,避免了采用空调导致头部燥热缺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19.图3是图2的正视图。
20.图中:1-保温箱体;2-前旋转轴;3-前电热板;4-侧电热板;5-后电热板;6-后旋转轴;7-扣件;8-电源接口;9-控制板;10-电源开关;11-第一调温阀;12-第二调温阀;13-回旋弹簧;14-柔性垫脚。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22.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包括保温箱体1,所述保温箱体1的后侧及上侧后部均设有敞口,上侧敞口的前边边缘倾斜设有前电热板3,上侧敞口的左右两边缘分别设有侧电热板4,后侧敞口处设有后电热板5,后电热板5下端通过后旋转轴6铰接于保温箱体1底部,后电热板5上部与保温箱体1之间通过扣件7连接,保温箱体1、前电热板3、侧电热板4、后电热板5内侧均设有电热膜和保护层,保温箱体1上设有电源接口8。
24.原理:使用时,后电热板5向后旋转,此时脚可自由进出,然后向上旋转后电热板5,通过扣件7固定在保温箱体1上,保证了保温箱体1的封闭性,减少热量流失。保温箱体1内侧的电热膜仅需消耗较少的电能,发出低温红外辐射,电热膜每平米功率在220瓦至400瓦,发热温度50℃至70℃,本实用新型的单个取暖装置电热膜用量约0.7

,功率最大约350瓦,相比电暖气、暖风机、电热炉等电热设备上千瓦的功率有大幅度的降低。
25.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相比于电暖气、暖风机、电热炉等电热设备,功率有大幅度的降低,节约了电能;(2)外形为适应脚步形状的靴形,采用多个低温发热面散热,人体脚步受热均匀,避免了热源过于集中导致冷热不均,提高了舒适度;(3)消除了高温隐患,避免了采用空调导致头部燥热缺水的问题。
26.所述保温箱体1、前电热板3、侧电热板4、后电热板5由外向内依次为外壳层、岩棉保温层、反射膜层、电热膜层、内保护层。通过该设置,外壳层保证了强度,岩棉保温层和反射膜层保证了保温效果,减少热量流失,节约了能源,电热膜层实现了供热,且温度适宜、安全,内保护层对热量起到了缓冲作用。
27.所述前电热板3通过前旋转轴2与保温箱体1铰接,侧电热板4与保温箱体1铰接。不使用时,通过铰接,可将侧电热板4与前电热板3旋转收纳,减小体积,便于收纳。
28.所述侧电热板4宽度小于保温箱体1的上侧敞口宽度。不使用时,如图3所示,便于将侧电热板4旋转收纳至保温箱体1内,然后前电热板3盖合在上侧开口上,形成一矩形箱体形状,减少占用空间,便于收纳。
29.如图2所示:
30.所述保温箱体1上还设有控制板9,控制板9上设有电源开关10,电源开关10与电源接口8电连接。便于控制电源通断,操作便捷。
31.所述控制板9上还设有第一调温阀11、第二调温阀12,第一调温阀11、第二调温阀12一端分别与电源开关10电连接,第一调温阀11另一端分别与前散热板内的电热膜、侧散
热板内的电热膜电连接,第二调温阀12另一端分别与保温箱体1内的电热膜、后散热板内的电热膜电连接。通过该设置,可将电线埋设在箱体内的绝缘沟槽及转轴内的绝缘材料内,保证了安全性;且对装置下部(保温箱体1和后电热板5)和装置上部(前电热板3和侧电热板4)能够独立控温,提高了舒适性。
32.如图1所示:
33.所述后旋转轴6上还设有回旋弹簧13。便于使后电热板5自动转动归位,提高便捷性。
34.所述保温箱体1下端还分布有多个柔性垫脚14。减小与地面的接触,降低热损失,防止湿润地面侵蚀箱底,提高安全性。
35.所述扣件7为磁性扣。操作方便,密闭性好。
36.所述后电热板5的上端面与保温箱体1上面齐平。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箱体(1),所述保温箱体(1)的后侧及上侧后部均设有敞口,上侧敞口的前边边缘倾斜设有前电热板(3),上侧敞口的左右两边缘分别设有侧电热板(4),后侧敞口处设有后电热板(5),后电热板(5)下端通过后旋转轴(6)铰接于保温箱体(1)底部,后电热板(5)上部与保温箱体(1)之间通过扣件(7)连接,保温箱体(1)、前电热板(3)、侧电热板(4)、后电热板(5)内侧均设有电热膜和保护层,保温箱体(1)上设有电源接口(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1)、前电热板(3)、侧电热板(4)、后电热板(5)由外向内依次为外壳层、岩棉保温层、反射膜层、电热膜层、内保护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电热板(3)通过前旋转轴(2)与保温箱体(1)铰接,侧电热板(4)与保温箱体(1)铰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电热板(4)宽度小于保温箱体(1)的上侧敞口宽度。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条所述的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1)上还设有控制板(9),控制板(9)上设有电源开关(10),电源开关(10)与电源接口(8)电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9)上还设有第一调温阀(11)、第二调温阀(12),第一调温阀(11)、第二调温阀(12)一端分别与电源开关(10)电连接,第一调温阀(11)另一端分别与前散热板内的电热膜、侧散热板内的电热膜电连接,第二调温阀(12)另一端分别与保温箱体(1)内的电热膜、后散热板内的电热膜电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旋转轴(6)上还设有回旋弹簧(13)。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1)下端还分布有多个柔性垫脚(14)。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7)为磁性扣。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电热板(5)的上端面与保温箱体(1)上面齐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膜式靴形取暖装置,包括保温箱体,保温箱体的后侧及上侧后部均设有敞口,上侧敞口的前边边缘倾斜设有前电热板,上侧敞口的左右两边缘分别设有侧电热板,后侧敞口处设有后电热板,后电热板下端通过后旋转轴铰接于保温箱体底部,后电热板上部与保温箱体之间通过扣件连接,保温箱体、前电热板、侧电热板、后电热板内侧均设有电热膜和保护层,保温箱体上设有电源接口。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电热设备,功率有大幅度的降低,节约了电能;人体脚步受热均匀,避免了热源过于集中导致冷热不均,提高了舒适度;消除了高温隐患,避免了采用空调导致头部燥热缺水的问题。避免了采用空调导致头部燥热缺水的问题。避免了采用空调导致头部燥热缺水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 杜松 李金桃 张县云 高文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9
技术公布日:2022/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