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6266发布日期:2022-01-05 13:06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均温板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芯片要求更高性能、更高密度、更高智慧,芯片的集成度、封装密度以及其工作频率的不断提高,芯片的所需功耗越来越高,热流密度也越来越高,为了降低热流密度,消除局部热点,散热器中采用均温板需求越来越多,均温板也称均热板、热板、vc(vapor chamber),其为中空的腔体,腔体内壁有毛细结构(金属网或金属粉),腔体中间有支撑柱(支撑柱上也有毛细结构),内部填充有一定量的冷媒(水、甲醇、乙醇或制冷剂等)。均温板内部抽真空,以降低冷媒的沸点,使得均温板在常温或较低的温度下,内部冷媒就可以动作,以产生均温的效果。但是在使用均温板的过程中会出现均温板的传热能力不佳以及均温板在受到挤压时出现内部空间变小进而造成传热效率变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均温板的传热能力不佳以及均温板在受到挤压时出现内部空间变小进而造成传热效率变低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包括均温板本体,所述均温板本体包括上盖板、下盖板、若干个支柱和铜网,所述上盖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盖板,所述下盖板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沟槽,若干个所述沟槽的顶端均与铜网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铜网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柱,所述空腔的内部填充有工质,所述均温板本体顶端的四个边角均开设有安装槽,四个所述安装槽内部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弹性垫,四个所述弹性垫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均温板本体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若干个所述散热片远离均温板本体的一端均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质为水、丙酮或酒精。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支柱均由铜制成。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通孔的内径均为100—200μm。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均温板本体和上盖板为一体式结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吸盘的高度均高于均温板本体的高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支柱的表面均设置有铜粉。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均温板通过沟槽与铜网搭配设置来形成复合型毛细结构,能够大大提升均温板的传热能力,同时提升使用该均温板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其中通过若干个支柱的设置能够对柔性均温板的内部起到支撑作用,进而保证内部的空间,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导致内部空间变小进而造成传热效率变低,
通过将四个吸盘的设置来将均温板进行吸附固定,安装简单,且拆卸方便,该均温板通过若干个散热片和若干个散热孔的设置能够增大均温板散热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大大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铜网的结构图。
15.图中:1、均温板本体;2、上盖板;3、下盖板;4、散热片;5、吸盘;6、安装槽;7、弹性垫;8、空腔;9、支柱;10、铜网;11、沟槽;12、散热孔;1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7.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包括均温板本体1,均温板本体1包括上盖板2、下盖板3、若干个支柱9和铜网10,上盖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盖板3,下盖板3内部开设有空腔8,空腔8内壁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沟槽11,若干个沟槽11的顶端均与铜网10的底端固定连接,该均温板通过沟槽11与铜网10搭配设置来形成复合型毛细结构,能够大大提升均温板的传热能力,同时提升使用该均温板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其中通过若干个支柱9的设置能够对柔性均温板的内部起到支撑作用,进而保证内部的空间,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导致内部空间变小进而造成传热效率变低,铜网10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3,上盖板2与下盖板3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柱9,空腔8的内部填充有工质,均温板本体1顶端的四个边角均开设有安装槽6,四个安装槽6内部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弹性垫7,四个弹性垫7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吸盘5,均温板本体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4,若干个散热片4远离均温板本体1的一端均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2。
18.优选的,工质为水、丙酮或酒精,通过工质来实现热交换以及热传导。
19.优选的,若干个支柱9均由铜制成,若干个支柱9的设置能够对柔性均温板的内部起到支撑作用,进而保证内部的空间,还可以起到导热的作用。
20.优选的,若干个通孔13的内径均为100—200μm,通孔13的毛细有效半径变大,使毛细力变小,进而使铜网10的渗透率变高,流动阻力变小。
21.优选的,均温板本体1和上盖板2为一体式结构。
22.优选的,四个吸盘5的高度均高于均温板本体1的高度,保证吸盘5能够正常工作。
23.优选的,若干个支柱9的表面均设置有铜粉,进一步提高均温板的传热性能。
24.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该均温板通过沟槽11与铜网10搭配设置来形成复合型毛细结构,能够大大提升均温板的传热能力,同时提升使用该均温板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其中通过若干个支柱9的设置能够对柔性均温板的内部起到支撑作用,进而保证内部的空间,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导致内部空间变小进而造成传热效率变低,在安装该均温板时,通过将四个吸盘5的设置来将均温板进行吸附固定,安装简单,且拆卸方便,该均温板通过若干个散热片4和若干个散热孔12的设置能够增
大均温板散热面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大大提高散热效率。
2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包括均温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本体(1)包括上盖板(2)、下盖板(3)、若干个支柱(9)和铜网(10),所述上盖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盖板(3),所述下盖板(3)内部开设有空腔(8),所述空腔(8)内壁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沟槽(11),若干个所述沟槽(11)的顶端均与铜网(1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铜网(10)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3),所述上盖板(2)与下盖板(3)之间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支柱(9),所述空腔(8)的内部填充有工质,所述均温板本体(1)顶端的四个边角均开设有安装槽(6),四个所述安装槽(6)内部的底端均固定设置有弹性垫(7),四个所述弹性垫(7)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吸盘(5),所述均温板本体(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散热片(4),若干个所述散热片(4)远离均温板本体(1)的一端均开设有若干个散热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为水、丙酮或酒精。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支柱(9)均由铜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通孔(13)的内径均为100—2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本体(1)和上盖板(2)为一体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吸盘(5)的高度均高于均温板本体(1)的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支柱(9)的表面均设置有铜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包括均温板本体,均温板本体包括上盖板、下盖板、若干个支柱和铜网,上盖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盖板,下盖板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壁的底端开设有若干个沟槽,若干个沟槽的顶端均与铜网的底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型毛细结构柔性均温板,该均温板通过沟槽与铜网搭配设置来形成复合型毛细结构,能够大大提升均温板的传热能力,同时提升使用该均温板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其中通过若干个支柱的设置能够对柔性均温板的内部起到支撑作用,进而保证内部的空间,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导致内部空间变小进而造成传热效率变低,通过将四个吸盘的设置来将均温板进行吸附固定。将四个吸盘的设置来将均温板进行吸附固定。将四个吸盘的设置来将均温板进行吸附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沈健 李杰瑞 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博旺达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7
技术公布日:202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