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4883发布日期:2022-01-19 19:3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2.利用燃气加热方式替代电能加热方式时,燃气加热会产生对正极材料有害的物质,因此需采用隔焰结构将明火隔开,利用辐射热量对正极材料进行加热;在加热时需采用高导热性的隔焰材料,并且还需对隔焰结构进行很好的设计,以便能增加辐射的热量更好的对正极材料进行烧结。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能有效的起到隔绝火焰的作用的效果。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包括燃烧窑;所述燃烧窑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有燃气燃烧室,且通过所述燃烧窑顶部及底部的隔焰层结构分隔开;所述隔焰层结构对应燃烧窑一侧壁上设置有增强结构;所述增强结构对隔焰层结构周边的热量扩散于燃烧窑内。
6.进一步的,所述燃气燃烧室内的燃烧喷嘴采用天然气作为燃烧能源;所述燃气燃烧室侧壁上环绕设置的风管出风端朝向于燃烧喷嘴喷火端。
7.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窑顶部的隔焰层结构呈平顶型;所述燃烧窑底部的隔焰层结构上方间隙设置有若干转动辊,且旋转装置与转动辊驱动连接;若干所述转动辊沿燃烧窑长度方向并排排列,且若干所述转动辊与燃烧窑底部的隔焰层结构之间形成聚热区。
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辊轴向侧壁上环绕开设有多个凹槽。
9.进一步的,所述增强结构包括摆动片;所述隔焰层结构对应燃烧窑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扇形槽口;所述摆动片棱边贴合于半圆形槽口内,且所述扇形槽口圆心处转动装置与摆动片一端驱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摆动片远离扇形槽口内壁一侧突出于扇形槽口;对应于所述聚热区内的摆动片摆动煽动聚热区内热气扩散开。
11.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隔焰层结构周边的热量扩散开,进而提高烧结效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12.1)在烧结锂电正极材料窑炉上改电加热明焰烧成为天然气加热隔焰烧成;在辊道窑上下层设计燃气加热燃烧室,隔开火焰直接喷射物料,形成隔焰烧成,选用高导热材料制成隔焰板,然后通过燃气加热燃烧辐射热隔焰板传导炉膛物料加热,起到燃气燃烧根烟烧结锂电正极材料的目的;
13.2)扇形槽能聚集辐射的热量,然后通过摆动片将热量煽动扩散开,增加辐射的热量的扩散,促使热量更均匀的分布到燃烧窑内部,提高烧结效果。
附图说明
14.附图1为内腔隔焰结构图;
15.附图2为燃烧窑结构图;
16.附图3为增强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18.如附图1-3:一种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包括燃烧窑1;所述燃烧窑1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有燃气燃烧室2,且通过所述燃烧窑1顶部及底部的隔焰层结构3分隔开;所述隔焰层结构3对应燃烧窑1一侧壁上设置有增强结构4;所述增强结构4运动推散隔焰层结构3周边的热量扩散于燃烧窑1内;热量更均匀的分布在燃烧窑内,增加的对正极材料的烧结的效果。燃烧窑长度为26m-40m;燃烧窑内膛宽度为1m-1.5m;燃烧窑内膛高度为0.2m-0.3m。
19.所述燃气燃烧室2内的燃烧喷嘴采用天然气作为燃烧能源;所述燃气燃烧室2侧壁上环绕设置的风管21出风端朝向于燃烧喷嘴喷火端。
20.所述燃烧窑1顶部的隔焰层结构3呈平顶型;所述燃烧窑1底部的隔焰层结构3上方间隙设置有若干转动辊11,且旋转装置与转动辊11驱动连接;若干所述转动辊11沿燃烧窑1长度方向并排排列,且若干所述转动辊11与燃烧窑1底部的隔焰层结构3之间形成聚热区12;聚集热量然后通过增强结构将热量煽动扩散开,进而提高辐射的热量的均匀形,提高烧结效果。
21.所述转动辊11轴向侧壁上环绕开设有多个凹槽111;凹槽转动对应连通于聚热区;凹槽转动将聚热区内热量带动接触于正极材料,增加热辐射的强度,以达到所需烧结的效果。
22.所述增强结构4包括摆动片41;所述隔焰层结构3对应燃烧窑1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扇形槽口31;所述摆动片41棱边贴合于半圆形槽口31内,且所述扇形槽口31圆心处转动装置与摆动片41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摆动片41远离扇形槽口31内壁一侧突出于扇形槽口31;对应于所述聚热区12内的摆动片41摆动煽动聚热区12内热气扩散开。隔焰层结构热传导辐射的热量聚集在隔焰层结构周边,这样会使燃烧窑内热量不均匀,影响整体的烧结效果,扇形槽能聚集辐射的热量,然后通过摆动片将热量煽动扩散开,增加辐射的热量的扩散,促使热量更均匀的分布到燃烧窑内部,提高烧结效果。
23.在烧结锂电正极材料窑炉上改变电源结构,改电加热明焰烧成为天然气加热隔焰烧成;在辊道窑预热区、恒温区炉膛上下层设计燃气加热燃烧室,隔开火焰直接喷射物料,形成隔焰烧成,选用高导热材料制成隔焰板,然后通过燃气加热燃烧辐射热隔焰板传导炉膛物料加热,起到燃气燃烧隔焰烧结锂电正极材料的目的;在烧结锂电正极材料燃气加热隔焰辊道窑炉膛结构上改传统的拱型窑顶砖为吊挂平型窑顶砖,在预热区、恒温区、冷却区分别设计区段闸板,自动控制调节风压温度,达到在辊道窑烧结锂电正极材料用燃气加热代替燃电加热,从而获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和商业利益。
24.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案例,而相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能做出若干改进和润色,这些改进和润色还视为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窑(1);所述燃烧窑(1)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有燃气燃烧室(2),且通过所述燃烧窑(1)顶部及底部的隔焰层结构(3)分隔开;所述隔焰层结构(3)对应燃烧窑(1)一侧壁上设置有增强结构(4);所述增强结构(4)对隔焰层结构(3)周边的热量扩散于燃烧窑(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燃烧室(2)内的燃烧喷嘴采用天然气作为燃烧能源;所述燃气燃烧室(2)侧壁上环绕设置的风管(21)出风端朝向于燃烧喷嘴喷火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窑(1)顶部的隔焰层结构(3)呈平顶型;所述燃烧窑(1)底部的隔焰层结构(3)上方间隙设置有若干转动辊(11),且旋转装置与转动辊(11)驱动连接;若干所述转动辊(11)沿燃烧窑(1)长度方向并排排列,且若干所述转动辊(11)与燃烧窑(1)底部的隔焰层结构(3)之间形成聚热区(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辊(11)轴向侧壁上环绕开设有多个凹槽(11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结构(4)包括摆动片(41);所述隔焰层结构(3)对应燃烧窑(1)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扇形槽口(31);所述摆动片(41)棱边贴合于扇形槽口(31)内,且所述扇形槽口(31)圆心处转动装置与摆动片(41)一端驱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片(41)远离扇形槽口(31)内壁一侧突出于扇形槽口(31);对应于所述聚热区(12)内的摆动片(41)摆动煽动聚热区(12)内热气扩散开。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包括燃烧窑;所述燃烧窑顶部及底部分别设置有燃气燃烧室,且通过所述燃烧窑顶部及底部的隔焰层结构分隔开;所述隔焰层结构对应燃烧窑一侧壁上设置有增强结构;所述增强结构运动对隔焰层结构周边的热量扩散于燃烧窑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隔焰辊道窑内腔隔焰结构能有效的起到隔绝火焰的作用的效果。隔焰结构能有效的起到隔绝火焰的作用的效果。隔焰结构能有效的起到隔绝火焰的作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时新 胡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润鸿高温窑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6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