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39002发布日期:2022-04-27 12:56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工业生产中,在一些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高压蒸汽,高压蒸汽携带大量的热能,实现对高压蒸汽的余热回收利用,是能源二次利用的重要方式,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能减排,并减少企业开支等目的。
3.但是,目前市场上多数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功能性都比较单一,使用起来也非常不便,传统的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大多只能初步吸收蒸汽中携带的高温热量,蒸汽的低温热量会直接排放,导致余热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把待排放的蒸汽中的热量回收利用,节省资源。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锅炉、储水罐和连接在所述锅炉与储水罐之间的供水管道,还包括换热箱、冷水罐、连接在所述锅炉与所述换热箱之间的蒸汽回收管道、连接在所述换热箱与所述储水罐之间的排气管道、设置在所述换热箱内的换热板、设置在所述换热板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换热板内并连接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的换热通道、连接在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冷水罐之间的进水管道以及连接在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储水罐之间的出水管道。
6.作为优选,所述换热板呈前后间隔分布,且相邻两块所述换热板之间呈上下交错分布。
7.作为优选,相邻两块所述换热板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
8.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储水罐的底部。
9.作为优选,所述储水罐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处设置有控制阀门。
10.作为优选,所述储水罐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海绵。
11.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箱与所述冷水罐之间还连接有排水管道。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将蒸汽从蒸汽回收管道注入换热箱内,进入储水罐内的冷水则会通过换热板吸收蒸汽的热量,剩余的蒸汽则注入储水罐内,可充分彻底的利用蒸汽余热储水罐内的水温升高,从而可高效的利用高压蒸汽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锅炉,2-储水罐,3-换热箱,4-换热板,401-换热通道,402-进水口,403-出
水口,5-冷水罐,6-供水管道,7-蒸汽回收管道,8-进水管道,9-出水管道,10-排气管道,11-排水管道,12-排气口,13-水泵,14-蒸汽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8.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锅炉1、储水罐2、换热箱3和冷水罐5。锅炉1与储水罐2之间连接有供水管道6,锅炉1与换热箱3之间连接有蒸汽回收管道7。换热箱3与储水罐2之间连接有排气管道10,排气管道10的一端连接在储水罐2的底部。
19.换热箱3内设置有换热板4,换热板4呈前后间隔分布,且相邻两块换热板4之间呈上下交错分布,在换热箱3内形成供蒸汽流通的通道。如图2所示,换热板4为金属板,内部为中空结构,其内具有供冷水流通的换热通道401。换热板4的上端设置有进水口402,下端设置有出水口403,进水口402和出水口403与换热通道401连通。相邻两块换热板4之间的换热通道401通过连接管连通,即前一块换热板4的出水口403与后一块换热板4的进水口402通过连接管连通。其中换热板4与冷水罐5之间连接有进水管道8,进水管道8为连接在第一块换热板4的进水口402。换热板4与储水罐2之间连接有出水管道9,出水管道9连接在最后一块换热板4的出水口403。
20.储水罐2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12,排气口12处设置有控制阀门,用于控制排气口12的开关,从而控制储水罐2内的气压。
21.储水罐2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保温层的材质为海绵。
22.换热箱3与冷水罐5之间还连接有排水管道11,用于排出换热箱3的冷凝水。其中供水管道6、进水管道8和排水管道11均安装有水泵13,蒸汽回收管道7和排气管道10上均安装有蒸汽控制阀14。
23.在本实施例中,高压蒸汽从锅炉1内通过蒸汽回收管道7进入换热箱3内,与换热板4进行热交换,冷水则从冷水罐5内通过进水管道8进入换热板4内,从而对冷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通过出水管道9进入储水罐2内进行储存,而通入换热箱3内的蒸汽则通过排气管道10排入储水罐2内,使得蒸汽通入储水罐2内的热水中,充分利于蒸汽的余热。其中蒸汽在换热箱3内后凝结的冷凝水则通过排水管道11排入冷水罐5内重新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锅炉(1)、储水罐(2)和连接在所述锅炉(1)与储水罐(2)之间的供水管道(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箱(3)、冷水罐(5)、连接在所述锅炉(1)与所述换热箱(3)之间的蒸汽回收管道(7)、连接在所述换热箱(3)与所述储水罐(2)之间的排气管道(10)、设置在所述换热箱(3)内的换热板(4)、设置在所述换热板(4)上的进水口(402)和出水口(403)、设置在所述换热板(4)内并连接在所述进水口(402)与所述出水口(403)之间的换热通道(401)、连接在所述进水口(402)与所述冷水罐(5)之间的进水管道(8)以及连接在所述出水口(403)与所述储水罐(2)之间的出水管道(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4)呈前后间隔分布,且相邻两块所述换热板(4)之间呈上下交错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块所述换热板(4)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1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储水罐(2)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2)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口(12),所述排气口(12)处设置有控制阀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2)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材质为海绵。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3)与所述冷水罐(5)之间还连接有排水管道(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锅炉、储水罐和连接在锅炉与储水罐之间的供水管道,还包括换热箱、冷水罐、连接在锅炉与换热箱之间的蒸汽回收管道、连接在换热箱与储水罐之间的排气管道、设置在换热箱内的换热板、设置在换热板上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换热板内并连接在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换热通道、连接在进水口与冷水罐之间的进水管道以及连接在出水口与储水罐之间的出水管道。本实用新型可将蒸汽从蒸汽回收管道注入换热箱内,进入储水罐内的冷水则会通过换热板吸收蒸汽的热量,剩余的蒸汽则注入储水罐内,可充分彻底的利用蒸汽余热储水罐内的水温升高,从而可高效的利用高压蒸汽余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源消耗。源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贺建克 张伟峰 范志刚 高利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桐昆集团浙江恒腾差别化纤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09
技术公布日:202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