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热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68529发布日期:2022-09-20 21:3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热换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热换器。


背景技术:

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3.管壳式换热器工作时,冷热介质流体分别流过管程和壳程,两者之间通过换热管的管壁进行热交换,在换热过程中,冷热介质流体中
4.与换热管直接接触的只有最外侧的流体,而远离换热管的流体只能等温度慢慢扩散才能进行热交换,导致换热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热换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热换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新型热换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箱体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内固定连接有多个一号固定杆,多个所述一号固定杆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号扇叶,所述箱体内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杆,两个所述丝杆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二号固定杆,多个所述二号固定杆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二号扇叶,所述箱体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和靠近转杆的丝杆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转杆和另一个丝杆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所述丝杆中的一个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箱体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
8.优选的,所述换热管两端均贯穿箱体并延伸出一部分,且换热管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
9.优选的,多个所述一号固定杆均朝进气口倾斜设置,且一号固定杆均匀的上下错开排列。
10.优选的,两个所述滑板分别位于箱体内两端,且滑板两端均与箱体内顶部相接触,多个所述二号扇叶均面向换热管。
11.优选的,两个所述丝杆一端均贯穿箱体并延伸出一部分,两个所述齿轮相对应并相互啮合。
12.优选的,两个所述皮带轮相对应,且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蜗轮和蜗杆相对应并相互啮合。
13.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一种新型热换器,设置换热管、一号扇叶、二号扇叶、滑板和齿轮,便于有效的进行
热交换,当热空气在换热管中流通时会吹动一号扇叶转动,从而搅动热空气,使外围的热空气和中间的热空气进行流动交换,这样可以加快热交换的效率,与此同时电机会带动相应的丝杆转动,丝杆转动会带动滑板做往复运动,滑板移动会带动箱体内的冷介质流体晃动,并且在滑板移动时在冷介质流体的带动下二号扇叶会转动,从而加块冷介质流体的流动,使冷介质流体的温度更加均匀,防止与换热管相接触的冷介质流体温度过高影响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竖向剖面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图。
20.图中:1、箱体;2、进水管;3、出水管;4、阀门;5、换热管;6、进气口;7、出气口;8、一号固定杆;9、一号扇叶;10、丝杆;11、滑板;12、二号固定杆;13、二号扇叶;14、转杆;15、齿轮;16、皮带轮;17、皮带;18、蜗轮;19、连接板;20、电机;21、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参照图1-4,一种新型热换器,包括箱体1,箱体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箱体1内设有换热管5,换热管5内固定连接有多个一号固定杆8,多个一号固定杆8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号扇叶9,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杆10,两个丝杆10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滑板11,滑板11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二号固定杆12,多个二号固定杆12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二号扇叶13,箱体1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14,转杆14和靠近转杆14的丝杆10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5,转杆14和另一个丝杆10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16,两个丝杆10中的一个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8,箱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0,电机2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多做陈述,电机2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21。
23.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可以得知,换热管5两端均贯穿箱体1并延伸出一部分,且换热管5两端分别为进气口6和出气口7,进水管2和出水管3上均设有阀门4。
24.进一步的,参照图3可和图4以得知,多个一号固定杆8均朝进气口6倾斜设置,且一号固定杆8均匀的上下错开排列。
25.进一步的,参照图4可以得知,两个滑板11分别位于箱体1内两端,且滑板11两端均与箱体1内顶部相接触,多个二号扇叶13均面向换热管5。
26.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4可以得知,两个丝杆10一端均贯穿箱体1并延伸出一部
分,两个齿轮15相对应并相互啮合。
27.进一步的,参照图1可以得知,两个皮带轮16相对应,且两个皮带轮16之间通过皮带17传动连接,蜗轮18和蜗杆21相对应并相互啮合。
28.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热空气会通过进气口6进入换热管5,当热空气在换热管5中流通时会吹动一号扇叶9转动,而一号扇叶9转动会搅动热空气,使外围的热空气和中间的热空气进行流动交换,并且这样所有的热空气都会有机会与换热管5直接接触,从而加快热交换的效率。
29.与此同时打开电机20,电机20会带动相应的丝杆10转动,然后在皮带轮16的带动下转杆14会跟着转动,由于转杆14与另一个丝杆10是通过齿轮15带动,因此两个丝杆10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两个滑板11的移动方向相反,由于电机20会定时正向转动和逆向转动,因此滑板11会做往复运动,滑板11移动会带动箱体1内的冷介质流体晃动,并且在滑板11移动时在冷介质流体的带动下二号扇叶13会转动,从而加块冷介质流体的流动,使冷介质流体的温度更加均匀,防止与换热管5相接触的冷介质流体温度过高影响换热效果。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热换器,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所述箱体(1)内设有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内固定连接有多个一号固定杆(8),多个所述一号固定杆(8)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号扇叶(9),所述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杆(10),两个所述丝杆(10)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滑板(11),所述滑板(11)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二号固定杆(12),多个所述二号固定杆(12)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二号扇叶(13),所述箱体(1)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和靠近转杆(14)的丝杆(10)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15),所述转杆(14)和另一个丝杆(10)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16),两个所述丝杆(10)中的一个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8),所述箱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5)两端均贯穿箱体(1)并延伸出一部分,且换热管(5)两端分别为进气口(6)和出气口(7),所述进水管(2)和出水管(3)上均设有阀门(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换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一号固定杆(8)均朝进气口(6)倾斜设置,且一号固定杆(8)均匀的上下错开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换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板(11)分别位于箱体(1)内两端,且滑板(11)两端均与箱体(1)内顶部相接触,多个所述二号扇叶(13)均面向换热管(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换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丝杆(10)一端均贯穿箱体(1)并延伸出一部分,两个所述齿轮(15)相对应并相互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热换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皮带轮(16)相对应,且两个皮带轮(16)之间通过皮带(17)传动连接,所述蜗轮(18)和蜗杆(21)相对应并相互啮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热换器,包括箱体,箱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箱体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内固定连接有多个一号固定杆,多个一号固定杆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一号扇叶,箱体内转动连接有两个丝杆,两个丝杆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滑板,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二号固定杆,多个二号固定杆一端均转动连接有二号扇叶,箱体一侧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和靠近转杆的丝杆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齿轮,转杆和另一个丝杆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丝杆中的一个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蜗轮,箱体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该装置能够更为有效的进行热交换,并且还能加快热交换的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常学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热拓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