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外机用降温蒸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57991发布日期:2022-07-06 01:1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空调外机用降温蒸发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外机降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延长空调外机使用寿命、降低空调外机周围环境温度和避免空调内机排水直接外排影响市政环境的空调外机用降温蒸发机构。


背景技术:

2.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在一些温度本身比较高的区域,在炎热的夏季,外部环境温度较高,空调外机由于自身零部件发热及外部高温环境影响停止运行的事故时有发生,空调外机使用寿命短,四周环境温度高。以重庆的夏季为例,空调外机的壳体温度一般在60至80摄氏度左右,空调外机四周的温度在45至63摄氏度左右。
3.同时,现有结构的空调内机的排水管一般都是直接接入下水管或外置外墙上,外置外墙时,一般直接排在市政道路上,这就是人们往往在市政道路上行走时被空调外排水淋湿身体的原因,影响市政环境。现有结构的空调内机的冷凝排水没有被充分利用,浪费了冷凝水。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空调外机周围环境温度、避免空调内机排水直接外排影响市政环境和延长空调外机使用寿命的空调外机用降温蒸发机构。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空调外机用降温蒸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的内腔的后部用于罩住空调外机,所述壳体的内腔的前部设置有起风机构;
7.所述起风机构又包括支撑架,该支撑架固定在壳体的内壁上,在支撑架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转轴,在转轴的外壁上均布有至少三片螺旋叶片;
8.在壳体的前侧板上设置有过风孔,在壳体的前侧板上的外板面的下部固定有集水槽;
9.所述壳体的左侧板的内板面上、和/或右侧板的内板面上、和/或顶板的内板面上均固定有吸热箱,该吸热箱的内腔通过旁通管与外接管连通,使用时,该外接管与空调内机的排水管连通,在吸热箱上设置有喷水管,该喷水管位于螺旋叶片的后方。
10.由于上述结构,降低了空调外机周围环境温度、避免了空调内机排水直接外排影响市政环境和延长了空调外机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热箱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框图;
1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6.1、壳体;2、起风机构;3、支撑架;4、转轴;5、螺旋叶片;6、前侧板;7、过风孔;8、集水槽;9、左侧板;10、顶板;11、吸热箱;12、旁通管;13、外接管;14、喷水管;15、隔水板;16、容水腔;17、排水处理水管;18、雾化器;19、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器;20、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8.参见附图1至4,附图中所述的空调外机用降温蒸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该壳体1的内腔的后部用于罩住空调外机,所述壳体1的内腔的前部设置有起风机构2;
19.所述起风机构2又包括支撑架3,该支撑架3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在支撑架3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转轴4,在转轴4的外壁上均布有至少三片螺旋叶片5;
20.在壳体1的前侧板6上设置有过风孔7,在壳体1的前侧板6上的外板面的下部固定有集水槽8;
21.所述壳体1的左侧板9的内板面上、和/或右侧板的内板面上、和/或顶板10的内板面上均固定有吸热箱11,该吸热箱11的内腔通过旁通管12与外接管13连通,使用时,该外接管13与空调内机的排水管连通,在吸热箱11上设置有喷水管14,该喷水管14位于螺旋叶片5的后方。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内机的冷凝水经过吸热箱11带走空调外机足够多的热量,最大程度上的降低空调外机的温度,有效保证空调外机的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吸热后的水经过喷水管14喷洒在螺旋叶片5上,螺旋叶片5随空调外机吹风机的吹动而转动,将喷水管14喷洒出的水在外部温度、空调外机温度和螺旋叶片5风力共同作用下形成水雾对空调外机四周进行降温,多余的水落入集水槽8进行自然蒸发降温。
22.为保证空调内机的冷凝水带走空调外机足够多的热量,最大程度上的降低空调外机的温度,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吸热箱11的内腔中设置有至少三块隔水板15,相邻两隔水板15之间形成独立的容水腔16,相邻两容水腔16收尾贯通,使得旁通管12至喷水管14之间形成单向流道。
23.为避免集水槽8中的积水过多外溢造成高空洒水影响市政环境,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集水槽8的内腔通过排水处理水管17与雾化器18连通,该雾化器18与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器19电性连接,该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器19与液位传感器20电性连接,该液位传感器20固定在集水槽8的内壁中,所述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器19与空调外机的供电输入端子电性连接。
24.为便于装卸雾化器18和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器19,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雾化器18和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器19均固定在壳体1的侧壁的外板面上。
25.为保证经过过风孔7的水雾的扩散及蒸发速度,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过风孔7的直径大于空调外机的出风孔的直径。
26.有关程控的描述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方案,有关程控的技术特征采用市售产品。
27.以上所述的仅是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
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外机用降温蒸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该壳体(1)的内腔的后部用于罩住空调外机,所述壳体(1)的内腔的前部设置有起风机构(2);所述起风机构(2)又包括支撑架(3),该支撑架(3)固定在壳体(1)的内壁上,在支撑架(3)上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转轴(4),在转轴(4)的外壁上均布有至少三片螺旋叶片(5);在壳体(1)的前侧板(6)上设置有过风孔(7),在壳体(1)的前侧板(6)上的外板面的下部固定有集水槽(8);所述壳体(1)的左侧板(9)的内板面上、和/或右侧板的内板面上、和/或顶板(10)的内板面上均固定有吸热箱(11),该吸热箱(11)的内腔通过旁通管(12)与外接管(13)连通,使用时,该外接管(13)与空调内机的排水管连通,在吸热箱(11)上设置有喷水管(14),该喷水管(14)位于螺旋叶片(5)的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用降温蒸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箱(11)的内腔中设置有至少三块隔水板(15),相邻两隔水板(15)之间形成独立的容水腔(16),相邻两容水腔(16)收尾贯通,使得旁通管(12)至喷水管(14)之间形成单向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用降温蒸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8)的内腔通过排水处理水管(17)与雾化器(18)连通,该雾化器(18)与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器(19)电性连接,该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器(19)与液位传感器(20)电性连接,该液位传感器(20)固定在集水槽(8)的内壁中,所述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器(19)与空调外机的供电输入端子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外机用降温蒸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18)和具有plc控制片的控制器(19)均固定在壳体(1)的侧壁的外板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用降温蒸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风孔(7)的直径大于空调外机的出风孔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外机降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外机用降温蒸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的内腔的后部用于罩住空调外机,所述壳体的内腔的前部设置有起风机构;在壳体的前侧板上设置有过风孔,在壳体的前侧板上的外板面的下部固定有集水槽;所述壳体的左侧板的内板面上、和/或右侧板的内板面上、和/或顶板的内板面上均固定有吸热箱。本实用新型降低了空调外机周围环境温度、避免了空调内机排水直接外排影响市政环境和延长了空调外机使用寿命。调外机使用寿命。调外机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雷婷 赵卓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渝中区曾家岩小学校
技术研发日:2021.12.07
技术公布日:2022/7/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