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3794发布日期:2024-03-05 15:2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1、作为提高制冷循环装置的热交换器的性能的手段,提出了传热管的多列化。由于热交换器被安装于有限的空间中,因此,通过进行多列化,能够提高传热管的安装密度,并且能够扩大传热面积。例如,日本特开2014-40983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空调装置的室内单元的热交换器具有多列化的传热管。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409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在具有多列化的传热管的热交换器中使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情况下,由于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中产生温度分布的影响,当制冷剂与空气流并行地流动时,会产生热交换损失。在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时和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时,在热交换器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方向相反。因此,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任一方中与空气流并行地流动。因此,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的任一方中热交换效率降低。

3、本公开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使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同时能够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平均地确保热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器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本公开的热交换器具备:第1传热部,其具有多个第1传热管;以及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其在第1传热部的多个第1传热管中流动。多个第1传热管排列配置成一列。第1传热部具有以在多个第1传热管中流动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流与在第1传热部中流动的空气流垂直的方式配置的多个第1传热管。

6、发明效果

7、根据本公开的热交换器,在使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的同时能够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平均地确保热交换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5.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具备:


技术总结
热交换器(HE)具备:第1传热部(HP1),其具有多个第1传热管(T1);以及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其在第1传热部(HP1)的多个第1传热管(T1)中流动。多个第1传热管(T1)排列配置成一列。第1传热部(HP1)具有以在多个第1传热管(T1)中流动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流与在第1传热部(HP1)中流动的空气流垂直的方式配置的多个第1传热管(T1)。

技术研发人员:松田拓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