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27595发布日期:2023-11-04 20:4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空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的空气处理设备,基本都是依靠风轮实现送风,引发气流与换热器交换热量,并将换热后的气流吹回室内,从而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然而,风轮的送风噪音较大、体积较大、重量较大、造型难以改变、功耗较大、送风风感不佳,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在于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设备,所述空气处理设备可以降低送风噪音,而且送风单元的体积小、重量轻、造型灵活、功耗低、送风风感好。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具有进风区域和出风区域;送风部件,所述送风部件设于所述壳体部件内,所述送风部件包括一个或者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振动片,所述送风部件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适于驱动所述振动片往复振动,以引发气流从所述进风区域向所述出风区域流动形成气流路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设于所述壳体部件内,且用于对流经所述气流路径的气流进行调节。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设备,可以通过送风部件代替风轮送风,从而可以降低送风噪音,而且送风单元的体积小、重量轻、造型灵活、功耗低、送风风感好。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部件包括:上游送风组件,所述上游送风组件位于从所述进风区域到所述调节部件之间的上游气流路径上,且包括一个或者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所述振动片;和/或下游送风组件,所述下游送风组件位于从所述调节部件到所述出风区域之间的下游气流路径上,且包括一个或者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所述振动片。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游送风组件和所述下游送风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送风组,所述送风组包括同级设置的多个所述振动片。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游送风组件和所述下游送风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沿从所述进风区域到所述出风区域的气流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所述送风组。

7、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送风组包括至少一个送风排,所述送风排包括沿第一轨迹线间隔开排列的多个所述振动片,所述第一轨迹线为直线、或曲线、或直线与直线的结合、或直线与曲线的结合。

8、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送风组包括沿第二轨迹线间隔开排列的多个所述送风排,所述第二轨迹线为直线、或曲线、或直线与直线的结合、或直线与曲线的结合,所述第二轨迹线与所述第一轨迹线不重合。

9、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排为第一类送风排,所述第一类送风排中的各所述振动片的振动方向相同,和/或,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排为第二类送风排,所述第二类送风排中的至少两个所述振动片的振动方向不同。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类送风排中的所述振动片的振动方向为所述第一类送风排的振动方向,至少一个所述送风组包括至少两个振动方向相同的所述第一类送风排;和/或,至少一个所述送风组包括至少两个振动方向不同的所述第一类送风排。

11、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所述送风排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振动片的间距为5mm-20mm。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平板形态、多折形态或曲面形态的板式调节件,所述板式调节件的厚度小于等于100mm。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板式调节件的厚度小于等于30mm。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片的长度两端分别为根部和稍部,各所述振动片的根部设有所述驱动器,沿着从所述根部到所述稍部的方向,所述振动片显露于所述驱动器外的长度为l1,所述振动片与所述驱动器的整体长度为l2,所述送风部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l1为5mm-300mm,l2为20mm-400mm,l1/l2为0.5-0.9,所述振动片的厚度为5mm-100mm。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部件进一步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l1为10mm-280mm,l2为25mm-375mm,l1/l2为0.6-0.8,所述振动片的厚度为5mm-30mm。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用于对气流进行温度调节的温度调节装置、进行湿度调节的湿度调节装置、进行净化处理的净化装置、进行气味调节的气味调节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适于在送风模式下驱动所述振动片发生谐振。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送风模式下所述驱动器的谐振频率大于1hz。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送风模式下所述驱动器的谐振频率为1hz-100hz。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包括应用电、磁、机械、温度场中的至少一种驱动而实现往复运动的作动器。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包括压电作动器、电致伸缩作动器、磁致伸缩作动器、记忆合金作动器、机械作动器、伺服作动器和电流变流体作动器中的至少一种。

22、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送风组件和所述下游送风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送风组,所述送风组包括同级设置的多个所述振动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送风组件和所述下游送风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沿从所述进风区域到所述出风区域的气流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所述送风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送风组包括至少一个送风排,所述送风排包括沿第一轨迹线间隔开排列的多个所述振动片,所述第一轨迹线为直线、或曲线、或直线与直线的结合、或直线与曲线的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送风组包括沿第二轨迹线间隔开排列的多个所述送风排,所述第二轨迹线为直线、或曲线、或直线与直线的结合、或直线与曲线的结合,所述第二轨迹线与所述第一轨迹线不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排为第一类送风排,所述第一类送风排中的各所述振动片的振动方向相同,和/或,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排为第二类送风排,所述第二类送风排中的至少两个所述振动片的振动方向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送风排中的所述振动片的振动方向为所述第一类送风排的振动方向,至少一个所述送风组包括至少两个振动方向相同的所述第一类送风排;和/或,至少一个所述送风组包括至少两个振动方向不同的所述第一类送风排。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送风排中每相邻两个所述振动片的间距为5mm-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包括平板形态、多折形态或曲面形态的板式调节件,所述板式调节件的厚度小于等于10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调节件的厚度小于等于3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片的长度两端分别为根部和稍部,各所述振动片的根部设有所述驱动器,沿着从所述根部到所述稍部的方向,所述振动片显露于所述驱动器外的长度为l1,所述振动片与所述驱动器的整体长度为l2,所述送风部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l1为5mm-300mm,l2为20mm-400mm,l1/l2为0.5-0.9,所述振动片的厚度为5mm-10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部件进一步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中的至少一个:l1为10mm-280mm,l2为25mm-375mm,l1/l2为0.6-0.8,所述振动片的厚度为5mm-30m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用于对气流进行温度调节的温度调节装置、进行湿度调节的湿度调节装置、进行净化处理的净化装置、进行气味调节的气味调节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适于在送风模式下驱动所述振动片发生谐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模式下所述驱动器的谐振频率大于1hz。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模式下所述驱动器的谐振频率为1hz-100hz。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应用电、磁、机械、温度场中的至少一种驱动而实现往复运动的作动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压电作动器、电致伸缩作动器、磁致伸缩作动器、记忆合金作动器、机械作动器、伺服作动器和电流变流体作动器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设备,包括:壳体部件,所述壳体部件具有进风区域和出风区域;送风部件,所述送风部件设于所述壳体部件内,所述送风部件包括一个或者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振动片,所述送风部件还包括驱动器,所述驱动器适于驱动所述振动片往复振动,以引发气流从所述进风区域向所述出风区域流动形成气流路径;调节部件,所述调节部件设于所述壳体部件内,且用于对流经所述气流路径的气流进行调节。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处理设备,送风部件可以代替风轮送风,从而可以降低送风噪音,而且送风单元的体积小、重量轻、造型灵活、功耗低、送风风感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逸,李伯东,张明正,王慧锋,陈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