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加工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61120发布日期:2022-10-12 03:0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械加工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加工沥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等,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沥水装置对冲刷后的工件等进行沥水处理,使工件保持干燥,现有的机械加工沥水装置在使用时,大多直接将工件防止于网板上沥水,工件上附着的水珠难以掉落,从而大大延长工件的沥水时间,降低沥水效果,同时,现有的机械加工沥水装置通过工件自然风干,工件干燥及沥水的效率较低,从而大大降低了机械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机械加工沥水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机械加工沥水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输送带组件,所述支架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输送带组件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
6.底盘,所述底盘设置在支架的底端、输送带组件的正下方,输送带组件的输送带采用多孔结构;
7.筒体,所述筒体采用上下连通的结构,所述筒体的上端轴连接在支架上;
8.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支架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具备一个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筒体连接并驱动其转动;
9.转盘,所述转盘上阵列设置有通孔,所述转盘的外径小于等于筒体的内径;
10.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具备一个输出端,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转盘连接。
11.可选地,所述通孔采用矩形阵列、圆形阵列中的一种。
12.可选地,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减速电机、主动齿轮、转向齿轮组、往复传动机构,所述减速电机安装支架上,所述主动齿轮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键连接;
13.所述转向齿轮组由两个齿轮啮合,且两个齿轮均轴连接在支架上,所述转向齿轮组均与往复传动机构连接,所述往复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
14.可选地,所述转向传动组件由两个不完全齿轮和一个从动齿轮构成,两个所述不完全齿轮分别与转向齿轮组中的两个齿轮同轴键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且不同时与两个不完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与转轴键连接。
15.可选地,还包括加强沥水组件,所述加强沥水组件设置在支架上位于筒体正上方的位置。
16.可选地,所述加强沥水组件包括气泵、固定管、软管、调节组件、风干盘,所述固定管固定在支架上并与气泵的高压端连通,所述软管与固定管和风干盘连通,所述调节组件
安装在支架上与风干盘连通并用于调节其高度。
17.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由伺服电机、蜗杆、蜗轮、滚珠螺母和滚珠丝杠构成,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风干盘上,所述蜗杆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蜗轮与滚珠螺母键连接,所述滚珠螺母与滚珠丝杠螺纹配合,所述滚珠丝杠中空且间隙套在转轴的外表面。
18.可选地,所述风干盘采用圆盘状结构,且风干盘的底端设置有多个与外界连通的出风孔。
19.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20.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三驱动组件、转盘,通过第三驱动组件提供动力,通过减速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可以驱动转盘往复运动,实现上侧的工件进行往复沥水。
21.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驱动组件、筒体,通过第二驱动组件提供动力,带动筒体的摆动,且筒体的摆动与转盘的转动互不干扰,如此便可以一方面通过转盘将内侧的水甩向外侧,又通过筒体的摆动实现外侧的水可以在转盘和筒体的内壁出现缝隙时排出。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图1的另一种角度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中第三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中筒体的摆动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中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支架、2底盘、3输送带组件、4第一驱动组件、5第二驱动组件、6第三驱动组件、61减速电机、62主动齿轮、63不完全齿轮、64从动齿轮、65转向齿轮组、7固定架、8转盘、9转轴、10筒体、11固定管、12软管、13调节组件、131伺服电机、132蜗杆、133蜗轮、134滚珠丝杠、135滚珠螺母、14风干盘。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0.实施例1
31.参照图1到图4,一种机械加工沥水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上安装有输送带组件3,支架1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输送带组件3运动的第一驱动组件4,第一驱动组件4驱动输送带组件3运送机械零件,从而可以将机械零件运送至下一工位进行沥水处理。
32.底盘2设置在支架1的底端、输送带组件3的正下方,底盘2用于容纳落水,底盘2上还应设置阀门和排水管,用于排水。
33.输送带组件3的输送带采用多孔结构,参照图1,输送带采用多空结构可以使得液体从其上掉落,从而可以进行预沥水处理。
34.筒体10采用上下连通的结构,筒体10的上端轴连接在支架1上,上下连通的结构用于液体的排出。
35.第二驱动组件5安装支架1上,第二驱动组件5具备一个输出端,第二驱动组件5采用电机,第二驱动组件5的输出端与筒体10连接并驱动其转动,筒体10转动参照图4所示。
36.转盘8上阵列设置有通孔,转盘8的外径小于等于筒体10的内径。通孔采用矩形阵列、圆形阵列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圆形阵列。
37.第三驱动组件6安装在支架1上,第三驱动组件6具备一个输出端,第三驱动组件6的输出端通过转轴9与转盘8连接,第三驱动组件6包括减速电机61、主动齿轮62、转向齿轮组65、往复传动机构,减速电机61安装支架1上,主动齿轮62与减速电机61的输出轴键连接,转向齿轮组65由两个齿轮啮合,且两个齿轮均轴连接在支架1上,转向齿轮组65均与往复传动机构连接,往复传动机构与转轴9连接。值得一提的是,转向齿轮组65可以设置在往复传动机构的上侧也可以设置在其的下侧,设置在上侧可以避免遮挡转轴9,设置在下侧时主动齿轮62可以略微倾斜设置从而使得转轴9可以从转向齿轮组65的缝隙处穿过。
38.转向传动组件由两个不完全齿轮63和一个从动齿轮64构成,两个不完全齿轮63分别与转向齿轮组65中的两个齿轮同轴键连接,从动齿轮64与且不同时与两个不完全齿轮63啮合,从动齿轮64与转轴9键连接。
39.第三驱动组件6和转向传动组件结合后的原理如下:通过减速电机61提供动力,通过减速电机61带动主动齿轮62转动,主动齿轮52驱动转向齿轮组65运动,两个转向齿轮组65分别驱动两个不完全齿轮63交替与从动齿轮64啮合,从而实现从动齿轮64的往复转动,从动齿轮64最终驱动转轴9往复转动,转轴9驱动转盘10转动,从而可以带动运动至转盘8上侧的工件进行往复沥水。
40.当第一驱动组件5和第二驱动组件6同时转动时,参照图4所示,由于转盘8为圆盘,筒体10为圆桶,且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驱动组件中的轴与转盘8应位于同一平面,从而可以实现转盘8与筒体10的摆动互不干扰,如此便可以一方面通过转盘8将内侧的水甩向外侧,又通过筒体10的摆动实现外侧的水可以在转盘8和筒体10的内壁出现缝隙时排出。
41.实施例2
42.参照图5和图6,沥水装置还包括加强沥水组件,加强沥水组件设置在支架1上位于筒体10正上方的位置,加强沥水组件包括气泵、固定管11、软管12、调节组件13、风干盘14,固定管11固定在支架1上并与气泵的高压端连通,软管12与固定管11和风干盘14连通,调节组件13安装在支架1上与风干盘14连通并用于调节其高度。
43.调节组件13由伺服电机131、蜗杆132、蜗轮133、滚珠螺母135和滚珠丝杠134构成,伺服电机131安装在风干盘14上,蜗杆132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1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蜗杆132与蜗轮133啮合,蜗轮133与滚珠螺母135键连接,滚珠螺母135与滚珠丝杠134螺纹配合,滚珠丝杠134中空且间隙套在转轴9的外表面,滚珠丝杆134固定在支架1上。
44.调节组件13的原理如下:通过伺服电机131驱动蜗杆132转动,蜗杆132通过与蜗轮133的啮合实现滚珠螺母135的转动,滚珠螺母135通过与滚珠丝杆134的螺纹配合实现上下爬升,从而调节需要的高度,蜗杆132和蜗轮133还可以通过自锁避免调节后随便运动,
45.风干盘14采用圆盘状结构,且风干盘14的底端设置有多个与外界连通的出风孔,风干盘14与软管12连通后,通过气泵的气体对工件风干。
4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无法对所有实施方式予以穷举,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
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