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风组件、新风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9845发布日期:2024-01-16 11:4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进风组件、新风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家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风组件、新风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调器已经成为了人们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电设备;但空调器使用时需要密闭室内环境,由于长时间不通风,会导致室内的空气质量较差;为了在空调器的使用过程中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多的空调器具备了新风净化功能。

2、相关技术中,空调器内通常采用离心进风形式的新风组件,但新风组件的进风管在不扩墙孔时管径较小,为了满足新风组件所需的风量,进风管内气流的流动速度较高;高速气流集中流通至风机组件的过程中,容易在风机组件的进风口造成较大冲击,导致新风组件内的气流流动混乱,新风组件功率下降,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进风组件、新风组件及空调器。

2、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进风组件,包括:

3、进风腔体,所述进风腔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合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

4、所述进风腔体,包括:

5、第一进风口;

6、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进风腔体靠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内壁,且沿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延伸;

7、其中,所述进风腔体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不同;所述过流截面为:垂直于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的截面。

8、可选地,所述进风腔体,包括:

9、流通段,所述流通段的第一内壁形成有所述第一出风口;

10、其中,所述流通段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流通段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呈缩小趋势。

11、可选地,所述进风腔体,包括:

12、缓冲段,包括:

13、入风口,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一进风口连通;

14、送风口,与所述流通段连接,用于将缓冲段内流通的气流送入所述流通段;

15、其中,所述缓冲段的入风口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缓冲段的送风口的过风面积。

16、可选地,所述缓冲段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缓冲段内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呈增大趋势。

17、可选地,所述流通段呈螺旋形结构。

18、可选地,所述进风腔体,包括:

19、挡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处,且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二内壁连接,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限制气流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出。

20、可选地,所述进风组件,包括:

21、引风部,嵌入设置于所述进风腔体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

22、所述引风部,包括:

23、第二进风口,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一出风口连通;

24、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呈预设夹角。

25、可选地,所述进风组件,包括:

26、进风壳体,所述进风壳体内形成第二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进风腔体;

27、所述进风壳体具有新风入口,所述新风入口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一进风口连通。

2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组件,包括:

29、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示的进风组件;

30、出风蜗壳,与所述进风组件连接;所述出风蜗壳内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与所述进风组件内的进风腔体连通;

31、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内,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腔体流通至所述出风风道。

32、可选地,所述新风组件,包括:

33、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和所述进风腔体之间,用于对所述进风腔体流通至所述出风风道内的气流进行过滤。

3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

35、空调室内机;

36、以及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配合使用的空调室外机;

37、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38、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所示的新风组件,

39、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40、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进风组件的进风腔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合围,形成供气流环向流动的环流通道,使得进风管输出的高速气流会沿着所述环流通道进行环向流动,从而使得气流充满整个进风腔体;并利用沿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出风口,将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均匀流向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的不同位置,减少气流对风机组件的进风口的部分区域的冲击。

41、另外,所述进风腔体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不同,利用进风腔体本身的结构布局,对流通至不同位置的气流的流动速度进行不同程度的提升,以降低第一出风口的不同区域流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之间的差异,减少风机组件和进风组件内的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提升新风组件的功率。

4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段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缓冲段内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呈增大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段呈螺旋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组件,包括:

9.一种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组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组件,包括: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技术总结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进风组件、新风组件及空调器,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进风腔体,所述进风腔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合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进风腔体,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进风腔体靠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内壁,且沿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延伸;其中,所述进风腔体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不同;所述过流截面为:垂直于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的截面。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鸿,彭光前,李树云,余杰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