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及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27490发布日期:2023-04-06 01:13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及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尤其涉及一种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及基站。


背景技术:

1、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度加快,特别是5g等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应用,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大幅提升,数据中心也在快速发展,随着数据中心建设规模的越来越大,能耗也越来越高,而数据中心it设备将电能转化成热能,这些热能被空调系统散到环境中去,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尤其在使用蒸发冷却机组时。

2、现有蒸发冷却机组仅有供冷功能,而无供热功能,因此蒸发冷却机组的余热通常全部散发到环境中,造成了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及基站,解决了蒸发冷却机组的余热浪费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所述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蒸发冷却机组和热水模块。

4、蒸发冷却机组,包括第一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串联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入口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入口之间的管路导通或截断。

5、热水模块,包括:热水装置、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第二压缩机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中的制冷剂用于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中的制冷剂进行换热;所述第一换热通道通过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一控制阀并联;所述第二控制阀串联于所述第一支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支路导通或截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包括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所述第三换热通道中的制冷剂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中的水进行换热;所述第三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换热通道的入口通过管路连通;所述热水装置包括水泵和水箱;所述水箱包括出水口、回水口和排水口;所述回水口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入口与所述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连通;所述水泵串联于所述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所述排水口用于供应热水。

6、本发明的蒸发冷却机组管路中的制冷剂经过第一换热通道,并与第二换热通道中的制冷剂进行换热,第二换热通道中的制冷剂吸收热量蒸发成气态制冷剂后再次被第二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后流动至第三换热通道,并与第四换热通道中的水换热,给水加热,防止了蒸发冷却机组的热量浪费的同时降低了总能耗,有利于节能。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水模块还包括:第一节流装置,所述第一节流装置串联于所述第四换热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三换热通道的入口之间的管路上。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还包括通气管和补水口,所述通气管和所述补水口均位于水箱顶部。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三控制阀、氟泵模块、第四控制阀、第五控制阀和第六控制阀。

10、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串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之间的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控制阀之间的管路导通或截断;所述第三控制阀与所述第一支路串联。

11、氟泵模块,所述氟泵模块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第五控制阀并联;所述氟泵模块包括串联在所述第二支路上的氟泵和储液箱。

12、第四控制阀,所述第四控制阀串联于所述第二支路上,用于控制第二支路导通或截断。

13、第五控制阀,所述第五控制阀串联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入口的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压缩机的入口之间的管路导通或截断。

14、第六控制阀,所述第六控制阀通过第三支路与所述第一压缩机和所述第五控制阀并联,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支路导通或截断。

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蒸发冷却机组还包括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串联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五控制阀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与所述氟泵模块并联。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蒸发冷却机组还包括:空气-空气换热器和喷淋模块,所述喷淋模块包括水泵、水盘和喷淋装置,所述水泵与所述喷淋装置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空气-空气换热器的上方,所述水盘位于所述空气-空气换热器的下方。

17、所述空气-空气换热器用于使室内循环气流与室外循环气流进行热交换。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箱体,所述蒸发冷却机组、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均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热水装置位于所述箱体外。

19、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室内回风口、室内送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所述室外换热器用于对所述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之间的气体进行换热,所述室内换热器用于对所述室内回风口和所述室内送风口之间的气体进行换热。

2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室内回风口与所述室内送风口位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上,所述室外进风口位于与所述箱体的第二侧壁上,所述室外排风口位于所述箱体的顶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顶壁两两相邻。

21、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机房和通信设备,以及如上所述的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所述热水装置位于所述机房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模块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还包括通气管和补水口,所述通气管和所述补水口均位于水箱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机组还包括第二节流装置,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串联于所述第一控制阀与所述第五控制阀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二节流装置与所述氟泵模块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冷却机组还包括:空气-空气换热器和喷淋模块,所述喷淋模块包括水泵、水盘和喷淋装置,所述水泵与所述喷淋装置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空气-空气换热器的上方,所述水盘位于所述空气-空气换热器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还包括箱体,所述蒸发冷却机组、所述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均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热水装置位于所述箱体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回风口与所述室内送风口位于所述箱体的第一侧壁上,所述室外进风口位于与所述箱体的第二侧壁上,所述室外排风口位于所述箱体的顶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顶壁两两相邻。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房和通信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所述热水装置位于所述机房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及基站,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该带热水模块的空气调节系统包括:蒸发冷却机组,包括第一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第一控制阀;热水模块,包括热水装置、第一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第二压缩机和第二控制阀。第一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第一换热通道中的制冷剂用于与第二换热通道中的制冷剂进行换热。第二热交换器包括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第三换热通道中的制冷剂与第四换热通道中的水进行换热。其中,第一热交换器将蒸发冷却机组的余热回收,并用于给热水模块加热,解决了蒸发冷却机组余热浪费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飞,刘广红,贺晓,程序,李红霞,魏文豪,张琪,胡孝俊,吴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