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2.液冷散热方式一直以来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途径,如汽车、飞机引擎的散热。液体的散热速度远远大于空气,因此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往往具备不错的散热效果,同时在噪音方面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常见的液冷散热器的体积较大,占据空间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减小散热体积,提高散热效率。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本体,所述散热本体的外壳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环绕散热本体的轴心线排列;所述散热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壁,所述散热壁将散热腔体分隔成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散热腔室,所述散热腔室相互平行且呈六棱柱形;所述散热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流入接口,所述散热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流出接口,所述流入接口包括可供液体进入的第一段、与散热本体相接的第二段和连接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中间段,所述第一段、中间段、第二段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中间段内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中间段转动连接。
6.优选的是,所述中间段的内壁设置有环状支架,所述环状支架的中央设置有转轴,所述螺旋叶片与转轴相连。
7.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段与散热本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与散热本体的外形相贴合。
8.优选的是,所述中间段与第二段的相接处呈弧形。
9.优选的是,所述散热本体包括七个散热腔室,六个所述散热腔室环绕一个散热腔室。
10.优选的是,所述散热壁上设置有通孔。
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2.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本体,散热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壁,散热壁将散热本体分隔成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散热腔室,散热腔室相互平行且呈六棱柱形,充分利用空间,提高散热效率,形成狭长的结构,便于放置在没有足够预留空间的角落处,安置方便;散热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流入接口,散热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流出接口,流入接口包括可供液体进入的第一段、与散热本体相接的第二段和连接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中间段,第一段、中间段、第二段的直径依次增大,中间段内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中间段转动连接,避免循环冷却液无法进入散热本体边缘的散热腔室中的情况产生,通过散热翅片进行充分散热,改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1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的立体图;
15.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的剖切立体图;
16.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的剖视图;
17.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的隐藏流入接口和流出接口的立体图。
18.其中:1、散热本体;11、散热壁;12、散热腔室;13、通孔;2、散热翅片;3、流入接口;31、第一段;32、第二段;33、中间段;4、流出接口;5、螺旋叶片;6、环状支架;7、转轴;8、密封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0.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1.如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本体1,散热本体1的外壳上具有若干散热翅片2,散热翅片2环绕散热本体1的轴心线排列,形成均匀向外辐射的环状。如附图2所示,散热本体1的内部形成有散热壁11,散热壁11将散热本体1分隔成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散热腔室12,散热腔室12相互平行且呈六棱柱形,散热本体1的外形即为多个六棱柱堆叠形成的外形。充分利用空间,提高散热效率,形成狭长的结构,便于放置在没有足够预留空间的角落处,安置方便。本实施例中的散热本体1共包括七个散热腔室12,六个散热腔室12环绕一个散热腔室12,根据需求也可以制出更多散热腔室12提高散热效率。
22.如附图3所示,散热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流入接口3,散热本体1的另一端安装有流出接口4,流入接口3和流出接口4均与管道相连,循环冷却液通过管道从流入接口3进入散热本体1从流出接口4离开。流入接口3包括可供液体进入的第一段31、与散热本体1相接的第二段32和连接第一段31与第二段32的中间段33,第一段31、中间段33、第二段32的直径依次增大,中间段33与第二段32的相接处呈弧形,第二段32与散热本体1之间安装有密封块8,密封块8与散热本体1的外形相贴合。流出接口4的外形与流入接口3相近。
23.中间段33内安装有螺旋叶片5,螺旋叶片5与中间段33转动连接。如附图4所示,中间段33的内壁安装有环状支架6,环状支架6的中央安装有转轴7,螺旋叶片5与转轴7相连。循环冷却液流经螺旋叶片5时搅动产生离心力从直径较小的中间段33内扩散到直径较大的第二段32内,接着对接进入散热本体1的各个散热腔室12中进行充分散热,以免循环冷却液无法进入散热本体1边缘的散热腔室12中影响散热效果。散热壁11上加工有通孔13,使循环
冷却液可以在各个散热腔室12中流通进行充分扩散,以免液体流动不均匀。
24.使用时循环冷却液通过管道进入流入接口3,经过中间段33内的螺旋叶片5的搅动进入散热本体1分散至各个散热腔室12中,在散热壁11的通孔13的作用下使各个散热腔室12内的液体均匀扩散,将热量传导到散热本体1的外壳上,由散热翅片2将热量扩散到空气中,循环冷却液从流出接口4离开完成散热。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一种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本体,所述散热本体的外壳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环绕散热本体的轴心线排列;所述散热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壁,所述散热壁将散热本体分隔成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散热腔室,所述散热腔室相互平行且呈六棱柱形;所述散热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流入接口,所述散热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流出接口,所述流入接口包括可供液体进入的第一段、与散热本体相接的第二段和连接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中间段,所述第一段、中间段、第二段的直径依次增大,所述中间段内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中间段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的内壁设置有环状支架,所述环状支架的中央设置有转轴,所述螺旋叶片与转轴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与散热本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与散热本体的外形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与第二段的相接处呈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本体包括七个散热腔室,六个所述散热腔室环绕一个散热腔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壁上设置有通孔。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冷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包括散热本体,所述散热本体的外壳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环绕散热本体的轴心线排列;所述散热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壁,所述散热壁将散热本体分隔成沿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散热腔室,所述散热腔室相互平行且呈六棱柱形;所述散热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流入接口,所述散热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流出接口,所述流入接口包括可供液体进入的第一段、与散热本体相接的第二段和连接第一段与第二段的中间段,第一段、中间段、第二段的直径依次增大,中间段内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中间段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空间,螺旋叶片与中间段转动连接,通过散热翅片进行充分散热,改善散热效果。改善散热效果。改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 赵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江明凯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11
技术公布日:2022/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