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U形弯的支撑导流防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41726发布日期:2023-01-06 21:0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U形弯的支撑导流防漏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u形弯的支撑导流防漏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u形弯段的支撑导流防漏结构。


背景技术:

2.穿流换热器作为小压降气体换热器的主要传热设备,存在壳程流体偏流、短路和传热效率低等问题。目前穿流换热器主要分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和u形管式换热器。穿流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和浮头式换热器换热管采用直管,当壳程结构合理设置时壳程流体偏流、短路和传热效率低等问题并不严重。但当使用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结构时,由于u形弯管段的存在,u形弯管与壳体封头间间隙大,壳程流体易产生流体漏流和短路。常用的防漏流和短路方法是在u形弯管段采用增加一块全支撑板的结构,这种结构虽可以防止u形弯管段的流体短路,但全支撑板也完全阻断了壳程流体流向u形弯管段,使u形弯管段没有起到传热作用,并由于流通面积的减小,也增大了流体的压降,降低了换热器的整体传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u形弯管段的支撑导流防漏结构,可解决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u形弯管段的流体短路或漏流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u形弯的支撑导流防漏结构,该支撑导流防漏结构主要包括导流支撑板、u形导流防漏板,支撑密封板和密封弹性垫;导流支撑板安装于换热管束上并通过其下部的导流支撑板导轨安装孔和换热器壳体内壁上的导轨滑动配合;导流支撑板置于u形换热管束u形弯的前端,u形导流防漏板一端和导流支撑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密封弹性垫搭接于支撑密封板的u 形槽内;所述导流支撑板下部设有下导流口,上部设有上导流口。
6.所述u形导流防漏板的u形导流防漏区与换热器u形换热管束的u形弯配做而成,并与u形换热管束间留有5~6mm的间隙。
7.所述支撑密封板上设有加强定位板,该加强定位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换热器壳体上。
8.所述导流支撑板上的换热管孔管桥上设有导流孔。
9.本实用新型解决了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u形弯管段的流体短路或漏流问题。降低了壳程流体的压降,使u形弯管段参与换热,增大了换热器的传热效率。本实用新型在制造公差存在的前提下,使u形管束在安装导流防漏结构后仍然可在壳体内自由伸缩。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安装密封方便,压降低、传热效率高。使用本实用新型的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可降低壳程流体压降15%以上,增加换热器传热效率10%以上。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图1的俯视剖面图;
12.图3为带有本实用新型结构的u形管穿流换热器;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1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u形导流防漏板结构示意图;
15.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密封板结构示意图;
16.图7为图6的侧视剖面图;
17.图中标号:管箱1、管程进口2、换热器壳体3、壳程出口4、u形换热管束5、支撑导流防漏结构6、支座7、壳程进口8、管程出口9、导流支撑板10、u形导流防漏板11、支撑密封板12、密封弹性垫13、上导流口14、导流孔15、导流支撑板导轨安装孔16、下导流口17、导流支撑板换热管孔18、u形导流防漏板与导流支撑板的连接端19、u形导流防漏区20、u形导流防漏板与支撑密封板的连接端21、加强定位板22、u形槽24。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参照图1至图7,一种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u形弯的支撑导流防漏结构,该支撑导流防漏结构6主要包括导流支撑板10、u形导流防漏板11,支撑密封板12和密封弹性垫13;导流支撑板10安装于换热管束上并通过其下部的导流支撑板导轨安装孔16和换热器壳体内壁上的导轨滑动配合且导流支撑板10的周边外缘和壳体内壁接触滑动;导流支撑板10置于u形换热管束u形弯的前端,u形导流防漏板11一端和导流支撑板10连接,另一端通过密封弹性垫13搭接于支撑密封板的u 形槽24内;所述u形导流防漏板11的前后端为自由端并与壳体内壁接触滑动;所述导流支撑板10下部设有下导流口17,上部设有上导流口14。下导流口17利于壳程流体流入u形弯管段,使其参与传热。上导流口14利于流体流出u形弯管段。密封弹性垫13采用一些软填料密封,如石棉、珍珠棉等,形成一种柔性可伸缩的密封结构,使u形导流防漏板11可自由在u形槽内伸缩,从而实现u形管束在壳体内的自由伸缩,并使壳程流体不易产生漏流。
20.该结构可将壳程流体导向至u形弯管部分,使u形弯部分换热管充分参与换热。进而降低壳程流体压降、并增加换热器传热效率。
21.u形导流防漏板11的u形导流防漏区20与换热器u形管束的u形弯配做而成,可消除制造公差的影响,并与u形管束间留有5~6mm的间隙,即保证了u形导流防漏板的顺利安装又使壳程流体不易产生漏流。
22.支撑密封板12上设有加强定位板22,该加强定位板22的另一端连接于换热器壳体上。加强定位板22充当支撑密封板的加强筋,并使支撑密封板12定位于换热器壳体上。
23.所述导流支撑板10上的换热管孔管桥上设有导流孔15。导流孔15利于壳程流体流入u形弯管段,使其参与传热。
24.支撑导流防漏结构6安装于u形管穿流换热器的u形弯管段,其导流支撑板10兼作为u形换热管束5的支撑板,u形导流防漏板11与u形换热管束5的u形弯管部相互配合,即使壳程流体导入u形弯管段,又防止了壳程流体沿换热器壳体3与u形管束5间的间隙漏流。壳
程流体由壳程进口8流入,流入后沿u形换热管束5轴向均匀分布,当到达换热管后段时,沿导流支撑板下导流口17和其上的导流孔15流入u形弯管段,在u形导流防漏板11和支撑密封板12的共同作用下,使u形弯管段参与换热。在u形弯管段,参与传热后的壳程流体经导流支撑板的上导流口14汇集到壳程出口4流出换热器。


技术特征:
1.一种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u形弯的支撑导流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导流防漏结构(6)主要包括导流支撑板(10)、u形导流防漏板(11),支撑密封板(12)和密封弹性垫(13);导流支撑板(10)安装于换热管束上并通过其下部的导流支撑板导轨安装孔(16)和换热器壳体内壁上的导轨滑动配合;导流支撑板(10)置于u形换热管束u形弯的前端,u形导流防漏板(11)一端和导流支撑板(10)连接,另一端通过密封弹性垫(13)搭接于支撑密封板的u 形槽(24)内;所述导流支撑板(10)下部设有下导流口(17),上部设有上导流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u形弯的支撑导流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导流防漏板(11)的u形导流防漏区(20)与换热器u形换热管束的u形弯配做而成,并与u形换热管束间留有5~6mm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u形弯的支撑导流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密封板(12)上设有加强定位板(22),该加强定位板(22)的另一端连接于换热器壳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u形弯的支撑导流防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支撑板(10)上的换热管孔管桥上设有导流孔(15)。

技术总结
一种U形管式穿流换热器U形弯的支撑导流防漏结构,该支撑导流防漏结构主要包括导流支撑板、U形导流防漏板,支撑密封板和密封弹性垫;导流支撑板安装于换热管束上并通过其下部的导流支撑板导轨安装孔和换热器壳体内壁上的导轨滑动配合;导流支撑板置于U形换热管束U形弯的前端,U形导流防漏板一端和导流支撑板连接,另一端通过密封弹性垫搭接于支撑密封板的U形槽内;所述导流支撑板下部设有下导流口,上部设有上导流口。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支撑U形管束的弯管段,同时降低了壳程流体阻力降,又可以充分利用U形弯管段换热管传热面积、提高了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高了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高了换热器的传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满 赵国栋 田冲 张富 马金伟 解德甲 邢玲 赵厦 李晓峰 孟岳 王文娇 张楠楠 郝元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8
技术公布日:2023/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