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气库空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32773发布日期:2022-09-06 22:28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气库空冷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冷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气库空冷器。


背景技术:

2.集配站输送来的高温气液一般在25℃~50℃,比如油、气、水、甲醇等,需要先进入空冷器空冷到20℃~-15℃,不低于-18℃,再输送至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储气库,即储存天然气的“容器”,是将分离得到的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空间而形成的一种人工气田或气藏。其中,空冷器一般设置于构架上,构架由多个立柱、支撑杆或者支撑板等焊接在一起,这样方式不便于进行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气库空冷器,可以将流入空冷器内的介质进行冷却,而且具有结构稳定、便于组装的特点。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5.一种储气库空冷器,包括构架、管束部件和风机。
6.构架包括四个侧板、八个角撑、一个环形防护板、四个矩阵分布的立柱,侧板通过多个螺栓连接于相邻两个立柱之间,对角线位置的两个立柱通过支撑板连接,环形防护板、风机设于支撑板上,且风机位于环形防护板内,每一个侧板底部通过两个角撑连接于对应的立柱。
7.管束部件包括管箱、多组波形压条、多个换热管,管箱底部和顶部均开口设置,多个换热管阵列于管箱内,两排换热管之间通过一组波形压条隔开,管束部件装配于构架顶部。
8.进一步的,环形防护板顶部外周与侧板之间通过密封板封闭连接。
9.进一步的,在角撑对应的安装位置上,侧板底部焊接有第一卡板,立柱侧壁焊接有第二卡板,第一卡板、第二卡板朝构架内的一侧开口设置,角撑两端分别装配于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内。
10.进一步的,两个立柱相对的侧壁设有限位槽,限位槽顶部与外界连通,侧板两端设有凸板,凸板设于限位槽内,且通过螺栓固定。
11.进一步的,管箱顶部设有百叶窗。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多个换热管阵列于管箱内,两排换热管之间通过一组波形压条隔开,波形压条起到分隔、固定换热管的作用;使用时,待冷却的介质在换热管内流通,利用风机将热量散发出去,从而达到冷却效果。
14.2、设置8个角撑;对角线位置的两个立柱通过支撑板连接;角撑两端分别装配于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内;两个立柱相对的侧壁设有限位槽,侧板两端的凸板设于限位槽内,且通过螺栓固定;以上方式使构架具有结构稳定、便于组装的特点。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的空冷器整体结构图;
16.图2为实施例的波形压条、换热管端部示意图;
17.图3为实施例的空冷器侧视图;
18.图4为实施例的构架仰视图;
19.图5为实施例的构架结构图;
20.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1.图7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8为实施例的立柱俯视图;
23.图9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24.图10为实施例的一排换热管连接示意图;
25.附图标记:管束部件-2、风机-3、管箱-21、波形压条-22、换热管-23、侧板-12、角撑-13、环形防护板-14、立柱-11、支撑板-16、密封板-141、第一卡板-122、第二卡板-112、限位槽-111、凸板-121。
具体实施方式
26.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气库空冷器,包括构架、管束部件2和风机3。
27.具体的,如图2所示,管束部件2包括管箱21、多组波形压条22、多个换热管23,管箱21底部和顶部均开口设置,管箱21顶部设有百叶窗,百叶窗可以用来调节空冷器的风量、保护换热管23、防止日光对换热管23的直照或冰雹打坏换热管23。多个换热管23阵列于管箱21内,两排换热管23之间通过一组波形压条22隔开,每一组波形压条22内包括若干波形压条22。安装时,先将一组波形压条22焊接于管箱21内,接着铺上一排换热管23,注意,最顶层的换热管23顶部也焊接一组波形压条22。
28.如图10所示,对于其中一排换热管23,相邻两个换热管23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当待冷却的介质输入空冷器后,会在所有换热管23内流通一圈后才流出去。
29.具体的,管束部件2和风机3均装配于构架,且管束部件2位于风机3上方。
30.具体的,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构架包括四个侧板12、八个角撑13、一个环形防护板14、四个矩阵分布的立柱11,侧板12两端通过多个螺栓连接于相邻两个立柱11之间,且侧板12顶部与立柱11顶部齐平,对角线位置的两个立柱11通过支撑板16连接,支撑板16两端通过螺钉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于立柱11,环形防护板14、风机3设于支撑板16上,且风机3位于环形防护板14内,环形防护板14顶部外周与侧板12之间通过密封板141封闭连接。
31.每一个侧板12底部通过两个角撑13连接于对应的立柱11,对于同一个侧板12上的两个角撑13,呈现“八”字形,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在角撑13对应的安装位置上,侧板12底部焊接有第一卡板122,立柱11侧壁焊接有第二卡板112,第一卡板122、第二卡板112朝构架内的一侧开口设置,角撑13两端分别装配于第一卡板122、第二卡板112内。安装时,可以先从内侧将角撑13装配于第一卡板122、第二卡板112内,然后通过螺钉加固。本实施例中的构架具有结构稳定、便于组装的特点。
32.更具体的,如图8和图9所示,两个立柱11相对的侧壁设有限位槽111,限位槽111顶部与外界连通,侧板12两端设有凸板121,凸板121设于限位槽111内,且通过螺栓固定。
33.更具体的,管箱21安装于立柱11、侧板12顶部,通过焊接、螺钉或者其他锁紧件进行固定都可以。
34.安装时,先装配好构架,将风机3安装于支撑板16上;将管束部件2安装于构架顶部;使用时,待冷却的介质在换热管23内流通,利用风机3将热量散发出去,从而达到冷却效果。
35.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并不表示是唯一的或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各种改变或同等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储气库空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管束部件(2)和风机(3);构架包括四个侧板(12)、八个角撑(13)、一个环形防护板(14)、四个矩阵分布的立柱(11),侧板(12)通过多个螺栓连接于相邻两个立柱(11)之间,对角线位置的两个立柱(11)通过支撑板(16)连接,环形防护板(14)、风机(3)设于支撑板(16)上,且风机(3)位于环形防护板(14)内,每一个侧板(12)底部通过两个角撑(13)连接于对应的立柱(11);管束部件(2)包括管箱(21)、多组波形压条(22)、多个换热管(23),管箱(21)底部和顶部均开口设置,多个换热管(23)阵列于管箱(21)内,两排换热管(23)之间通过一组波形压条(22)隔开,管束部件(2)装配于构架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库空冷器,其特征在于,环形防护板(14)顶部外周与侧板(12)之间通过密封板(141)封闭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库空冷器,其特征在于,在角撑(13)对应的安装位置上,侧板(12)底部焊接有第一卡板(122),立柱(11)侧壁焊接有第二卡板(112),第一卡板(122)、第二卡板(112)朝构架内的一侧开口设置,角撑(13)两端分别装配于第一卡板(122)、第二卡板(112)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库空冷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立柱(11)相对的侧壁设有限位槽(111),限位槽(111)顶部与外界连通,侧板(12)两端设有凸板(121),凸板(121)设于限位槽(111)内,且通过螺栓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库空冷器,其特征在于,管箱(21)顶部设有百叶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气库空冷器,包括构架、管束部件和风机。构架包括四个侧板、八个角撑、一个环形防护板、四个矩阵分布的立柱,侧板通过多个螺栓连接于相邻两个立柱之间,对角线位置的两个立柱通过支撑板连接,环形防护板、风机设于支撑板上,且风机位于环形防护板内,每一个侧板底部通过两个角撑连接于对应的立柱;管束部件包括管箱、多组波形压条、多个换热管,管箱底部和顶部均开口设置,多个换热管阵列于管箱内,两排换热管之间通过一组波形压条隔开,管束部件装配于构架顶部。可以将流入空冷器内的介质进行冷却,而且具有结构稳定、便于组装的特点。便于组装的特点。便于组装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曹金彬 孙智杰 李晓岚 高敏 樊均祥 贺悦 王芳 邓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简阳空冷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3
技术公布日:2022/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