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46024发布日期:2022-11-11 19:4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回转窑余热回收技术,尤其是一种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水泥生产中,回转窑炉是其最为主要的生产设备之一,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回转窑炉的体积较大,且需要具有一定的散热能力,因此其绝大多数的窑体均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虽然这种布局可以满足回转窑运行的需要,但却造成了回转窑运行过程中大量的热能被直接散失到空气中,热能的回收利用率极为低下。
3.因此可以利用回转窑筒体的表面辐射热将换热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热水可作为厂区使用,但是现有的回转窑筒体余热回收装置都是直接将换热水箱附着在回转窑筒体上,水箱内的水缺乏流动性,因此存在热水温度不均衡,导致使用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泥回转窑筒体,所述水泥回转窑筒体上套设有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的一端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内插入有注水管,所述换热水箱内设置有换热腔室,所述换热腔室包括第一换热腔室、第二换热腔室、第三换热腔室和第四换热腔室,所述换热腔室的两侧均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随着第一换热腔室、第二换热腔室、第三换热腔室和第四换热腔室依次升高,所述第四换热腔室的顶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插入有出水管。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腔室、第二换热腔室、第三换热腔室和第四换热腔室的规格相同。
8.进一步地,所述注水口和出水口的内沿均设置有密封圈。
9.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外接有抽水泵。
10.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水箱的内壁设置有导热层,所述换热水箱的外壁设置有隔热层。
11.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水箱的侧面设置有温度计。
12.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水箱上设置有观察口。
13.进一步地,所述换热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
1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水泥回转窑筒体上套设有换热水箱,便于将水泥回转窑筒体表面的余热将水转换成热水,并且换热水箱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换热腔室,使得水注入换热水箱后,通过连通孔逐次流动多个换热腔室,使得水加热更加均衡,避免水温忽高忽低,导致使用感受较差。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体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换热腔室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换热腔室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1.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实施例的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泥回转窑筒体1,水泥回转窑筒体1上套设有换热水箱2,换热水箱2的侧面设置有温度计222,换热水箱2上设置有观察口211,换热水箱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233,换热水箱1的一端开设有注水口3,注水口3内插入有注水管4,换热水箱1内设置有换热腔室5,换热腔室5包括第一换热腔室511、第二换热腔室522、第三换热腔室533和第四换热腔室544,换热腔室5的两侧均设置有连通孔6,连通孔6随着第一换热腔室511、第二换热腔室522、第三换热腔室533和第四换热腔室544依次升高,第四换热腔室544的顶端开设有出水口7,出水口7内插入有出水管8,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水泥回转窑筒体1上套设有换热水箱2,便于将水泥回转窑筒体1表面的余热将水转换成热水,并且换热水箱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换热腔室,使得水注入换热水箱2后,通过连通孔6逐次流动多个换热腔室,使得水加热更加均衡,避免水温忽高忽低,导致使用感受较差。
22.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换热腔室511、第二换热腔室522、第三换热腔室533和第四换热腔室544的规格相同。
23.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注水口3和出水口7的内沿均设置有密封圈,在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圈起到牢牢固定注水口3和出水口7与注水管4和出水管8之间的密封性。
24.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出水管8外接有抽水泵,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抽水泵和出水管8,将换热水箱2内的水导出。
25.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换热水箱2的内壁设置有导热层,换热水箱2的外壁设置有隔热层,在本实用新型中,换热水箱2靠近水泥回转窑筒体1的内壁设置有导热层,导热层的层板轻薄,受热均匀;换热水箱2远离水泥回转窑筒体1的外部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的层板加厚,减少热量散失。
26.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泥回转窑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回转窑筒体(1)上套设有换热水箱(2),所述换热水箱(2)的一端开设有注水口(3),所述注水口(3)内插入有注水管(4),所述换热水箱(2)内设置有换热腔室(5),所述换热腔室(5)包括第一换热腔室(511)、第二换热腔室(522)、第三换热腔室(533)和第四换热腔室(544),所述换热腔室(5)的两侧均设置有连通孔(6),所述连通孔(6)随着第一换热腔室(511)、第二换热腔室(522)、第三换热腔室(533)和第四换热腔室(544)依次升高,所述第四换热腔室(544)的顶端开设有出水口(7),所述出水口(7)内插入有出水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腔室(511)、第二换热腔室(522)、第三换热腔室(533)和第四换热腔室(544)的规格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口(3)和出水口(7)的内沿均设置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8)外接有抽水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2)的内壁设置有导热层,所述换热水箱(2)的外壁设置有隔热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2)的侧面设置有温度计(22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2)上设置有观察口(21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水箱(2)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23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生产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水泥回转窑筒体,所述水泥回转窑筒体上套设有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的一端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内插入有注水管,所述换热水箱内设置有换热腔室,所述换热腔室包括第一换热腔室、第二换热腔室、第三换热腔室和第四换热腔室,所述换热腔室的两侧均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随着第一换热腔室、第二换热腔室、第三换热腔室和第四换热腔室依次升高,所述第四换热腔室的顶端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内插入有出水管。口内插入有出水管。口内插入有出水管。


技术研发人员:陈克政 赵光辉 孙战军 裴洪 安亮拓 郭明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黄河同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2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