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0725发布日期:2023-05-25 00:4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电热炉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加热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电热炉。


背景技术:

1、电热炉作为用于食物、茶具加热的器具,根据其发热体的类型不同分为电陶炉和电磁炉等,其结构主要包括外壳、发热体、散热组件和控制电路模块等,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电热炉的散热效率,一般将散热的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侧部,即直接在客体的侧边开孔进行散热,由于电热炉的发热体一般需要较大面积的散热口才能满足散热需求,直接在电热炉侧部开孔作为散热口的方式并不美观,但是由于电热炉的结构特点,难以将散热口的位置隐藏。

2、因此,如何巧妙地改进电热炉的结构,在保证电热炉散热效率的同时,使电热炉的散热口得到隐藏,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巧妙地改进电热炉的结构,在保证电热炉散热效率的同时,使电热炉的散热口得到隐藏。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电热炉,其中,包括壳体和面板,所述面板连接于壳体上部,所述面板与壳体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缝隙处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开口。

4、进一步,上述电热炉结构中,所述壳体上部避开所述开口的位置设有用于与面板下部连接的凸出部。

5、进一步,上述电热炉结构中,所述壳体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开口设置在靠近壳体左后方边角处。

6、进一步,上述电热炉结构中,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壳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壳体的后侧。

7、进一步,上述电热炉结构中,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支撑脚垫。

8、进一步,上述电热炉结构中,所述壳体包括下盖、外装饰壳和上支架,所述下盖用于连接各元器件,所述外装饰壳连接于下盖的外侧,所述上支架连接于下盖的上部,所述凸出部设置于上支架的上沿。

9、进一步,上述电热炉结构中,所述开口处设有网格。

10、进一步,上述电热炉结构中,所述壳体的前部的合模线处设有氛围灯带。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面板和壳体之间留有缝隙,在缝隙处设置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作为壳体内部元器件的散热出风口,由于面板和壳体之间的缝隙使得面板具有悬浮于壳体上部的视觉效果,美观大气,还可在缝隙处设置氛围灯带,提升产品的高级感,由于环绕于壳体与面板之间的缝隙本身具有较大的面积,足以满足壳体内部的散热需要,不再需要额外在壳体侧部设出风孔,从而在保证电热炉散热效率的同时,使电热炉的散热口得到隐藏。



技术特征:

1.电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面板,所述面板连接于壳体上部,所述面板与壳体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缝隙处设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壳体上部避开所述开口的位置设有用于与面板下部连接的凸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开口设置在靠近壳体左后方边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壳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壳体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下部设有支撑脚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下盖、外装饰壳和上支架,所述下盖用于连接各元器件,所述外装饰壳连接于下盖的外侧,所述上支架连接于下盖的上部,所述凸出部设置于上支架的上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处设有网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部的合模线处设有氛围灯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加热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热炉,通过在面板和壳体之间留有缝隙,在缝隙处设置有与壳体内部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作为壳体内部元器件的散热出风口,由于面板和壳体之间的缝隙使得面板具有悬浮于壳体上部的视觉效果,美观大气,还可在缝隙处设置氛围灯带,提升产品的高级感,由于环绕于壳体与面板之间的缝隙本身具有较大的面积,足以满足壳体内部的散热需要,不再需要额外在壳体侧部设出风孔,从而在保证电热炉散热效率的同时,使电热炉的散热口得到隐藏。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禾器商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7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