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17410发布日期:2023-08-24 18:0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镀镍铜带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


背景技术:

1、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手机电池,蓝牙电池,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极耳分为三种材料,其中一种为铜镀镍(ni—cu)材料,它们都是由胶片和金属带两部分复合而成。

2、而在镀镍铜带的轧制加工中,影响铜带的轧制速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铜带表面的润滑是轧制速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提升铜带的轧制速度,通常会在铜带表面涂覆一层轧制油进行润滑,从而导致铜带在轧制加工后表面残留有一层湿润的轧制油流体影响铜带的收卷。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铜带轧制加工中,铜带表面会残留一层轧制油影响收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

2、一种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该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包括安装座、传输组件以及风干组件,其中,传输组件以及风干组件安装于安装座,铜带通过传输组件进行传输,风干组件沿铜带的传输方向设置于传输组件输出的一侧。

3、风干组件包括第一风干单元、第二风干单元以及风机,其中,第一风干单元以及第二风干单元沿铜带的传输方向设置于传输组件输出的一侧,风机安装于安装座的侧表面。

4、第一风干单元对应设置于铜带的顶侧,第二风干单元对应设置于铜带的底侧,风机的输出端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一风干单元以及第二风干单元。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风干单元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导管以及第一排风罩,其中,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对应连接于安装座的一侧表面,第一固定件的另一端套接于第一导管的外侧表面;第一导管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风机的输出端,第一导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排风罩的进风口;第一排风罩设置于铜带的顶侧,并且,第一排风罩的排风口对应朝向铜带的顶侧表面。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固定件分别与安装座以及第一导管转动连接。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风干单元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导管以及第二排风罩,其中,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对应连接于安装座的一侧表面,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套接于第二导管的外侧表面;第二导管的一端通过管道连接风机的输出端,第二导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排风罩的进风口;第二排风罩设置于铜带的底侧,并且,第二排风罩的排风口对应朝向铜带的底侧表面。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固定件分别与安装座以及第二导管转动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传输组件包括第一传输辊、第二传输辊、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其中,第一传输辊以及第二传输辊设置于安装座内部,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安装座外部的一侧表面,并且,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对应连接第一传输辊的转轴,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对应连接第二传输辊的转轴;第一传输辊以及第二传输辊相互平行设置,铜带由第一传输辊以及第二传输辊之间通过。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传输辊的侧表面抵接于铜带的顶侧表面,第二传输辊的侧表面抵接于铜带的底侧表面,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分别对应驱动第一传输辊以及第二传输辊进行相对反向转动,以此通过表面摩擦力对铜带进行传输。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安装座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设置。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传输辊的转轴的两端以及第二传输辊的转轴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于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相向侧的表面,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一支撑板背向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表面,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支撑板对应连接第一传输辊的转轴,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支撑板对应连接第二传输辊的转轴。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固定件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相背侧的表面,第一排风罩对应第一传输辊设置于铜带的顶侧;第二固定件分别连接于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相背侧的表面,第二排风罩对应第二传输辊设置于铜带的底侧;风机设置于第二支撑板背向第一支撑板一侧的表面。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通过传输组件对经过加工并且表面附着有油污的铜带进行传输,而风干组件沿铜带的传输方向设置于传输组件的输出一侧,从而对铜带顶侧表面以及铜带底侧表面的油污进行风干,以此加速铜带表面油污的挥发,进而使得铜带能够快速干燥并进行收卷。其中第一传输辊以及第二传输辊对应配合设置于铜带的顶底两侧表面,从而通过摩擦力对铜带进行稳定的传输;而第一排风罩以及第二排风罩同样对应设置于铜带的顶底两侧,以此分别对铜带的两侧表面进行风干;操作人员还能够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对分别第一排风罩以及第二排风罩相对铜带的距离以及出风角度进行独立调节,从而适应不同工况。



技术特征:

1.一种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传输组件以及风干组件,其中,所述传输组件以及所述风干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铜带通过所述传输组件进行传输,所述风干组件沿所述铜带的传输方向设置于所述传输组件输出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干单元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导管以及第一排风罩,所述第一固定件的一端对应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一导管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风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排风罩的进风口;所述第一排风罩设置于所述铜带的顶侧,所述第一排风罩的排风口对应朝向所述铜带的顶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分别与所述安装座以及所述第一导管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干单元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导管以及第二排风罩,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对应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另一端套接于所述第二导管的外侧表面;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风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排风罩的进风口;所述第二排风罩设置于所述铜带的底侧,所述第二排风罩的排风口对应朝向所述铜带的底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与所述安装座以及所述第二导管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第一传输辊、第二传输辊、第一驱动电机以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输辊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辊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外部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对应连接所述第一传输辊的转轴,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传输辊的转轴;所述第一传输辊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辊相互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辊的侧表面抵接于所述铜带的顶侧表面,所述第二传输辊的侧表面抵接于所述铜带的底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相互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辊转轴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传输辊转轴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向侧的表面,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背向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背侧的表面;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板相背侧的表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该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包括:安装座、传输组件以及风干组件,其中,传输组件以及风干组件安装于安装座,铜带通过传输组件进行传输,风干组件沿铜带的传输方向设置于传输组件输出的一侧。风干组件包括第一风干单元、第二风干单元以及风机,其中,第一风干单元以及第二风干单元沿铜带的传输方向设置于传输组件输出的一侧,风机安装于安装座的侧表面。本技术的铜带表面油污风干机构通过传输组件对经过加工并且表面附着有油污的铜带进行传输,而风干组件沿铜带的传输方向设置于传输组件的输出一侧,从而对铜带顶侧表面以及铜带底侧表面的油污进行风干。

技术研发人员:代永臣,徐明俊,雷小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岩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