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燃气节能生产的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62897发布日期:2023-04-18 18:33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燃气节能生产的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冷凝器,具体为一种工业燃气节能生产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1、燃气锅炉环保,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机动灵活,易实现自动化等特点,冷凝器,是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汽转变成液体,在燃气锅炉使用中,为了回收排放烟气中的热量,通常会在锅炉的烟气排放管道中串联设置冷凝器,这样能够吸收烟气排放管道中的热量,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2、传统的燃气锅炉冷凝器在热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无法收集,堆积在冷凝器中,容易造成内部污染,甚至内部配件损坏,因此需要使用者频繁清理,给使用者带来不便,难以满足使用者的日常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燃气节能生产的冷凝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工业燃气节能生产的冷凝器,包括器体,所述器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料底座,所述导料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收集装置,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有:

3、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顶部固定在导料底座的内部,所述集水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用于抽吸导料底座内冷凝水;

4、水压板,所述水压板的表面滑动连接在集水管的内壁,所述水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

5、抖料装置,所述抖料装置包括连杆、齿杆、单齿转轴和冷凝管轴,所述连杆的表面固定在限位滑杆的表面。

6、优选的,所述抖料装置还包括有固定挡板、管体和弹片,所述固定挡板的端部固定在器体的内壁,所述管体的端部固定在冷凝管轴的表面,所述弹片的表面固定在管体的表面。

7、优选的,所述水压板的底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集水管的内部,所述限位滑杆的表面活塞连接集水管的内部。

8、优选的,所述水压板的内部固定微型水泵,所述限位滑杆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出端与通槽的顶端固定。

9、优选的,所述连杆的表面固定在齿杆的表面,所述齿杆的表面滑动连接在器体的端部,且齿杆的表面啮合单齿转轴的表面。

10、优选的,所述单齿转轴的端部固定在冷凝管轴的端部,所述单齿转轴和冷凝管轴的表面均转动连接器体的内部。

11、有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业燃气节能生产的冷凝器,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导料底座对器体内的冷凝水进行导流收集,定时启动第一水泵将导料底座内水抽入集水管内收集,避免冷凝水长期位于器体内导致元件受损污染的问题,利用水压压动水压板进行移动让位,通过外接水管,达到对集水管内冷凝水进行导出利用的目的。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压板的移动驱动限位滑杆带动连杆上齿杆向下移动,齿杆通过单齿转轴与扭簧带动冷凝管轴上管体正反转动,短范围的转动促进表面冷凝水的下料,同时利用弹片与固定挡板撞击、让位与复位,将形变产生的力振动的传递给管体,使其表面抖动,促进管体表面附着的冷凝水珠下料,避免水珠长期粘附在其表面导致表面污染受损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燃气节能生产的冷凝器,包括器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器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料底座(2),所述导料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收集装置(3),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3)包括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燃气节能生产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抖料装置(36)还包括有固定挡板(365)、管体(366)和弹片(367),所述固定挡板(365)的端部固定在器体(1)的内壁,所述管体(366)的端部固定在冷凝管轴(364)的表面,所述弹片(367)的表面固定在管体(366)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燃气节能生产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板(33)的底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集水管(31)的内部,所述限位滑杆(34)的表面活塞连接集水管(3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燃气节能生产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板(33)的内部固定微型水泵(331),所述限位滑杆(34)的内部开设有通槽(341),所述微型水泵(331)的输出端与通槽(341)的顶端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燃气节能生产的冷凝器,包括器体,所述器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料底座,所述导料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收集装置,所述冷凝水收集装置包括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水压板,所述水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抖料装置,所述抖料装置包括连杆、齿杆、单齿转轴和冷凝管轴。本技术通过导料底座对器体内冷凝水导流收集,第一水泵将导料底座内水抽入集水管内收集,避免冷凝水长期位于器体内导致元件受损污染的问题,利用水压压动水压板进行移动让位,通过外接水管,达到对集水管内冷凝水进行导出利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黄乐平,李洋,赵宇,雍建虎,陈勇,曹余,邓小敏,兰建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民可信(高安)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