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0921发布日期:2023-06-21 10:2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油烟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1、吸油烟机已成为现代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厨房家电设备之一。通常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安装在蜗壳中的叶轮及带动叶轮转动的电机。当叶轮旋转时,在离心风机中心产生负压吸力,将吸油烟机下方的油烟吸入风机,经过风机加速后被蜗壳收集、引导排出。

2、为了净化油烟,沿油烟在机内的流动路径,一般在所述蜗壳进风口的上游设置有前置过滤装置,蜗壳出风口则直接连接烟管排向室外或中央烟道而不再设置后置过滤装置。因此,长时间使用后,当前置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降低,从蜗壳出风口排出的气体仍然会有不少油烟残留,因而不适合应用于缺乏向外排烟通道的室内场合。

3、同时,缺乏向外排烟通道的室内场合往往净高有限(如车库),无法正常安装离心风机立式设置的吸油烟机。

4、公告号为cn109405027a(申请号201811555449.9)的中国发明申请《薄型烟机》,公开了一种内循环烟机,具有箱体和设在箱体内的风机组件,箱体上设有内循环出口,内循环出口设置在箱体的顶部,为保证薄型烟机的扁平化设置,离心风机(风机组件)的轴线竖向设置,可从箱体底部进风,离心风机使气流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烟气中油滴更容易甩出,发挥除油效果。为了减少烟气四散的问题,内循环出口设置出风导风件,导风件包括风机出口引流板、内循环出口引流板,烟机靠风机出口引流板、内循环出口引流板等完成对蜗壳出口气流的引流、导向,使得进入蜗壳内部的气流从箱体上的内循环出口流出。该实用新型中,导风件能够减少自蜗壳出口至内循环出口烟气四散,但内循环出口设置在箱体的顶部,离心风机沿水平方向流出的气流转向90°后向上排出,存在烟气损失,影响排烟效果;此外,为利于烟气从箱体的顶部排出,至少部分箱体需外露于橱柜的底部或者箱体与橱柜的底部之间需存在一定的间隙,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增加了烟机的安装空间,且易使上方的橱柜受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兼顾排烟效率和过滤效果的吸油烟机。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用于缺乏向外排烟通道的室内场合的吸油烟机。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烟效率高且噪音低的内循环用薄型吸油烟机。

4、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

5、壳体,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侧板;所述底板上具有进风口;

6、离心风机,设置在壳体内,其蜗壳具有吸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的底板进风口相对;

7、前置过滤装置,沿油烟流动路径,设在所述蜗壳吸风口的上游;

8、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蜗壳排风口相对的侧板上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出风口;还包括:

9、后置过滤装置,设于壳体中并位于所述蜗壳排风口至所述壳体出风口之间的烟气流动路径上。

10、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壳体出风口与室内空间相流体连通。

11、作为优选,所述侧板的高度小于其深度、也小于顶板的宽度,从而使整个壳体呈扁平状。

12、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导烟管,所述导烟管一端与蜗壳的排风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底板出风口连通,所述的后置过滤装置设置在导烟管内。导烟管将排风口处排出的油烟进行引流后从出风口平稳排出,降低了吸油烟机的噪音,同时平稳的油烟能够与过滤装置充分接触,提高油烟的过滤、净化效率。

13、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导烟管至少包括用于自排风口向出风口流体降速的扩流段,所述扩流段下游的流体通流面积大于扩流段上游的流体通流面积,如此,利于油烟从出风口平稳排出,降低油烟的冲击力,避免烟气冲击头部或者影响到灶具火焰。

14、作为优选,所述导烟管还包括与扩流段连接的导流段,所述扩流段连接在蜗壳的排风口处,所述导流段连接在壳体的出风口处,所述后置过滤装置设置在导流段内,在该导流段内,已经平稳的油烟可以充分与后置过滤装置接触,提高后置过滤装置的过滤效率。

15、为利于对过滤后烟气的排出方向进行导向,作为优选,所述导流段靠近所述的底板出风口的端口处可拆装连接有导风格栅。

16、为利于对过滤后烟气的排出方向进行调整,作为优选,所述导风格栅包括:

17、固定框,可拆装连接在导流段靠近出风口的端口处;

18、导烟片,至少为一个,各导烟片的两端能转动地设于所述固定框的两侧。

19、为避免后置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污油从出风口排出,作为优选,所述导烟管自排风口向出风口的方向向上倾斜。

20、为利于对后置过滤装置的更换,且易适应于不同的安装环境,作为优选,所述侧板包括前侧板,所述的出风口开设在前侧板,并沿左右方向延伸。

21、为利于油烟平稳吸入吸风口内,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导烟板,所述导烟板位于进风口的下方;所述导烟板包括中央向上凹陷的中央区域,以及位于中央区域外围的外周区域。

22、为利于收集离心风机甩下来的油,作为优选,所述导烟板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导烟板的后侧向下凸出而形成集油槽。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壳体的底板上具有进风口,蜗壳的吸风口与底板进风口相对,缩短了油烟的吸入路径,实现了油烟的直吸;侧板的出风口与蜗壳排风口相对,缩短了油烟的排出路径,实现了油烟的直排,该设计方式提高了吸油烟机的排烟效率;在蜗壳排风口至壳体出风口之间设置后置过滤装置,在前置过滤装置初步过滤油烟后,再通过后置过滤装置进一步过滤油烟,提升了油烟的过滤效果,净化后的烟气可以直接排放到室内,尤其适合用于缺乏向外排烟通道的场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油烟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出风口(12)与室内空间相流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c)的高度小于其深度、也小于顶板(1a)的宽度,从而使整个壳体(1)呈扁平状。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烟管(4),所述导烟管(4)一端与蜗壳(21)的排风口(21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的底板(1b)出风口(12)连通,所述的后置过滤装置(3)设置在导烟管(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管(4)至少包括用于自排风口(212)向出风口(12)流体降速的扩流段(41),所述扩流段(41)下游的流体通流面积大于扩流段(41)上游的流体通流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管(4)还包括与扩流段(41)连接的导流段(42),所述扩流段(41)连接在蜗壳(21)的排风口(212)处,所述导流段(42)连接在壳体(1)的出风口(12)处,所述后置过滤装置(3)设置在导流段(4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段(42)靠近所述的底板(1b)出风口(12)的端口处可拆装连接有导风格栅(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格栅(5)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管(4)自排风口(212)向出风口(12)的方向向上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c)包括前侧板(1c1),所述的出风口(12)开设在前侧板(1c1),并沿左右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导烟板(7),所述导烟板(7)位于进风口(11)的下方;所述导烟板(7)包括中央向上凹陷的中央区域(71),以及位于中央区域(71)外围的外周区域(7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板(7)自前向后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导烟板(7)的后侧向下凸出而形成集油槽(7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壳体,包括顶板、底板以及连接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侧板;所述底板上具有进风口;离心风机,设置在壳体内,其蜗壳具有吸风口和排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所述的底板进风口相对;前置过滤装置,沿油烟流动路径,设在所述蜗壳吸风口的上游;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蜗壳排风口相对的侧板上的对应位置开设有出风口;还包括:后置过滤装置,设于壳体中并位于所述蜗壳排风口至所述壳体出风口之间的烟气流动路径上。本技术提高了吸油烟机的排烟效率;在蜗壳排风口至壳体出风口之间设置后置过滤装置,提升了油烟的过滤效果,净化后的烟气可以直接排放到室内,尤其适合用于缺乏向外排烟通道的场合。

技术研发人员:叶冯旭,卢登,徐志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