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烘干装置

文档序号:36221422发布日期:2023-11-30 11:00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羟丙基淀粉烘干,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1、胶囊生产工艺是冷模具蘸胶凝固,烘干、脱模、切割、套合等工序,胶囊线的烘干系统是上下两层,上层分烘道1、2、3段。下层烘道也是分4、5、6三段,蘸上胶液的模具通过烘道上层1、2、3段后自动转到下层烘道4、5、6段。烘干后再进入脱模工序。脱模下来的胶囊毛坯经切割和套合工序。

2、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成型后进入烘干线内烘干,因原料与明胶不一样的原因,再加上为了解决羟丙基淀粉胶囊的脆碎问题,添加了抗脆碎的增塑剂,这样以来,胶囊在模具上通过正常的明胶空心胶囊烘干系统,烘出来的胶囊水份高(≥14.0%),胶囊软,脱模不下来。如果只是考虑高温来干燥,蘸有胶囊的模具到脱模时,因模具是热的,胶囊脱模率差,胶囊脱不下来和脆碎严重。

3、另一方面热模具蘸胶也不行,胶液在模具上不能很快凝固,所以蘸有胶囊的模具在烘干线的下前(烘道6)需经冷却后才能脱模和蘸胶。为解决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的烘干问题和胶囊成型问题,必须对胶囊烘干系统进行改造创新,满足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的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烘干后脱模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生产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烘干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生产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烘干装置,包括上烘干线和与上烘干线连通的下烘干线,所述上烘干线包括自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上烘道、第二上烘道和第三上烘道,所述下烘干线包括自右向左依次设置的第一下烘道;且同一烘干线上的各个烘道之间采用传送线相连通,且第三上烘道出料处和第一下烘道进料处相连通;所述第一上烘道、第二上烘道、第三上烘道、第一下烘道;第二下烘道下端设置有加热机构,上端设置有热风机构,且第三下烘道上下均设置有冷却机构。

4、优选的,所述热风机构包括设置于各个烘道内部的出风口和出风口处的设置的加热器,且出风口通过管线与外部风机相连通。

5、优选的,所述外部风机与各个出风口之间设置有风速调节器。

6、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为可调控温度的冷冻水盘管。

7、优选的,所述第三下烘道左侧连接有脱模机构和蘸胶机构,且蘸胶机构与上烘干线的第一上烘道进料处采用升降器相连通,且第三上烘道出料处和第一下烘道进料处设置有升降器进行连通。

8、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为平板加热器、红外线加热器、电加热板、热水管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设置。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烘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各个烘道底部加热机构的设置,使得模条进入烘道后,模条的底部开始加热,模条的温度上升,导入到模具温度上升,这样能够有效加快胶液的水份干燥;

11、2、本实用新型中多个烘道顶部设置有有热风对着模具吹。模条的温度也在上升,并且有热风机构,通过热风处理,加速了模具上的胶液的水份的散失。

12、3、本实用新型在干燥过程中,模条在进入脱模机构和蘸胶机构之间经过第三下烘道进行降温,通过上下冷凝水盘管的均匀降温,使模具的温度迅速降下来,保证正常温度的模具进入脱模工序,确保胶囊脱模的质量。

13、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便捷,能够有效对羟丙基淀粉胶囊成型烘干,提升脱模效果降低脆碎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生产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烘干装置,包括上烘干线(1)和与上烘干线(1)连通的下烘干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烘干线(1)包括自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上烘道(102)、第二上烘道(103)和第三上烘道(104),所述下烘干线(2)包括自右向左依次设置的第一下烘道(201);且同一烘干线上的各个烘道之间采用传送线(101)相连通,且第三上烘道(104)出料处和第一下烘道(201)进料处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机构(105)包括设置于各个烘道内部的出风口和出风口处的设置的加热器,且出风口通过管线与外部风机(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风机(4)与各个出风口之间设置有风速调节器(4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为可调控温度的冷冻水盘管(2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下烘道(203)左侧连接有脱模机构(5)和蘸胶机构(6),且蘸胶机构(6)与上烘干线(1)的第一上烘道(102)进料处采用升降器(3)相连通,且第三上烘道(104)出料处和第一下烘道(201)进料处设置有升降器(3)进行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106)为平板加热器、红外线加热器、电加热板、热水管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羟丙基淀粉空心胶囊烘干装置,涉及羟丙基淀粉烘干技术领域。包括上烘干线和与上烘干线连通的下烘干线,所述上烘干线包括自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上烘道、第二上烘道和第三上烘道,所述下烘干线包括自右向左依次设置的第一下烘道;且同一烘干线上的各个烘道之间采用传送线相连通,且第三上烘道出料处和第一下烘道进料处相连通,所述第一上烘道、第二上烘道、第三上烘道、第一下烘道;第二下烘道下端设置有加热机构,上端设置有热风机构,且第三下烘道上下均设置有冷却机构。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有效对羟丙基淀粉胶囊成型烘干,提升脱模效果降低脆碎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东,史建俊,吴潇然,汪燕,刘松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山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0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