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1348发布日期:2023-07-05 16:4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能量转换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冷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1、目前,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反应和生产过程伴随着高温,但是在高温反应结束后就要对反应产生的液体或气体等进行冷却处理,这就需要换热设备,现在的换热设备多采用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中的主要元件是成束分布的换热管,工作时,制冷剂从传热管中流过,与壳内流过的载冷剂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改变载冷剂温度的目的。制冷剂的流动速度、制冷剂的初始温度以及传热管的结构直接关系到制冷剂与传热管的热交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冷热交换效率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冷热交换器,它利用冷媒动能推动桨板,减缓冷媒流速延长接触时长,提高冷热交换效率,使得冷热交换更加稳定;另外采用静态缓冲腔与回流冷媒进行接触,进行二次冷热交换,提高冷媒的利用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冷热交换槽、w型导流座、密封顶盖、冷媒输出通道、回流通道、输送泵、中空缓存腔、中空密封连接座、麻花状冷却桨板、导通管槽、转接管;所述的冷热交换槽的内侧底部为w型导流座,冷热交换槽的上端连接有密封顶盖,密封顶盖的中间密封穿插有回流通道,回流通道的中间穿插有冷媒输出通道,冷媒输出通道与回流通道上端的输送泵连接;其中,所述的冷热交换槽的内部设置有一对中空缓存腔,两中空缓存腔之间通过中空密封连接座连接有数层麻花状冷却桨板,麻花状冷却桨板内部镶嵌有导通管槽,导通管槽通过中空密封连接座与中空缓存腔连接,且上下层的麻花状冷却桨板之间通过中空缓存腔内部的转接管进行错位连接形成s形输送结构。

3、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缓存腔的外侧设置有一圈散热鳍片,且左右两组中空缓存腔顶端通过输送接头连接到冷热交换槽外侧。

4、作为优选,所述的麻花状冷却桨板中镶嵌的导通管槽外表面连接波浪鳍片。

5、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媒输出通道输送冷媒对麻花状冷却桨板推动,使麻花状冷却桨板能够快速旋转,且w型导流座能对冷媒进行循环导引配合回流通道进行旋转。

6、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媒输出通道与回流通道之间保持5-15cm的的高度差,回流通道端口高于冷媒输出通道端口。

7、作为优选,所述的中空密封连接座连接中空缓存腔与麻花状冷却桨板,使麻花状冷却桨板保持自由旋转,且中空密封连接座连通中空缓存腔与麻花状冷却桨板内部的导通管槽。

8、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利用冷媒动能推动桨板,减缓冷媒流速延长接触时长,提高冷热交换效率,使得冷热交换更加稳定;另外采用静态缓冲腔与回流冷媒进行接触,进行二次冷热交换,提高冷媒的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冷热交换槽(1)、w型导流座(2)、密封顶盖(3)、冷媒输出通道(4)、回流通道(5)、输送泵(6)、中空缓存腔(7)、中空密封连接座(8)、麻花状冷却桨板(9)、导通管槽(10)、转接管(11);所述的冷热交换槽(1)的内侧底部为w型导流座(2),冷热交换槽(1)的上端连接有密封顶盖(3),密封顶盖(3)的中间密封穿插有回流通道(5),回流通道(5)的中间穿插有冷媒输出通道(4),冷媒输出通道(4)与回流通道(5)上端的输送泵(6)连接;其中,所述的冷热交换槽(1)的内部设置有一对中空缓存腔(7),两中空缓存腔(7)之间通过中空密封连接座(8)连接有数层麻花状冷却桨板(9),麻花状冷却桨板(9)内部镶嵌有导通管槽(10),导通管槽(10)通过中空密封连接座(8)与中空缓存腔(7)连接,且上下层的麻花状冷却桨板(9)之间通过中空缓存腔(7)内部的转接管(11)进行错位连接形成s形输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缓存腔(7)的外侧设置有一圈散热鳍片(12),且左右两组中空缓存腔(7)顶端通过输送接头(14)连接到冷热交换槽(1)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麻花状冷却桨板(9)中镶嵌的导通管槽(10)外表面连接波浪鳍片(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媒输出通道(4)输送冷媒对麻花状冷却桨板(9)推动,使麻花状冷却桨板(9)能够快速旋转,且w型导流座(2)能对冷媒进行循环导引配合回流通道(5)进行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媒输出通道(4)与回流通道(5)之间保持5-15cm的高度差,回流通道(5)端口高于冷媒输出通道(4)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密封连接座(8)连接中空缓存腔(7)与麻花状冷却桨板(9),使麻花状冷却桨板(9)保持自由旋转,且中空密封连接座(8)连通中空缓存腔(7)与麻花状冷却桨板(9)内部的导通管槽(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能量转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热交换器。所述的冷热交换槽的上端连接有密封顶盖,密封顶盖的中间密封穿插有回流通道,回流通道的中间穿插有冷媒输出通道,冷媒输出通道与回流通道上端的输送泵连接;其中,冷热交换槽的内部设置有一对中空缓存腔,两中空缓存腔之间通过中空密封连接座连接有数层麻花状冷却桨板,麻花状冷却桨板内部镶嵌有导通管槽,导通管槽通过中空密封连接座与中空缓存腔连接,且上下层的麻花状冷却桨板之间通过转接管进行错位连接形成S形输送结构。它利用冷媒动能推动桨板,减缓冷媒流速延长接触时长,提高冷热交换效率;另外采用静态缓冲腔与回流冷媒进行接触,进行二次冷热交换。

技术研发人员:沈正阳,陈宏,许万吉,沈鹏,刘浩,周慧琴,曹立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淮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