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水洗甩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3383发布日期:2023-04-19 11:5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叶水洗甩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叶水洗甩干装置。


背景技术:

1、当前,中国专利号:cn202120373985.8公开了一种茶叶水洗生产线,包括依次相连的茶叶清洗设备、用于对茶鲜叶进行初脱水处理的振动沥水机、以及用于对茶鲜叶进行二次脱水处理的带式除水设备,其中,茶叶清洗设备包括:清洗机构,具有清洗水槽及设置在清洗水槽内的多个排气管,清洗水槽的外壁上连接有超声波发生器;传送机构,具有相连接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位于清洗水槽内并沿清洗水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第二传送带自清洗水槽的出料端部伸出并位于清洗水槽的斜上方;喷淋机构,位于第二传送带的上方,喷淋机构具有朝向第二传送带的多个第一喷淋头。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茶鲜叶清洗不全面、清洗效率不高且无法有效脱表水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茶叶水洗完之后需要滤水,否则会将茶叶泡坏,现有震动除水设备除水效率比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茶叶水洗甩干装置,其解决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茶叶水洗完之后需要滤水,否则会将茶叶泡坏,现有震动除水设备除水效率比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水洗甩干装置,其结构包括甩干桶、下料斗、输入传送带、下料口、刮板,所述甩干桶的底部设置下料斗,所述甩干桶的顶部设置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上方设置输入传送带,所述输入传送带的底部设置用于将茶叶刮下来的刮板,所述甩干桶内部还包括下料连接管、甩干转桶、驱动电机、转动支撑座、支撑板、内下料口、下水挡板、接水槽、出水管,所述下料连接管与下料口连接,所述下料连接管与甩干转桶连接,所述甩干转桶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甩干转桶的外侧设置轨道与转动支撑座滑动连接,所述甩干转桶的内部设置支撑板,所述甩干转桶的底部设置内下料口,所述内下料口的外部设置下水挡板,所述下水挡板的下方设置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与出水管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斗与甩干桶的外壳为一体结构。

4、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2套互为备份。

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设于甩干转桶竖直位置的靠上四分之三处。

6、进一步的,所述接水槽的宽度为3-5cm,所述接水槽的内部设置用于防止水溅出来的海绵层。

7、进一步的,所述甩干转桶的内部设置疏水涂层。

8、进一步的,所述甩干转桶的内表面为波浪形的凹凸型表面。

9、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茶叶水洗甩干装置通过设置甩干桶改进了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茶叶水洗完之后需要滤水,否则会将茶叶泡坏,现有震动除水设备除水效率比较差的情况,使用过程中,水洗过的茶叶送入甩干桶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水甩出,除水速度快,除水率高。



技术特征:

1.一种茶叶水洗甩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甩干桶、下料斗、输入传送带、下料口、刮板,所述甩干桶的底部设置下料斗,所述甩干桶的顶部设置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上方设置输入传送带,所述输入传送带的底部设置用于将茶叶刮下来的刮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水洗甩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与甩干桶的外壳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水洗甩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设置2套互为备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水洗甩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设于甩干转桶竖直位置的靠上四分之三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水洗甩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的宽度为3-5cm,所述接水槽的内部设置用于防止水溅出来的海绵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水洗甩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干转桶的内部设置疏水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水洗甩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干转桶的内表面为波浪形的凹凸型表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水洗甩干装置,所述甩干桶的底部设置下料斗,所述甩干桶的顶部设置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上方设置输入传送带,所述输入传送带的底部设置用于将茶叶刮下来的刮板,本茶叶水洗甩干装置通过设置甩干桶改进了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茶叶水洗完之后需要滤水,否则会将茶叶泡坏,现有震动除水设备除水效率比较差的情况,使用过程中,水洗过的茶叶送入甩干桶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水甩出,除水速度快,除水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绿色黄金茶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