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5412发布日期:2023-05-05 13:0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液体加热器。


背景技术:

1、液体加热器,如电水壶,是常用的液体加热设备,通常包括内胆、导热板和加热元件,导热板固定在内胆的外底面,加热元件固定于导热板的下表面,为了实现防止干烧的目的,现有的液体加热器通常还设有温控器,为了让温控器能够准确获取内胆内底面的温度,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导热板冲孔,再把温控器装配在孔内,并用压片配合螺丝压紧锁死,使温控器的检测探头紧贴内胆的外底面。由于需要获取内胆中温度较低区域的实时温度,因此一般将加热管设置成c型开口环状,例如现有技术cn108324099a的说明书附图5所示,在加热管的开口处形成温度较低的冷区并设置温控器,一般情况下,内胆底面中心区域的水是最后被烧干的,在这种安装方式下,温控器相对内胆的底面偏心设置,并非检测内胆底面中心区域的温度,难以准确获取内胆底面的干烧情况,容易出现误检测而导致温控器的突跳金属片频繁跳断,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还有例如现有技术cn202234847u中公开了一种立体加热的豆浆机用杯体,其中的温控器5直接紧贴加热管3,并非直接检测杯底的温度,更加难以及时检测杯底内表面的干烧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器,解决了不能准确获取内胆底面干烧情况的问题,确保突跳金属片能准确检测内胆的过热情况并及时跳断,减少误判,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内胆、导热板和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固定于导热板的外表面,导热板的外表面还设有温控器,所述内胆包括胆身和底壁,底壁连接于胆身的底端,底壁的内表面包括从中心向外且向上延伸的弧面,导热板固定于底壁的外表面,导热板的外表面中心区域设有感温接触面,温控器的突跳金属片与感温接触面贴合,加热元件围设于感温接触面的外周侧。

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首先,导热板的外表面设有温控器,导热板的外表面中心区域设有感温接触面,温控器的突跳金属片与感温接触面贴合,对应底壁的内表面的弧面,感温接触面的位置正好对应内胆中水位最低的区域,如果温控器因安装平面的温度过高而跳断,则意味着底壁的内表面的中心区域无水干烧,也就意味着整个内胆中无水干烧,从而可以准确地判断干烧情况,并及时跳断保护,一方面,确保突跳金属片能准确检测内胆的过热情况并及时跳断,减少误判,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另一方面,使温控器的安装与加热元件分开不相关,加热元件围设于感温接触面的外周侧,即可以环绕温控器至少360°,在内胆的周向上不存在加热缺口,有利于使内胆中的水受热更均匀,从而进一步有效提升加热效率,也可以增加温控器的安装空间,方便温控器的安装,其次,导热板固定于底壁的外表面,有利于提升导热板与内胆之间的传热效果和传热效率,从而有效提升了液体加热器的加热效率,也可以有利于突跳金属片进一步准确地检测内胆的过热情况,最后,底壁的内表面包括从中心向外且向上延伸的弧面,弧面的结构光滑无死角,不仅不容易产生水垢,而且用户清洗起来更加省时省力,还可以利用气泡的浮力和水的粘力使气泡沿着弧面从下向上滑移,进而使弧面上的小气泡汇合成大气泡,减少小气泡脱离底壁进入水中破裂,且大气泡脱离底壁后较难在水中破泡,直到上升至水面才会破裂,起到有效的降噪作用。

4、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的外表面设有固定凸台,感温接触面位于固定凸台的下表面。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形成稳定的感温接触面来安装温控器,突跳金属片可以更准确地获取内胆的温度变化,确保在发生干烧时能够迅速动作,切断电源。

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凸台与导热板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导热板设有连接孔,固定凸台设有插入连接孔并焊接固定的连接杆。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在一个技术方案中,通过一体成型能够增加固定凸台与导热板的结构强度;在另一个方案中,固定凸台与导热板通过连接杆插入连接孔柄焊接固定,连接孔能够对安装形成预定位,方便安装。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凸台的下表面设有连接柱,紧固件穿过温控器与连接柱连接将温控器固定。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实现对温控器可靠固定,有效避免温控器发生松动,增加温控器使用的可靠性。

7、进一步的,所述感温接触面为平面。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制造平面状的感温接触面所需的材料较少,且加工方便,有利于降低成本,也便于温控器的突跳金属片与其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的外底面为曲面,感温接触面为形成导热板的外底面的曲面的一部分。采用前述技术方案,使导热板的外底面与底壁的内表面形状更一致,使导热板与底壁更贴合,有利于使导热板上的热量更均匀、更高效地传递给内胆,提升加热效率,以及感温接触面为曲面的一部分,增加导热板的外底面的表面完整性,从而形成稳定的感温接触面来安装温控器,有利于突跳金属片可以更准确地获取内胆的温度变化,确保在发生干烧时能够迅速动作,切断电源。

9、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的外表面在感温接触面的外周设有连接柱,紧固件与连接柱连接将温控器固定。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实现对温控器可靠固定的同时,感温接触面和紧固件隔开,也和连接柱隔开,有效避免温控器安装、拆卸时接触感温接触面,对感温接触面形成保护作用。

10、进一步的,所述温控器包括安装突跳金属片的安装面,安装面为贴合感温接触面的曲面。采用前述技术方案,使安装面和接触面更贴合,减少安装面和接触面之间的空隙,进一步提升温控器的感温准确性,有效避免发生干烧,也可以减少温控器占用的空间,便于温控器的安装。

11、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加热管,加热管绕设于感温接触面的外周侧。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加热元件更均匀分布在内胆的周向上,从而使内胆中的水加热更均匀,从而进一步提升加热效率,也有利避免内胆受热不均匀,使温控器误检测而导致温控器的突跳金属片频繁跳断的情况出现。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与内表面平行,导热板的内表面与底壁的外表面贴合;或者,所述导热板的内表面与底壁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内填充有导热介质。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底壁的厚度均匀,使底壁和导热板更贴合,提升传热速度和传热效率;或者,设置间隙,便于导热板与底壁的装配,以及通过导热介质填充间隙,使导热板的内表面和底壁的外表面充分贴合,有利于提升传热速度和传热效率,使内胆受热更均匀,进一步提升液体加热器的加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内胆、导热板和加热元件,加热元件固定于导热板的外表面,导热板的外表面还设有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包括胆身和底壁,底壁连接于胆身的底端,底壁的内表面包括从中心向外且向上延伸的弧面,导热板固定于底壁的外表面,导热板的外表面中心区域设有感温接触面,温控器的突跳金属片与感温接触面贴合,加热元件围设于感温接触面的外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外表面设有固定凸台,感温接触面位于固定凸台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台与导热板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导热板设有连接孔,固定凸台设有插入连接孔并焊接固定的连接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凸台的下表面设有连接柱,紧固件穿过温控器与连接柱连接将温控器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接触面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外底面为曲面,感温接触面为形成导热板的外底面的曲面的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外表面在感温接触面的外周设有连接柱,紧固件与连接柱连接将温控器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包括安装突跳金属片的安装面,安装面为贴合感温接触面的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包括加热管,加热管绕设于感温接触面的外周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的外表面与内表面平行,导热板的内表面与底壁的外表面贴合;或者,所述导热板的内表面与底壁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内填充有导热介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液体加热器,属于生活电器领域,解决了不能准确获取内胆底面干烧情况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包括内胆、导热板和加热器,加热器固定于导热板的外表面,导热板的外表面还设有温控器,内胆包括胆身和底壁,底壁连接于胆身的底端,底壁的内表面包括从中心向外且向上延伸的弧面,导热板固定于底壁的外表面,导热板的外表面中心区域设有感温接触面,温控器的突跳金属片与感温接触面贴合,加热器围设于感温接触面的外周侧。本技术主要用于确保突跳金属片能准确检测内胆的过热情况并及时跳断,减少误判,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周凯,黄一丁,郭红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