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1、随着空调的普及,用户对送风的舒适性和健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空调柜机送风量一定,冷风直吹人,用户长期使用容易患空调病。
2、传统立式空调室内机送风方案,由于风量与噪声相互矛盾,最大出风量被限制在一定范围,而空调吹出的冷风温度较低,直吹到人后,会引起身体不适,影响用户体验。传统引流方案,主要是出风口处的气流带动引流风口出风,虽然可达到冷热出风混合效果,但引风量较少,匀风作用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便于气流的流动和混合,匀风效果更好。
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3、出口朝前的匀风出风道,以及连接于所述匀风出风道的后端、且沿横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出风风道、引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以使来自所述第一出风风道、所述引风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气流通过所述匀风出风道吹出;
4、导风柱,所述导风柱的后表面向后拱起,以使所述导风柱具有向后拱起的第一导风面,所述导风柱设置于所述匀风出风道内。
5、可选地,所述导风柱可前后移动地设置。
6、可选地,所述匀风出风道的从前端开始的至少部分区段从后向前呈渐缩状。
7、可选地,所述导风柱在处于最后侧的运动位置处时,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和所述引风风道的前端抵接,以使来自所述第一出风风道的气流从所述导风柱的一侧流动,来自所述引风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风道的气流从所述导风柱的另一侧流动;
8、所述导风柱在处于最前侧的运动位置处时,封闭所述匀风出风道的出口。
9、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出风面和第二出风面,所述第二出风风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出风面和第四出风面;
10、所述第一出风面、所述第二出风面、所述引风风道、所述第三出风面和所述第四出风面沿横向方向依次设置;
11、所述匀风出风道具有第一匀风面和第二匀风面,所述第一匀风面连接所述第一出风面;所述第二匀风面连接所述第四出风面。
12、可选地,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13、第一出风柱,具有所述第一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一匀风面;
14、第二出风柱,具有所述第二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二匀风面;所述第一出风柱与所述第二出风柱沿横向排列且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引风风道。
15、可选地,所述第一匀风面向远离所述第二出风柱的方向拱起,所述第二匀风面向远离所述第一出风柱的方向拱起,以使得所述匀风出风道的从前端开始的至少部分区段从后向前呈渐缩状。
16、可选地,所述导风柱的前表面向前拱起,以使所述导风柱具有向前拱起的第二导风面;
17、所述导风柱沿所述匀风出风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风柱的后表面在垂直于所述导风柱的参考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一圆弧形,所述导风柱的前表面在垂直于所述导风柱的参考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二圆弧形;所述第一圆弧形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弧形的半径;所述导风柱沿横向方向的长度与所述导风柱沿前后方向的长度之间的比值为1.5至1.9。
18、可选地,所述匀风出风道从后向前先呈渐扩状,后呈渐缩状。
19、可选地,所述第一匀风面的前边缘处切面与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所述第二匀风面的前边缘处切面与沿横向方向延伸的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
20、所述第一出风面用于使沿着其流动的气流朝着向前且向靠近所述第二出风柱的斜前方流动;
21、所述第二出风面用于使沿着其流动的气流朝着向前且向靠近所述第二出风柱的斜前方流动;
22、所述第三出风面用于使沿着其流动的气流朝着向前且向靠近所述第一出风柱的斜前方流动;
23、所述第四出风面用于使沿着其流动的气流朝着向前且向靠近所述第一出风柱的斜前方流动。
24、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面的前边缘、所述第二出风面的前边缘、所述第三出风面的前边缘和所述第四出风面的前边缘分别所在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竖直平面分别为第一竖直平面、第二竖直平面、第三竖直平面和第四竖直平面;
25、所述第一竖直平面与所述第二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第三竖直平面与所述第四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的3倍至8倍;
26、所述引风风道的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引风风道的前端的宽度为所述第三竖直平面与所述第四竖直平面之间的距离的1.5倍至3.5倍。
27、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柱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柱内设置有换热器和换热风机,所述换热风机使气流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出风柱,与所述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形成换热气流,从所述第一出风风道流出;所述换热风机为贯流风机;所述第一出风面的远离所述第一匀风面的一端与所述换热风机的蜗舌连接;
28、所述第二出风柱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连通的第二进风口,
29、所述第二出风柱内设置有非换热风机,所述非换热风机使气流从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二出风柱,后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流出;所述非换热风机为贯流风机;所述第四出风面的远离所述第二匀风面的一端与所述非换热风机的蜗舌连接。
30、可选地,所述立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31、下壳,所述下壳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柱和所述第二出风柱的下方;
32、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设置于所述下壳内;所述功能模块配置成用于处理流经其的气体或向气流中加入物质,所述功能模块与所述第二出风柱配合,以至少在所述第二出风柱内形成非换热气流。
33、可选地,所述下壳上设置有气流进口,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下风机,所述下风机促使气流进入所述气流进口,后从所述功能模块的出口流出;所述功能模块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连通;所述功能模块的出口在所述非换热风机的进风侧与所述第二出风风道连通。
34、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室内机中,在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出风时,依靠负压作用带动室内气流从引风风道吹出,三种气流在匀风出风道内混合后吹出,导风柱的第一导风面对于气流具有引导作用,便于气流的流动和混合,匀风效果更好。而且,第一出风风道和第二出风风道主动引入气流,引风风道被动引入气流,使得引风量大。
35、进一步地,导风柱可前后移动地设置,且匀风出风道的从前端开始的至少部分区段从后向前呈渐缩状。当导风柱移动至匀风出风道的后端时,匀风出风道的出口的有效出风面积较大,使得出风量较大,房间的换热速度快,适用于快速换热场景。当导风柱移动至匀风出风道的中部时,匀风出风道的出口的有效出风面积变小,使得出风量变小,但匀风量变大,出风温度更高,凉而不冷效果更好,适用于恒定控温场景。
36、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1.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柱可前后移动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匀风出风道的从前端开始的至少部分区段从后向前呈渐缩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