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3136发布日期:2023-06-21 14:5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具体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1、热交换装置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三大类。虽然这些类型的热交换装置也基本能够满足使用上的需要,但是普遍存在能耗高,体积大,冷却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热交换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装配、冷热交换效率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的箱体,箱体内设有pfa软管,pfa软管在箱体内蜿蜒设置,箱体宽度方向的一侧侧面上设有药液进口和药液出口,pfa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药液进口和药液出口上,箱体内设有若干用于支撑pfa软管的支撑板,箱体长度方向的一侧侧面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

3、进一步地,箱体内设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沿箱体的高度方向延伸,支撑柱穿过各支撑板并对支撑板起支撑作用,支撑板平行于箱体的底面,支撑板的面积小于箱体的底面,支撑板的边缘与箱体的侧壁留有空隙。

4、进一步地,pfa软管包括若干倒u型管,相邻倒u型管的底端通过短管相连,倒u型管排列有4排及1列,每排的数量为3个,1列的数量为2个,1列倒u型管设置在远离药液进口的一侧且与其他倒u型管在竖直方向上旋转90°,pfa软管两端的倒u型管分别通过药液进管连接药液进口、药液出管连接药液出口。

5、进一步地,倒u型管穿过各支撑板,支撑板对倒u型管起支撑作用。

6、进一步地,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位于箱体长度方向侧面远离药液进口的一端,冷却水进口位于冷却水出口的下方。

7、进一步地,药液进口位于药液出口的下方。

8、本实用新型的热交换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装配、冷热交换效率高,并且适用于具有腐蚀性的药液。



技术特征:

1.一种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长方体的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pfa软管(2),所述pfa软管(2)在箱体(1)内蜿蜒设置,所述箱体(1)宽度方向的一侧侧面上设有药液进口(13)和药液出口(14),所述pfa软管(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药液进口(13)和药液出口(14)上,所述箱体(1)内设有若干用于支撑pfa软管(2)的支撑板(12),所述箱体(1)长度方向的一侧侧面上设有冷却水进口(15)和冷却水出口(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若干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沿箱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柱(11)穿过各支撑板(12)并对支撑板(12)起支撑作用,所述支撑板(12)平行于箱体(1)的底面,所述支撑板(12)的面积小于箱体(1)的底面,所述支撑板(12)的边缘与箱体(1)的侧壁留有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fa软管(2)包括若干倒u型管(21),相邻倒u型管(21)的底端通过短管(22)相连,所述倒u型管(21)排列有4排及1列,每排的数量为3个,1列的数量为2个,1列所述倒u型管(21)设置在远离药液进口(13)的一侧且与其他倒u型管(21)在竖直方向上旋转90°,所述pfa软管(2)两端的倒u型管(21)分别通过药液进管(23)连接药液进口(13)、药液出管(24)连接药液出口(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倒u型管(21)穿过各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对倒u型管(21)起支撑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进口(15)和冷却水出口(16)位于箱体(1)长度方向侧面远离药液进口(13)的一端,所述冷却水进口(15)位于冷却水出口(16)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进口(13)位于药液出口(14)的下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热交换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的箱体,箱体内设有PFA软管,PFA软管在箱体内蜿蜒设置,箱体宽度方向的一侧侧面上设有药液进口和药液出口,PFA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药液进口和药液出口上,箱体内设有若干用于支撑PFA软管的支撑板,箱体长度方向的一侧侧面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该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易于装配、冷热交换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黄禹成,徐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华易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