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系统和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9505发布日期:2023-04-20 05:0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泵系统和空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化霜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热泵系统和空调。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提升,变频热泵空调将更广泛的应用于人民生活,在寒冷冬季空调系统制热运行时,室外换热器会结霜导致换热性能下降。目前化霜时采用换向化霜,传统换热器均为一体的,当换热器体积较大时,各部位的温度差异较大,若以室外换热器温度较高部位的温度为依据判断是否退出化霜,则导致室外换热器温度较低区域化霜不干净,室外换热器温度较低区域的霜不断积累影响机组换热;若以室外换热器温度较低区域的温度为依据判断是否退出化霜,则导致室外换热器温度较高区域化霜结束后仍有冷媒流过进行化霜,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和空调,以解决传统换热器均为一体的,化霜过程中冷凝水是不断往下流,导致室外换热器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若以室外换热器上部温度为依据判断是否退出化霜,则导致室外换热器下部化霜不干净,室外换热器下部上的霜不断积累影响机组换热;若以室外换热器下部温度为依据判断是否退出化霜,则导致室外换热器上部化霜后仍会化霜,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上设置有多段相互独立的冷媒管路,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电子膨胀阀连接;

4、每段所述冷媒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子膨胀阀,另一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

5、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室外换热器上每段所述冷媒管路所在位置的管温的感温装置;

6、每段所述冷媒管路设置有用于控制冷媒是否流过所述室外换热器的阀门。

7、进一步地,所述室外换热器为一个,不同所述冷媒管路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不同位置。

8、进一步地,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冷媒管路数量相同,每个室外换热器上设置一段冷媒管路。

9、进一步地,每段冷媒管路在所述室外换热器水平设置;任意两段冷媒管路在所述室外换热器呈上下设置。

10、进一步地,任意两段冷媒管路的宽度相同,所述宽度为所述室外换热器上所述冷媒管路所在位置的竖直方向的高度。

11、进一步地,还包括:室外风机,当所述室外风机驱动空气从下向上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时,位于下方的冷媒管路的宽度大于位于上方的冷媒管路的宽度,所述宽度为所述室外换热器上所述冷媒管路所在位置的竖直方向的高度。

12、进一步地,当所述室外风机驱动所述空气从上向下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时,位于上方的冷媒管路的宽度大于位于下方的冷媒管路的宽度。

13、进一步地,当任一冷媒管路对应的所述感温装置检测到所述室外换热器上所述冷媒管路所在位置的管温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所述冷媒管路对应的阀门关闭。

14、进一步地,当所有冷媒管路对应的阀门都关闭后,所述四通阀切换状态以使所述热泵系统进入逆向化霜模式,同时所有冷媒管路对应的阀门打开。

15、进一步地,当热泵系统进行逆向化霜模式时,若任一所述冷媒管路对应的所述感温装置检测到所述室外换热器上所述冷媒管路所在位置的管温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所述冷媒管路对应的阀门再次关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16、进一步地,当所有冷媒管路对应的阀门都再次关闭后,所述四通阀切换状态以使所述热泵系统进入制热模式,同时所有冷媒管路对应的阀门再次打开。

17、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四通阀、所述阀门和所述感温装置电连接。

18、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

19、有益效果:

20、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和空调,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上设置多段相互独立的冷媒管路,这样每段冷媒管路中冷媒的流通互不影响,且每段冷媒管路设置有感温装置和阀门。这样当热泵系统逆向化霜时,根据每段冷媒管路对应的感温装置检测到的管温判断室外换热器上该段冷媒管路所在区域是否化霜完毕,当化霜完毕后控制相应的冷媒管路对应的阀门关闭。本申请方案相当于将传统的整体的室外换热器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段冷媒管路,不受其他冷媒管路的影响,保证室外换热器每个区域都可以化霜干净,不会影响热泵系统的制热效率;同时还可以保证室外换热器每个区域化霜干净后立刻停止化霜,避免了能源浪费,而且由于通过四通阀第四接口的冷媒量相同,当一个冷媒管路的阀门关闭后,流向其他冷媒管路的冷媒量增大,加快了化霜效率。

21、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泵系统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化霜控制方法流程图;



技术特征: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上设置有多段相互独立的冷媒管路,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电子膨胀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为一个,不同所述冷媒管路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不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冷媒管路数量相同,每个室外换热器上设置一段冷媒管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段冷媒管路在所述室外换热器水平设置;任意两段冷媒管路在所述室外换热器呈上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两段冷媒管路的宽度相同,所述宽度为所述室外换热器上所述冷媒管路所在位置的竖直方向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外风机,当所述室外风机驱动空气从下向上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时,位于下方的冷媒管路的宽度大于位于上方的冷媒管路的宽度,所述宽度为所述室外换热器上所述冷媒管路所在位置的竖直方向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室外风机驱动所述空气从上向下与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时,位于上方的冷媒管路的宽度大于位于下方的冷媒管路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任一冷媒管路对应的所述感温装置检测到所述室外换热器上所述冷媒管路所在位置的管温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值时,所述冷媒管路对应的阀门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有冷媒管路对应的阀门都关闭后,所述四通阀切换状态以使所述热泵系统进入逆向化霜模式,同时所有冷媒管路对应的阀门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热泵系统进行逆向化霜模式时,若任一所述冷媒管路对应的所述感温装置检测到所述室外换热器上所述冷媒管路所在位置的管温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时,所述冷媒管路对应的阀门再次关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有冷媒管路对应的阀门都再次关闭后,所述四通阀切换状态以使所述热泵系统进入制热模式,同时所有冷媒管路对应的阀门再次打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四通阀、所述阀门和所述感温装置电连接。

13.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热泵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泵系统和空调,属于化霜领域;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上设置多段相互独立的冷媒管路。本申请方案相当于将传统的整体的室外换热器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段冷媒管路,不受其他冷媒管路的影响,保证室外换热器每个区域都可以化霜干净,不会影响热泵系统的制热效率;同时还可以保证室外换热器每个区域化霜干净后立刻停止化霜,避免了能源浪费,而且由于通过四通阀第四接口的冷媒量相同,当一个冷媒管路的阀门关闭后,流向其他冷媒管路的冷媒量增大,加快了化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胡知耀,汪俊勇,林增豪,郑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