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除湿装置领域,特别涉及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1、除湿装置用于干燥烘干房内的空气。现有的除湿装置将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膨胀阀组成冷媒循环管路,通过蒸发器的冷媒吸热与冷凝器的冷媒放热实现空气干燥。目前,为了缩小除湿装置的体积,除湿装置将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膨胀阀整合在一起。然而,由于各个部件之间的间距较小,连接两个部件之间的管道长度较短,容易造成冷媒在管道中的流动速度过快,尤其是冷媒进入蒸发器或冷凝器的速度过快,造成冷媒在蒸发器及冷凝器的停留时间过短,影响冷媒与外界进行热交换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3、一种除湿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冷媒管道,所述冷媒管道有多个,多个所述冷媒管道将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每个所述冷媒管道设有多个转角管,所述转角管的转角角度不小于90°。
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多个冷媒管道将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等部件连通成循环回路,使得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中循环流动,而每个冷媒管道设置有多个转角管,且转角管的转角角度不小于90°,冷媒进入转角管后发生较大的变向,通过多个转角管改变冷媒的流动方向,使得冷媒在冷媒管道中多次转向,令冷媒管道对冷媒形成阻滞效果,降低冷媒的流动速度,进而避免冷媒进入冷凝器或蒸发器的速度过快。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至少有一个所述转角管的转角角度为180°。
6、每个冷媒管道中至少一个转角管的转角角度为180°,则冷媒进入该180°的转角管中后流动方向发生180°的转变,则能够大大降低冷媒的流动速度。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角管的数量介于3个到8个之间。
8、转角管的数量不小于3个,使冷媒在每个冷媒管道中流动过程中至少发生3次转向,以确保冷媒管道能够减慢冷媒的速度,转角管的数量不大于8个,避免转角管数量过多造成冷媒流动停滞。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冷凝器之间的所述冷媒管道中。
10、冷媒从冷凝器流入电子膨胀阀时,经过过滤器的过滤,过滤器拦截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多个冷媒管道中的固体杂质,避免固体杂质损坏压缩机或电子膨胀阀等器件。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连通于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
12、过滤后的冷媒能够进入储液罐中储存,储液罐与电子膨胀阀配合使用,以便于对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的循环回路补充冷媒或回收冷媒,避免循环回路中的冷媒过多或不足。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进风口,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后侧。
14、蒸发器与冷凝器前后并排设置于进风口处,潮湿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壳体内,潮湿空气先经过蒸发器,蒸发器中的冷媒吸收潮湿空气的热量,使潮湿空气温度降低,令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去除,然后低温干燥的空气进入冷凝器中加热后排放。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蒸发器设有沿前后方向层叠设置的吸热盘管,所述电子膨胀阀连通所述吸热盘管的后端,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吸热盘管的前端。
16、电子膨胀阀连通蒸发器的吸热盘管后端,而蒸发器的吸热盘管前端连通压缩机,因此冷媒从吸热盘管后端流向前端,令吸热盘管的后端温度低于前端温度,利用吸热盘管的前端对潮湿空气进行预冷,使潮湿空气沿流动方向逐步降温进而冷凝水蒸气,吸热盘管的后端再对潮湿空气进行除湿,有助于提高潮湿空气除湿效果。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凝器设有沿前后方向层叠设置的放热盘管,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放热盘管的后端,所述电子膨胀阀连通所述放热盘管的前端。
18、压缩机连通冷凝器放热盘管的后端,而电子膨胀阀连通冷凝器放热盘管的前端,则冷媒从放热盘管的后端流向前端,令放热盘管的后端温度高于前端温度,利用放热盘管的前端对干燥空气进行预热,使干燥空气沿流动方向逐步升温。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湿装置还设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压力开关分别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两端的两个所述冷媒管道上。
20、压缩机两端的冷媒管道分别设置有一个压力开关,通过压力开关控制压缩机两端的压力值,避免压力过大损坏压缩机。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冷媒充注阀,所述冷媒充注阀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所述冷媒管道上。
22、可以通过冷媒注充阀向冷媒管道补充冷媒或回收冷媒。
1.一种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蒸发器、冷媒管道,所述冷媒管道有多个,多个所述冷媒管道将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电子膨胀阀、所述蒸发器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每个所述冷媒管道设有多个转角管,所述转角管的转角角度不小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所述转角管的转角角度为1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管的数量介于3个到8个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冷凝器之间的所述冷媒管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连通于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进风口,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设有沿前后方向层叠设置的吸热盘管,所述电子膨胀阀连通所述吸热盘管的后端,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吸热盘管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设有沿前后方向层叠设置的放热盘管,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放热盘管的后端,所述电子膨胀阀连通所述放热盘管的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设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压力开关分别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两端的两个所述冷媒管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冷媒充注阀,所述冷媒充注阀设置于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所述冷媒管道上。